普鲁士为何会被“抹去”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ala7788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普鲁士王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普鲁士实现了德国人完成民族统一的夙愿。然而,现在如果拿一张欧洲地图,人们却找不到普鲁士这个地方,因为普鲁士在二战之后遭到了同盟国的彻底清算,从地图上消失了。
  其实,早在二战尚未结束时,普鲁士这个名字就已经上了同盟国的黑名单。1943年,美、英、苏三巨头第一次在德黑兰聚首,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在咒骂:“普鲁士是万恶之源!”
  众所周知,仇恨往往来源于恐惧,但为什么“普鲁士”这个字眼会被人如此惧怕,甚至被定性为“万恶之源”呢?
  答案就是,它不仅是军国主义的发源地,恐怕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建军史比建国史还要长的国家。
  普鲁士在地理上位于东欧,这个一度被视作德国代名词的邦国本来并不属于德国,其最初形成的历史颇具传奇色彩。
  1187年,圣城耶路撒冷被阿拉伯人攻克,欧洲人不得不派兵去收复圣地,当时罗马帝国皇帝也在其统治的德国境内招募了一批贵族骑士参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没与阿拉伯人的主力接触上,罗马帝国皇帝就在一次游泳时被呛死了。
  主帅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死得这么窝囊,这批德国骑士们当然不好意思回国。他们就这么一直在中东地区飘着,一待就是几十年。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这帮人成立了一个名为“条顿骑士团”的军事修会,成员既要有修士的虔诚与牺牲精神,又要具备骑士职业的砍人技术和军事素养。
  在大部分军事力量还是有组织无纪律的中世纪,这样一支力量当然不可小觑。天长日久,有人就来请他们当雇佣军了。公元13世纪中叶,条顿骑士团受雇于波兰的一位公爵,去征服位于其北部的普鲁士地区。战斗力爆表的条顿骑士团面对当地文明程度不高的原住民,干净利索地完成了任务。
  扫平普鲁土地区后,流浪许久的骑士们深感此地水草丰美,离德国老家又近,他们干脆在此地过起了日子。原本属于东欧的普鲁士地区就在条顿骑士团的影响下逐渐德意志化。条顿骑士团成了普鲁士最早的祖先。
  条顿骑士团这段先有军、后有国的开拓史决定了普鲁士天生“不是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个有国家的军队”。的确,骑士的尚武精神、修士的严谨性格和流浪者对土地的渴望在普鲁士的土地上三位一体。这就注定了普鲁士从诞生起,就是欧洲大地上的一个“怪胎”。
  条顿骑士团的建国历程最初仅仅让它的邻居们多了一丝戒备。但到了1700年,世俗化的普鲁士王国正式建国时,欧洲各国才真正感到了它的可怕。
  新兴的普鲁士王国周边分布着瑞典、俄国和法国等强邻,这种环境促使普鲁士以他国无法想象的疯狂优先发展军事。尤其是第二任普鲁士国王在位期间,普军人数在二十多年间由原先的8万人激增至20万,占全国人口的9.4%,军费开支每年要花去政府全部预算的4/5。当时的普鲁士面积在欧洲仅居第10位,人口居第13位,但它的军队却排到了整个欧洲的第4位。
  到1786年第二任普鲁士国王去世时,普鲁士的领土扩大了1.6倍,人口增至500万。普鲁士的迅速崛起成为整个18世纪欧洲最受瞩目的地缘政治事件。
  疯狂的军事投入,不断的对外征战,强硬的政治理念……第二任普鲁士国王为普鲁士打造了一套独特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普鲁士军国主义”。
  面对这样一个穷兵黩武、妄想并吞欧洲的国家,不是没有国家看出它将来必成祸害。
  邻国“抹杀普鲁士”的尝试其实早在拿破仑时代就已开始。拿破仑在一次战役中打败普鲁士后,曾一度要求其割让60%的领土给法国。然而,拿破仑战争后重新崛起的普鲁士不仅更为强大,还统一了分裂已久的德国。
  1871年,法国皇帝战败被俘,普军进入巴黎,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被德国诸侯拥立为德国皇帝,即威廉一世。在当时的欧洲人眼中,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挡住普鲁士进一步的扩张步伐了。
  不过,一战中德国的战败为邻国们再次提供了一个清算普鲁士的机会。
  在一战后对德国的处置中,削弱普鲁士成为战胜国十分重要的任务。德皇威廉二世在被废黜了“德意志皇帝”封号的同时,也被取消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普鲁士王国被正式解散。在一战后对德国领土的分割中,普鲁士地区被削弱得最严重,1920年生效的《凡尔赛条约》还特别规定,要德国解散延续数百年的“普鲁士军官团”——该组织一直被认为是普鲁士精神的象征。
  然而,一战战胜国对普鲁士的处置依然没有阻止普鲁士在二战中重新复活。相反,战胜国对普鲁士的有意压制反而激发了德国人对这个名词的怀念。纳粹在崛起过程中就一再利用德国人的这一情结。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一职时,特意将宣誓就职地点选在了普鲁士国王的陵寝旁,并鼓吹要把“普鲁士精神与新的运动”结为一体。被与纳粹绑在一起的普鲁士在二战之后受到了更为严厉的惩罚,彻底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斗后,普鲁士的对手们终于将这个他们所恐惧的“魔鬼”收入了魔瓶中。从某种意义上说,直到二战结束,欧洲因普鲁士而起的那场绵延数百年的恩怨纠葛大戏才最终迎来了落幕。
  曾经留下无数传奇的普鲁士在二战之后最终消亡了。这个被彻底抹去的名词时刻在告诫着后来者:穷兵黩武也许的确能在某个阶段给国家带来一时的荣光,但若沉迷其中,其结局必然是悲惨的形神俱灭。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那年入冬很早,人们还没准备好入冬的棉衣,便下起了大雪。他站在山脚下,远处群山环绕,暮霭沉沉。若不是到了非走不可的地步,他断不会在这时离家跋涉。  天边红日只剩一半了,斜挂在山头,染红一方天空,他眉头紧皱,嘴唇轻抿。眼前场景不正像他刚在官场经历的风雪吗?他原只是尽本分,却不知哪句话、哪件事得罪了权贵。明亮高大的朝堂上,面对奸人诬陷,他想过据理力争,可当他的目光扫到金殿上的君主时,心下了然,一切已尘埃
郭靖和黄蓉原本不是一路人,一个憨厚老实,一个古灵精怪。可黄蓉就是看上了这个傻小子,可惜,黄药師不同意。  既然配不上人家,就只有加倍努力。郭靖在“我爹不同意”的压力下,先进修了降龙十八掌,又学了九阴真经,接着又一通七练八练,几乎把世上的上等武功练了个遍。  好不容易黄老爷子同意了,哪知却平地里起了风波:郭靖的五位师父在桃花岛上死于非命,种种迹象将嫌疑指向黄药师,郭靖对黄蓉的态度也越来越冷淡。  其
一些网红美食店的排队盛况屡屡刷屏,甚至有人排队七个小时就为买几块糕点。不过,已有数家网红店被曝光请黄牛排队,以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类似的饥饿营销手法在不同领域都存在,网红美食店却陷得更深,“24小时不中断排队”显然过头了。这些在前期舍得投入高成本來聚拢人气的网红美食店本身走的就是“赚快钱”之路,像打造网络“爆款”一样,以最快的速度收割最多的购买者,往往在信誉破产前就已赚得盆满钵满。市场一旦被这种“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总算盼到2020年的春节。但今年的春节突然变了,变得让人恐慌,因为传说中的“年兽”来了,它的名字叫“新型冠状病毒”。  听说这只“年兽”先在武汉传播病毒,然后向全国蔓延。为了控制疫情,政府下令严禁聚会、聚餐。随后武汉封城、封路,部分省市交通停运,全国各地也陆续封城、封路,春节假期适当延长……我住的小区也拉上了条幅:“禁止外来人员入内。”门口天天有戴口罩的师
清代官员张问陶被调到莱州(今属山东烟台)任职时,山东巡抚正遇见一件棘手的事情,便来找张问陶商量对策:莱州出了个江洋大盗,曾犯下数起大案,弄得人心惶惶,此人虽已被缉拿,但常常今天招供明天翻供,审判官由于拿不到确切证据,始终无法结案。张问陶听后,顿时有了主意,立马向巡抚立下军令状:三日内必结案。巡抚有些意外,不知张问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到了庭审当天,张问陶一改往日官员审嫌犯的场面,让人将棍棒夹子之
《圣诞忆旧集》是美国作家卡坡蒂回忆童年往事的短篇故事集,作为当代文学经典,是多年来人们在节日互赠礼物的佳选,还曾被拍成过电视剧,获得艾美奖。  自幼父母离异的卡坡蒂被寄养在乡间亲戚家中,单纯善良的苏柯小姐的陪伴与呵护使一个本可能苦情的童年变成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时间过去,当年的乡下小男孩已是纽约名流圈里的优游客,眼前光华流转,他却一次次回溯童年,成名以后的三十年里断续写下的三个短篇仿佛一气呵
国学大师黄侃由于爱随意骂人、脾气古怪,常给人一种放浪形骸的印象。不过,他一生严谨治学,嗜书如命,且很有心得。  黄侃读书非常认真,他曾言,“要如一字不识人”,方能读书。意思是对书要存有敬畏之心,只有空腹以待,才能充分吸收。  黄侃读书喜欢随手圈点,许多书都不止圈点了一遍。他曾圈点《文选》数十遍,圈点《汉书》《新唐书》等三遍。《清史稿》全书一百册,七百卷,他从头到尾,一卷一卷地评价圈点,绝不跳过。黄
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并且对此不以为意。拖延症的后果有多严重?能害死人。西晋权臣杨骏就被自己的拖延症给害死了。  杨骏的女儿嫁给了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所以杨骏是国丈爷;晋武帝去世后,晋惠帝登基,杨骏又成了托孤大臣。当然,这其中他利用女儿是皇宫内线的关系,搞了很多小动作。所以,他也是一位资深的政治斗争者,深谙这水有多深,时刻警惕着政治对手的出招。  比如,他注意贾南风很久了。  贾南风嫁的是著名呆子晋惠
公元前547年,在炎炎夏日的照耀下,齐国大夫乌馀因为对国家的种种不满,带着自己的私人武装逃到了晋国。为避免加剧晋国和齐国之间的矛盾,晋国人对他的到来并不欢迎。  所以,无奈之下,乌馀决定凭借自己的真本事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于是,作为一位非常有军事头脑的军事将领,乌馀策划了几次军事行动,希望通过这几次军事行动,让天下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首先,他对实力相对较弱的卫国发动了突然袭击。由于卫国之前对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发后,唐朝很多官员投降安禄山。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则在河北组织抵抗。  而对于颜杲卿的行为,安禄山十分不理解,他理直气壮地质问颜杲卿:你本来是范阳的一个小小户曹参军,是我的上奏,才让你成为判官,不几年又越级升为太守。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让你今天反对我?  颜杲卿则“嗔目骂曰”:“你本来是营州放羊羯奴,皇上提拔你成为三道节度使,皇上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你现在要起来造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