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倾听”之花在课堂教学中绽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647403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在各种实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倾听则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学会倾听”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倾听”就是“细心听取”的意思,即要求在听的过程中持谦虚认真的态度,明确说话人的意思并及时应对。课堂上有了倾听,师与生之间才有互动,生与生之间也才有互动。无论是作为引导者的教师,还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都得学会倾听。那怎样学会倾听呢?
  一、 教师的倾听
  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学会倾听,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应该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也才能事半功倍。
  (一)教师的倾听是一种尊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是对话的中心。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独到的理解和个性化的体验感悟,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阅读氛围,鼓励学生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我在上《万年牢》一文时就有过很深的感触。当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万年牢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热烈发言交流后,大家都觉得分析透了时,班中一位平时语文成绩较差、常常默默无闻的学生要求发言:“产品质量好才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我听后满怀热情地表扬了该生见解的独到精辟,肯定了他在阅读课文时能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来品味语言发表感悟,并建议全班同学为他精彩的发言热烈地鼓掌。在后来的教学中,该生经常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事实证明,教师愈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就愈会由衷地感受到被教师尊重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成功的体验也就更强烈了。
  (二)教师的倾听是一种策略,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智力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例如,我在上《中彩那天》时,就是在耐心细心的倾听中,及时捕捉到了学生对文本中道德难题的理解有疑难,于是引发学生展开争论,充分地调动学生间的思维碰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碰撞探究的结果是,学生懂得了道德难题是父亲在只有自己一家人知道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是否送走汽车。通过这样的思维碰撞,学生的思维品质也不断得以培养,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教师的倾听是一种理解,可以形成师生的教学相长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名好教师就要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把他们看作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在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中,实现了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了共识、共享、共进!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效地增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 学生的倾听
  (一)学生要学会倾听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学会倾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要消除干扰。外在和内在的干扰,是妨碍倾听的主要因素。因此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时都必须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对方的身上,才能明白对方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以及对方的话所代表的感觉与意义。
  2.要耐心,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有声音,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
  3.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发言时尽量的面向大家,即回头面向大多数同学。原因是人从单一的声音中获得的信息比较少,如果在发言时能看到发言人的面部表情那就不一样了
  4.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5.要懂礼仪,当有发言人发言得非常精彩时,应该给以鼓励(鼓掌)。让发言人感觉到自己的发言是重要的。
  6.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
  新课程要求下,单一的课堂模式已无立锥之地,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者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课堂生动起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
  首先,在课堂中,可把猜谜语、听故事、做游戏、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请进课堂,这些集趣味性、知识性、挑战性于一体的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会倾听。
  其次,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辅助手段。孩子是生龙活虎的个体,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一味的讲解产生厌倦,再优美的语言也会变得苍白。巧用各种辅助手段,如CAI、實物投影等都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景,形象直观,不仅能很好地突出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而且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视听,使“说”更具感染力,使“听”更具吸引力。
  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听后评述、视听结合。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师生共同在课堂上绽放倾听的花朵,让学生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健全的人格,听出灿烂的未来,听出精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它有利于创设有效的英语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教学过程及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本文就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英语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创设情境一明确学习任务一小组分工一合作交流一互动评价一总结评价的课堂英语写作模式进行有效探索,以期优化写作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摘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发挥教师情感教育和人格魅力的威力。  【关键词】情景创设:试验成功:情感纽带    教育学家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促使学生产生猎奇心理,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教学重点内容精心设疑),鼓励、引发学生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好方法。我认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关键是“情景与气氛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努力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和谐课堂 学生地位 课堂环境    课程的理论和实践表明: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习中,只有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的欲望,他们的创造力才能发挥。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兴趣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培
【摘 要】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情景的设计要有激励性,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課堂上,把时间还给学生,老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新时代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富有时代感,与时俱进,有效教学还要关注教学的反馈性,在反馈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 情景激励 教学民主    有效教学,就是说师生都应追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
摘 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积极慎重地培养和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加入党组织,既是学校德育系统工程的高层次内容,也是一项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体系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培养和造就大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和扩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举措
在今年暑期,我们又如约相聚在教师进修学校参加新一轮的学科培训,这次的培训主要围绕“如何有效实施评课?”而展开。在未学习这本书之前,其实脑子里对评课的概念是挺模糊的,无非是学校组织全体语文组的教师先集中去听组内的每一位老师的课,然后在聚在一起评评议议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但多数老师都是碍于情面,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于是乎都是多栽花少栽刺。大多都是诸如教学程序有条理,普通话规范,能充分调动学生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美并能创造美。因此,美术教学过程中辅导学生进行创作尤其重要。或许老师们都有同样的感触,都觉得要教给孩子某种作画技能并不难,但要辅导孩子搞创作就倍感头疼。可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我们不允许我们的学生只会简单的模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让他们去想象,去描绘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我也茫然过,无奈过,甚至有时也暗示孩子们“走捷径”——学着从别人的
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新世纪使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它已成为了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其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