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鸾的正反面

来源 :古典文学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1986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设在不甚了解南齐历史的情形下,读任昉的《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兴许会认为“齐明帝”萧鸾是个相当正面的人物。
  任昉此文被梁代萧统选入《文选》,虽然题目著为“齐明帝”,但萧鸾当时尚未坐拥皇位,否则自不必对区区“宣城郡公”一职反复推让。除去开头罗列官职的部分,任昉代拟的这篇让表起笔即云:“臣本庸才,智力浅短。”可谓极尽谦退之能事。
  萧鸾“少孤”,由其叔父齐高帝萧道成抚养长大。所以表文紧接着说:“太祖高皇帝篤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萧鸾虽非萧道成所生,然“犹”如其“子”,这与史传所云萧道成对萧鸾“恩过诸子”(《南齐书·明帝纪》)的记载相表里。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待萧鸾也不薄。表文所谓“世祖武皇帝情等布衣,寄深同气”,想来亦是实情,不然萧赜临终之时,便不会将辅佐皇太孙萧昭业的重任托付与萧鸾。从让表来看,萧鸾尽管自认“庸才”,但仍于顾命之际“导扬末命”,貌似与《尚书·顾命》的情节相差无几。
  血缘上说,萧鸾是皇室近亲;职责上说,他又是顾命大臣。故而任昉写到“亲则东牟,任惟博陆”,用汉代的东牟侯刘兴居(《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博陆侯霍光比拟萧鸾,前者是汉室宗亲,后者则辅佐了数位汉代君主。
  汉武帝晚年时,理应继承大统的卫太子因“巫蛊之祸”而死,继承权最终归属武帝少子刘弗陵。刘弗陵生母钩弋夫人虽为汉武帝宠姬,但年纪尚轻,汉武帝“恐女主颛恣乱国家”,及钩弋夫人“有过见谴”而“忧死”,乃立其子为皇太子(《汉书·外戚传》),又命素来“小心谨慎”的霍光辅佐少子。当时汉武帝曾命人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赐与霍光,提醒他要像周公那样行事。孰料汉昭帝刘弗陵病逝,又无子嗣,昌邑王刘贺被选为继承人,仍由霍光辅政。不过因昌邑王“行淫乱”,即位不久,就被废黜(《汉书·霍光传》)。
  萧鸾对应着霍光,被废为郁林王的萧昭业仿佛也重复着昌邑王的命运。表文有谓:“徒怀子孟(霍光字)社稷之对,何救昌邑争臣之讥?”昔日霍光对刘贺所说“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汉书·霍光传》)的豪言壮语,似乎就是今时萧鸾对郁林王的绝佳解释。
  彼时废黜昌邑王是以皇太后的名义,而今亦复如是。表文所谓“嗣君弃常,获罪宣德”,意思就是以宣德太后之名废黜萧昭业。尽管如此,对萧鸾来说,顾命不力,“四海之议,于何逃责”?是故,以“家国之事”为己任的萧鸾,一再承认“职臣之由”“非臣之尤,谁任其咎”,一力承担罪责,姿态至为谦卑。
  让表中的萧鸾一面承担罪责,一面又担负重任。即使自“知不惬”,但因“自同体国”,所以“不为虚让”,悉数领受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中书监一系列官职。唯独“宣城郡公”之位,由于“光宅近甸”(宣城在今安徽,与南齐都城建康距离不远),万万“不敢闻命”。为表推辞之诚,任昉还搬出西晋羊祜让“开府仪同三司”、东晋庾亮让“中书监”的故事,一再表明萧鸾之志“难夺”(化用《论语·子罕》“匹夫不可夺志也”),固让不受。
  如此读过任昉表文,萧鸾着实一副劳苦功高又隐忍谦退的面貌。然而,一旦放回南齐的历史背景之中,这篇让表的效果便大有不同。
  时间回到齐武帝永明十一年(493)。萧赜的胞弟萧嶷才于去年薨逝,刚跨越到新一年的正月,齐武帝又痛失皇太子萧长懋。继承人突然薨逝,南齐皇室不得不再次面临后嗣的选择。同年四月,萧长懋长子萧昭业立为皇太孙,成为合法继承人。年过半百的萧赜先是丧子,又逢北魏孝文帝“南伐”,而南齐境内更是“水旱成灾”“草窃充斥”,就在这一年的七月,齐武帝终于病倒。据说临终前,齐武帝颁布“遗诏”,云:“太孙进德日茂,社稷有寄。子良善相毗辅,思弘治道;内外众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共下意。”(《南齐书·武帝纪》)言下之意,便是将萧昭业托付与萧长懋胞弟萧子良以及萧赜堂弟萧鸾。
  事实或许并未按照齐武帝的“遗诏”展开。齐武帝弥留之际,“物议疑立子良”(《南齐书·武十七王·竟陵文宣王子良传》)。据《南齐书》,时“子良在殿内,太孙未入”,身为萧子良拥护者的王融“戎服绛衫,于中书省阁口断东宫仗不得进,欲立子良”(《王融传》)。《南史》的记载愈发详细,王融“欲矫诏立子良,诏草已立。上重苏,朝事委西昌侯鸾”,“俄而帝崩,融乃处分以子良兵禁诸门,西昌侯闻,急驰到云龙门,不得进”,“仍排而入,奉太孙登殿”(《王弘传附曾孙融传》)。如此来看,王融与萧鸾几乎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史书异辞,真相或难确知,但无论事实如何,王融终究事败,以致萧昭业即位后便将之下狱赐死。不久之后,萧子良也薨逝。
  与萧子良相比,萧鸾并非继承人的潜在竞争者。当时王融拥立萧子良,萧鸾看似也扮演着守护萧昭业的角色。更甚者,王融行将处死,萧子良“不敢救”,处于敌对方的萧鸾却为之“固争”。萧鸾这一表现不见于萧嶷之子萧子显所著《南齐书》,而仅见于唐人李延寿的《南史》,因此引来王鸣盛对史料的怀疑。吕思勉反驳说:“表里之不必如一久矣,鸾虽隐与子良为敌,何尝不可显争融之死乎?”(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吕思勉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表里不一,可谓点破萧鸾的真面目。
  萧鸾过去行事低调,“王子侯旧乘缠帷车”,他“独乘下帷,仪从如素士”(《南齐书·明帝纪》),即一显例。及萧昭业即位,萧鸾有意剪除其“羽翼”,野心逐渐暴露,这才被怀疑“有异志”。萧昭业也曾“谋诛”“谋出”萧鸾(《南齐书·郁林王纪》),可缺乏政治经验的少主根本不是前朝既已出仕、随后一路升迁的萧鸾的对手。仅一年的时间,萧昭业就被废为郁林王,继而遇弑。当此之时,萧鸾又扶立萧昭业弟萧昭文(《南齐书·海陵王纪》),而封为“宣城郡公”的萧鸾,正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当充分了解南齐这段历史后,再读任昉为萧鸾代作的让表,不难读出表文所呈现的萧鸾谦卑形象的反面。
  正所谓“扮演傻角的决不是个傻子”(堂·吉诃德语,钱锺书《读〈拉奥孔〉》,收入《七缀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倘若果如任昉让表所言,萧鸾本是“庸才”,“智力浅短”,那么齐武帝又怎会临终顾命、委以重任?可令齐武帝意料不到的是,这位貌似“愚夫”的堂弟,竟然违背嘱托,成为“嗣君弃常”的真凶。“获罪宣德”,不过是借宣德太后之名,行废黜萧昭业之实。   表文将萧鸾比为霍光看似贴合:彼时刘贺被废,霍光迎立在民间的卫太子孙即“皇曾孙”刘病已;如今萧昭业被废,萧鸾则又扶立萧昭文。实际上,萧鸾并不甘心做霍光,乃欲“入纂皇统”(《南史·齐本纪下·废帝海陵王》)。不到一年,萧昭文即被废为海陵王,与郁林王同一命运,而“宣帝(刘病已)中兴汉室”的剧情并未在南齐上演(《南齐书·海陵王纪》)。可见“王室不造”确是“职臣之由”,萧鸾难辞其咎。
  “嗣君”被废,当然意味着辅佐不力,想到齐高帝、齐武帝“陵土未干,训誓在耳”,表文中的萧鸾自责“将何以肃拜高寝,虔奉武园”,乃至“悼心失图,泣血待旦”。“家耻”“国危”念兹在兹,俨然一副忠臣孝子模样。然而,一旦认清萧鸾的真面目,这番说辞旋即不攻自破。
  此前萧鸾已然领受种种要职,“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古称司会,中书实管王言”统統照单全收,唯独要让“宣城郡公”。表面上是“增一职已黩朝经”,不能再增加一职,实际却是“辞一官不减身累”,纵使辞去一官,也已权倾朝野。与终极目标相比,区区“宣城郡公”又何必让,即使让,也不过是“虚让”。无怪乎萧鸾读过此文,“恶其辞斥,甚愠”,导致任昉“终建武中(建武为齐明帝年号),位不过列校”(《梁书·任昉传》)。身为当事人,萧鸾不会不知个中原委,不会不晓任昉话里话外之音。换句话说,他根本无法像置身事外、不知实情的读者那样,对任昉笔下那个劳苦功高又隐忍谦退的“萧鸾”信以为真。任昉愈是极尽正面地书写,将萧鸾塑造成忠臣,便愈发显现出萧鸾的虚伪。
  任昉“雅善属文,尤长载笔”,其中代笔尤多。《文选》选宋、齐、梁文最多者即为任昉,总计十九篇。在任昉众多文章中,仅有一篇为《梁书·任昉传》载录,即为萧鸾代作的让表。如果说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是作为文章范本选入《文选》,那么《梁书》所载录的让表则是还原到历史语境中的文本。不妨设想这篇文章分别经由文集和史书进入不同读者的视野,或将得到截然相反的解读:从文集打开任昉此文的读者,看到的是一个“正面”的萧鸾,而从史书打开任昉此文的读者,看到的却是与这一面完全相反的萧鸾。我们会看到萧鸾的哪一面,或许取决于打开任昉这篇文章的方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臣鸾言:被台司召,以臣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杨州刺史、录尚书事,封宣城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加兵五千人。臣本庸才,智力浅短,太祖高皇帝笃犹子之爱,降家人之慈,世祖武皇帝情等布衣,寄深同气,武皇大渐,实奉话言。虽自见之明,庸近所蔽,愚夫一至,偶识量己。实不忍自固于缀衣之辰,拒违于玉几之侧,遂荷顾托,导扬末命。虽嗣君弃常,获罪宣德,王室不造,职臣之由。何者?亲则东牟,任惟博陆,徒怀子孟社稷之封,何救昌邑争臣之讥?四海之议,于何逃责?且陵土未干,训誓在耳,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将何以肃拜高寝,虔奉武园?悼心失图,泣血待旦。宁容复徼荣于家耻,宴安于国危?
  骠骑上将之元勋,神州仪刑之列岳,尚书古称司会,中书实管王言。且虚饰宠章,委成御侮,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存没同归,毁誉一贯,辞一官不减身累,增一职已黩朝经,便当自同体国,不为饰让。至于功均一匡,赏同千室,光宅近甸,奄有全邦,殒越为期,不敢闻命。亦愿曲留降鉴,即垂顺许,钜平之恳诚必固,永昌之丹慊获申。乃知君臣之道,绰有余裕。苟日易昭,敢守难夺。故可庶心弘议,酌己亲物者矣。不胜荷惧屏营之诚,谨附某官某甲奉表以闻。臣讳诚惶诚恐。
其他文献
《學者吴小如》一书出版于2012年,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也没能一睹为快。仅仅是从网上书介以及目录上得知,此书是由吴先生当年的学生陈熙中、齐裕焜两位教授联合发起的,书中收录了众多弟子门生为庆贺吴先生90寿辰暨在北大执教40年而作的一组文章。或回忆吴先生讲课的风采,或评论吴先生的学术成就,或描述吴先生的儒者风范。据说吴先生拿到此书时曾感慨地说:“别人都是死后出一本纪念文集,我活着时看看这些文章,看看大家
在新的条件下,加快从“要素租金”驱动向“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本质上是第二次经济转型,即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新的转型。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官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混合组织和创新型城市是创新经济的策源地,从生产型创业向创新型创业、从生产网络向创新网络、从简单放松管制和优化投资环境向构建创新创业环境的转变,是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的逻辑主线。    经过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已经发展
[摘要]“助学育德”是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优化的载体。助学育德根本在于育人,寻求经济帮扶与思想扶助的统一,实践锻炼与全面培养的统一和重点帮扶与全体教育的统一,让大学生怀着感恩的情愫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关键词]勤工助学 实践育德 感恩情愫 科学发展    “助学育德”,是指高校勤工助学活动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优化,是高等学校对大学生“助学”与“育德”并举,强调“助学”更要“助
【摘要】近30年来,珠海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开发性金融支持对珠海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具体措施包括:依照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编制和精心实施规划;推进体制改革,强化制度建设;打造强大政策性运作平台,拓宽投资渠道;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加大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关键词】开发性金融 资本资源 资金融通    珠海市的发展背景与环境  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现如今,珠海已由
摘要 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领导机构,研究自身的特点,开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及学院管理工作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大多由于建校较晚、办学观念尚在转型中、生源素质存在差
【摘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运作已经成为许多城中村改造中最为流行和成功的改制方式。但是其公司化运作中的法律风险是随之而来的。通过理性探索,具体分析了三种潜在风险,给城中村改制中的经营者提出建议,规避法律风险。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 城中村改造 经营风险    随着城市建设日益扩张,城市周边的农民早已融入了城市生活,土地也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生活来源,相反,对于城中村土地的开发和利
摘要 科学事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曾经的真理可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被推翻。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科学事实的可变性,为公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这样才能使公众不盲从于科学,接受某些常识的被否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科学事实 可变性    科学传播分两个层次。一阶传播是指对科学事实、科学进展状况、可集中的具体知识的传播;二阶传播是指对与科技传播有关的、更高一层观念性的传播,包括: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
【摘要】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学习风气不浓,少数干部不爱学习、玩风太盛的现象比较突出。久而久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党员作为党的活动主体,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保持与时俱进,日新其德。  【关键词】党员 终身教育 和谐社会 先锋模范    党员坚持终身学习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历来重视学习的政党。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总是把加强
高更与梵高争吵,梵高割了右耳,高更去了塔希提。  和珍珠、海水一样,高更成为了她对塔希提的第三个遐想。她坐在离塔希提岛上的帕皮提几十哩外的一片海水上,身下的白色小船像在透明的果冻上前行。两个原住民船员站在船头,有歌声传来。  他们黝黑的身体几乎赤裸,只在腰部以下缠着一块短布,一个在唱着旋律绮丽的歌曲,腰臀舒缓地扭动,另一个只是安静地注视着海水,不时回头看她,眼神里有温柔的笑意。她下意识地舔了舔干燥
以诗名世的陆游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他一生热爱藏书,珍若拱璧,自称:“平生喜藏书,拱璧未为宝。归来稽山下,烂漫恣探讨。”(《冬夜读书》,《剑南诗稿》卷十五)“有酒一尊聊自适,藏书万卷未为贫。”(《遣兴》,《剑南诗稿》卷四十三)以藏书万卷、把酒研读而自得其乐。藏书、读书之余,陆游还作有题跋文258篇,收入《渭南文集》卷二十六至卷三十一,其中不少专为藏书而作。  陆游出身于文化世家,自高祖陆轸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