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的数学课堂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ing0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堂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数学教学效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让他们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学习。然而怎样才能让课堂“动”起来呢?
  一、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在一种积极的心态下才能勤于动脑,善于发言。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启发,教学生如何去动脑,如何去思考,但不是让教师牵着鼻子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中独特的想法不要轻易地否定,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实施小组合作,让所有同学动起来
  你说,我说,大家说。对于小组讨论的结果及思维过程应鼓励学生及时展现,不要怕出错,要敢于面对问题、挫折和失败。关键是通过交流和讨论发言后知道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同时让每个学生亲历过程,拥有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
  三、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个题目光想而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化成数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一看,这比你冥思苦想效果显著的多。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实验,学生能折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看著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教学“勾股定理”时,组织学生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拼图实验,学生常常能拼出如课本的两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提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组织学生运用两个圆作相对运动的实验,通过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有了较深的了解。因此,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革新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焦虑,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教师要在讲授数学时用自己对数学的态度去感染熏陶学生;让课堂“动”起来,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场所。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玉龙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是职业习惯使然,笔者曾有幸参加过数以百计的各种类的开业庆典或日新闻发布会,然2011年8月6日上午9时许,在北京方庄桥西的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精品示范馆的开业典礼则实在是一个
与上海这个“水泥城市”相比,贵州到处都是绿意,山青水秀,风景独好。“爽爽的贵阳”、“多彩贵州”的定位非常准确,特别是“多彩”二字,很好地涵盖了贵州自然风光与人文民俗
加里·利连自称为一个工程师,从未接受过营销培训,但这并不妨碍他以一个工程师的眼光来看待营销问题,并借助营销的概念和规则,利用一系列电脑工具构筑营销的模型和体系。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莫莉莎寻琴未果,抑郁而终,她幼年学过巫术,临死前施展魔法发岀毒咒,谁拥有这把小提琴,谁就会死!莫莉莎去世后,这把小提琴辗转数个国家和地区,曾现身过3次,每一次现身就会有跟
我今年教高一年级的生物课,从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高一新生从开始对一切都感觉很新奇的状态到现在的逐渐进入学习状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给他们上课的过程中,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勤于用脑,善于用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能力。
来到贵阳,一下飞机我就感受到多彩贵州的盛会氛围,迎接的歌舞表演、路边的标语、工作人员的微笑,充分体现了作为东道主的贵州人民的热情好客。这一届运动会,贵州立足本土,站
去年11月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为防止中国经济加速下滑,国务院陆续出台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 Since
备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师的基本功。备课是一项细致,艰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随着课改的推进,我越来越认识到: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备好课,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  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转向“对话”。设计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