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坏死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b3560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腺泡细胞死亡方式是急性胰腺炎(AP)早期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也是决定其病程演进和预后的重要因素。AP时,腺泡细胞同时存在坏死与凋亡两种主要死亡方式。腺泡细胞坏死可导致AP局部和系统强烈的炎症反应,成为其病情发生发展的诱发、加重因素。长期以来,坏死被认为是细胞快速、不可调控、被动性的死亡过程,因无法有效干预而导致其相关机制研究未受到足够重视。程序性坏死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具有坏死和凋亡的共同特征。程序性坏死在AP领域的前期研究结果证实了腺泡细胞程序性坏死的存在,可能为有效调控AP炎症损伤和改善病情提供潜在的干预途径,但其功能学改变和作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目前,小儿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的定义存在争议,主要的评价方法有:①近弓、远弓和峡部分别<升主动脉的60%、50%和40%、或者横弓直径<升主动脉远端的50%、或者横弓直径<降主动脉直径的50%;②经验法则:横弓直径(mm)<体重(kg)+1;③Z值:不同节段的大小低于正常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以下,即Z值<-2。小儿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病变谱广,不同患儿解剖和生理特点差异大,且常合并各类心内畸形,小儿主动脉弓
目的回顾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的中期随访治疗结果。方法2010–2013年21例非冠状循环右心室依赖的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患儿在我中心接受经右室肺动脉瓣成形术。平均手术体重(3.2±0.7)kg,平均手术年龄(16±8)d。三尖瓣Z值术前为–2.5~2.2(–0.9±0.4)。手术在食管超声引导下,确认肺动脉瓣穿刺打孔位置。全组患儿均随访12个月以上,按治疗结果分为两组:
目的分析SiewertⅠ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87例行手术切除治疗Siewert Ⅰ型AEG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行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下段食管+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清扫胸腔第107、108/110、109、111、112组淋巴结和腹腔第1/2、3、4、5、6、7、10
患儿女,10天,因“纳差5天”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9周剖宫产,出生体重3400 g,无窒息史,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生后母乳喂养,生后5天患儿出现吃奶差,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
目的探讨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Roux-en-Y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05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40例患者采用食管空肠端侧吻合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设为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行Roux-en-Y消化道重建,设为研究组。依据
目的探讨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退黄机理。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原发病
目的评估不同胎龄足月儿选择性剖宫产(ECD)分娩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探讨减少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ECD时机。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行ECD分娩的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及母亲有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HDCP)早产儿生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早
目的探讨喹诺酮类药物对新生大鼠关节软骨的损伤作用及其损伤机制。方法将60只日龄2天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20只,每组又根据处死动物的时间随机分
目的对一个α珠蛋白基因新突变复合α地中海贫血的家系进行基因分析和产前诊断。方法采集家系成员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和红细胞参数的分析,应用gapPCR、PC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