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段数学新课导入的策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_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好戏看开头。”好的开头既是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语,也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曲的前奏。良好的导语,就像一把钥匙悄悄开启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下面就谈谈我在实践中的几点浅见。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索,才能鼓励学生质疑释疑,产生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我在黑板上写出一连串6的递加算式,要求学生口算。刚开始,学生能很快说出6 6=12,6 6 6=18,6 6 6 6=24……后来,学生口算的速度越来越慢,随着相同加数6的个数不断增加,有的学生傻眼了:“这怎么口算呀?”看着他们着急的神情,我胸有成竹地说出了得数,令学生惊讶不已。“老师,你怎么算得这么快?”“你们想知道我的法宝吗?”当学生用好奇的目光看着我时,我知道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点燃。“想知道秘密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我趁势展开了新课的学习。
  又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大家喜欢过生日吗?”学生答:“喜欢!”我又问:“年年都过吗?”学生答:“对呀。”说着脸上都露出美滋滋的神情。我又接着问:“那说说你已经过了几个生日呢?”立刻就有学生举手回答。我故意提高嗓门说:“哎呀,小明同学今年已经12岁了,按说他也应该过了12个生日。可是小明却说自己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刚才还平静的课堂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我见时机已到,及时导入新课:“其实,要想回答刚才的问题并不难,只要大家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就能找到答案。”
  二、巧妙设问,导入新课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儿童只有进行思维的时候,才能学会思维和发展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设问,可以大大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如,在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我问学生:“猴妈妈有12个桃,它准备给每只小猴分3个桃,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学生通过摆小棒,知道可以分给4只猴子。我又问:“如果不摆小棒,你会想到用什么方法帮猴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生1:“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有12个桃,分给第一只小猴3个后还剩下9个,分给第二只小猴3个后还剩下6个,分给第三只小猴3个后还剩下3个,最后把剩下的3个桃分给第四只小猴,正好分完。”生2:“我们组是这样想的,1只小猴分3个,两只小猴分6个,3只小猴就分9个,4只小猴分的正好是12个桃。”生3:“我们组认为这道题可以用乘法口诀来计算。因为三四一十二,所以12个桃可以分给4只小猴。”“大家说的都对!刚才有一组同学用乘法口诀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
  三、编讲故事,导入新课
  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惊人的魅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讲学生喜欢的故事,能有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我就给学生讲了盲人摸象的故事:一个盲人把大象的耳朵当做扇子,一个把大象的尾巴当做绳子,另一个把大象的腿当做柱子,最后一个把大象的身体当做墙。学生听了哈哈大笑。我适时提问:“你们知道这几个盲人为什么说的不一样吗?”学生齐答:“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对!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说着,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很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四、愉快游戏,引入新课
  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动,好玩,调皮。如果教师能够抓住他们的年龄特点,耐心诱导,同样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旋转”时,我就抓住学生爱玩的年龄特征,课前让他们带来许多可以旋转的玩具,有陀螺、纸风车、溜溜球等。一上课,有些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玩耍,我并未制止,而是笑着说:“今天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大家痛痛快快地玩儿。”学生一听欢呼雀跃。我示意安静,“我可是有条件的,先听我把话说完。大家在玩的时候,要一边玩,一边跟同桌说说你的玩具的玩法,还要思考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发现,认识和了解了旋转的现象。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一个生动有趣,或富有新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往往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情境中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对一堂课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让他们爱上数学,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新课的导入是一门教学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备课中认真设计新课导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无论如何设计,都要根据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标,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新课导入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就是成功的导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期间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6例29眼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光动力学治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的异同,探讨误诊原因。结果 2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任教的班级当中,总会出现那么一些问题学生,他们要么数学成绩特别差,要么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态度消极并伴有抵触情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从四年级开始,以单元的形式增设“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这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创新。教材如此编排意在突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设计及运用,通过方法的运用、反思和内化促进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了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必须先解决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解决
随着数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从内容分布来看,它渗透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各个学习领域中。由此足见,“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表现为大多数学生对
血液透析用水,直接用于人体体液的补给、稀释、交换。透析用水的水中污染物已被证实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是有毒性或潜在毒性作用的。水中污染物有微生物(细菌及其释放降解产
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营造智慧灵动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在活动中领略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现实生活——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  数学本身源于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前应带领学生回归生活,收集、积累实践活动的素材。实践活动素材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要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选取素材,为学生提供具体、
我们的纪录片最缺的是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特别是那些有话语权的人,他们到底在忙活什么呢? 小暑时节,我到上海参加5集纪录片《海归中国》的研讨会。几天后,和已经在美国工作的儿
介绍了典型轮对式100%低地板有轨电车在停车瞬间出现的侧滚振动问题,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仿真分析及制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转向架一系和二系垂向刚度、转向架二系垂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学生篮球课程中培养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篮球教学中强化团队精神的几点建议,以期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篮球教学的发展,为今后的篮球教学提供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