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对直板反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依据运动生理学等理论知识,对直板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直板在实践中的实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直板横打;改进;握拍
【中图分类号】 G8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22-01
乒乓球自上个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得到迅猛发展,自从容国团在1959年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为祖国赢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从而实现了中国体育运动在世界比赛中“零”的突破以后,我国选手已在世界乒乓球大赛中取得了无数个冠军,骄人的战绩令世人瞩目,乒乓球也已成为了我国的国球。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打乒乓球的人数已超过两千万人,由此可以说明,我国确为乒乓球大国。根据握拍方式的不同,乒乓球板分为两种,即直板与横板。其中,直板是我国的传统握拍方式,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即是用直板取得了胜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中国传统直板打法是左推右攻,但左推右攻反手过弱且左右不均衡,是不十分成熟的技术,在与欧洲人对抗时,由于上手进攻的难度加大,前三板已没有什么优势,有时还处于下风的状态,造成相当一段时间直板打法在比赛中的低迷状态,甚至对直板打法的信心都开始动摇。为了使直板快攻得到振兴,在世纪之交便有人开始了直板反打的尝试。“直拍横打”是乒乓球运动快攻型打法的一种。特点是能增强拍面控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前臂的力量。与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这种打法的反手技术更为丰富多样,反手位的攻击力也更强。
尝试者最先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是刘国梁,他的反打点燃了人们对直板的希望,刘国梁的反打主要是在中远台对抗中的反拍拉攻,很有力量。刘国梁的直拍横打完善、丰富、发展了直拍反手位技术,拓宽了快攻打法的球路,使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朝着“两面开弓”方向发展,使直拍的反手位“死角变活”。刘国梁掌握直拍横打技术后,经常使欧洲高手猝不及防,竞技水平更上一层楼,显示了直拍横打这种技术创新的威力。现在我国有一批青年选手学习和采用直拍横打,这一全方位进攻的新尝试,无疑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但中国的直板反打还存在着技术缺憾。比如推挡是直板最独特的技术之一,对回击中近台的中路球来说,无论速度还是灵活性都具有横板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优秀的推挡不仅用来过渡,更能成为直接的得分手段,推挡是直板技术的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失去推挡,直板也将因为没有特色而失去存在价值。
本人经过十多年反复摸索修改,现基本完成了球拍的改造并进行了相应的打法尝试。用这种球拍正板击球同原来一样顺手,但反板击球能力则得到大大加强,不但可灵活地搓、削、挑、拉,而且可以攻球和杀高球,并可十分容易过渡到推挡。反板动作的多样化使得反板技术更全面、更有威力,可以从容地应付左路各种来球。所以采用这种打法的选手可以像横板选手那样站在相对居中的位置上,避免了左推右攻选手因必须站在球台左边而右侧常出现空档的现象。
下面,我就将改进的这种新型直板球拍介绍给大家。
我的这一种改进方法非常简单,大家自己就可以做,就是将食指握拍处刻出一个弧形凹槽,具体做法如下,准备好一把小刀,粗砂纸(以右手握拍为例),将小刀在直板食指握拍的拍面外边缘处,由外向内刻出一道弧形凹槽,凹槽深度为食指压拍时,以第二指节中下部位压住拍为宜,用砂纸将食指指肚握拍处打磨光滑,使其中间略鼓,这样无论在应用正手技术或反手技术时,均可自然压拍和移动手指,而不会磨指关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了以往那种人去适应球拍的理念,而变为让拍子更加舒适的来适应手。其次是拍柄处的改进,食指与拇指形成的圆形虎口抵住后面拍柄,如果你的手较大,则没有问题,如果较小,必然令持拍手在正反手转换时不流畅,影响击球动作,因此,有必要将后面拍柄用砂纸磨细一点,有利于正反手在转换时能够灵活自如。再者就是拇指压拍处的改进,为了使拇指更好的压拍,应该将球拍左肩高一些,宽一些,有利于拇指能够更好的压住球拍,高度最好能在拇指第二指关节之间,因为在进行直板横打时,拇指用力压拍,食指略为放松,使拍形达到所需的倾斜角度,便于反面击球。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拇指压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果拇指压拍过浅,就有一种压不住拍的感觉。同样,如果拍肩过窄过浅的话,拇指就特别想向拍中间伸展,所以就导致有些人正面拍柄拇指侧削掉一些,以使拇指压拍更加舒服,但是,这却违反了握拍的一个基本准则,即握拍时不能够使拍面后中指作用于球拍的中心纵线。在击球过程中,必须使人体各部位的力量作用于球拍的纵轴,否则,力的方向偏离了球拍的纵轴,击球的力量分散,不能集中于一点而作用于球上,不能产生爆发力。而且,来球在触到球拍时,不能有效的通过拍体把球感准确的传达到握拍手上,失去了敏锐的球感,且挥拍时的拍形不利于击球,必然会导致击球失误,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后谈一下乒乓球的握拍与站位。乒乓球技术与握拍方法关系密切。正确的持拍对球的质量,命中率,技术稳定性影响都很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到这里是很恰当的。直板横打技术对握拍的方法也有要求,而且在诸多的直拍握拍方式中,最有利于直拍反打技术发挥的直拍握拍方式并不多。目前常见的直拍握拍方式有多种,下面简要介绍一种。我自己使用的,类似于中钳握法握法,即拇指紧贴拍柄,拇指的第一指节及第二指节中部压住球拍的左肩;食指的第二指节紧贴着拍柄右肩按住拍面,食指用力时扣住拍柄,球拍背面中指伸直顶住球拍的中部,无名指、小指也伸直连叠在中指旁。乒乓球的站位: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弯曲抬起高于台面。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
【关键词】 直板横打;改进;握拍
【中图分类号】 G8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022-01
乒乓球自上个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得到迅猛发展,自从容国团在1959年夺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为祖国赢得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体育世界冠军,从而实现了中国体育运动在世界比赛中“零”的突破以后,我国选手已在世界乒乓球大赛中取得了无数个冠军,骄人的战绩令世人瞩目,乒乓球也已成为了我国的国球。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打乒乓球的人数已超过两千万人,由此可以说明,我国确为乒乓球大国。根据握拍方式的不同,乒乓球板分为两种,即直板与横板。其中,直板是我国的传统握拍方式,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即是用直板取得了胜利,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中国传统直板打法是左推右攻,但左推右攻反手过弱且左右不均衡,是不十分成熟的技术,在与欧洲人对抗时,由于上手进攻的难度加大,前三板已没有什么优势,有时还处于下风的状态,造成相当一段时间直板打法在比赛中的低迷状态,甚至对直板打法的信心都开始动摇。为了使直板快攻得到振兴,在世纪之交便有人开始了直板反打的尝试。“直拍横打”是乒乓球运动快攻型打法的一种。特点是能增强拍面控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前臂的力量。与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相比,这种打法的反手技术更为丰富多样,反手位的攻击力也更强。
尝试者最先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是刘国梁,他的反打点燃了人们对直板的希望,刘国梁的反打主要是在中远台对抗中的反拍拉攻,很有力量。刘国梁的直拍横打完善、丰富、发展了直拍反手位技术,拓宽了快攻打法的球路,使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朝着“两面开弓”方向发展,使直拍的反手位“死角变活”。刘国梁掌握直拍横打技术后,经常使欧洲高手猝不及防,竞技水平更上一层楼,显示了直拍横打这种技术创新的威力。现在我国有一批青年选手学习和采用直拍横打,这一全方位进攻的新尝试,无疑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但中国的直板反打还存在着技术缺憾。比如推挡是直板最独特的技术之一,对回击中近台的中路球来说,无论速度还是灵活性都具有横板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优秀的推挡不仅用来过渡,更能成为直接的得分手段,推挡是直板技术的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失去推挡,直板也将因为没有特色而失去存在价值。
本人经过十多年反复摸索修改,现基本完成了球拍的改造并进行了相应的打法尝试。用这种球拍正板击球同原来一样顺手,但反板击球能力则得到大大加强,不但可灵活地搓、削、挑、拉,而且可以攻球和杀高球,并可十分容易过渡到推挡。反板动作的多样化使得反板技术更全面、更有威力,可以从容地应付左路各种来球。所以采用这种打法的选手可以像横板选手那样站在相对居中的位置上,避免了左推右攻选手因必须站在球台左边而右侧常出现空档的现象。
下面,我就将改进的这种新型直板球拍介绍给大家。
我的这一种改进方法非常简单,大家自己就可以做,就是将食指握拍处刻出一个弧形凹槽,具体做法如下,准备好一把小刀,粗砂纸(以右手握拍为例),将小刀在直板食指握拍的拍面外边缘处,由外向内刻出一道弧形凹槽,凹槽深度为食指压拍时,以第二指节中下部位压住拍为宜,用砂纸将食指指肚握拍处打磨光滑,使其中间略鼓,这样无论在应用正手技术或反手技术时,均可自然压拍和移动手指,而不会磨指关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了以往那种人去适应球拍的理念,而变为让拍子更加舒适的来适应手。其次是拍柄处的改进,食指与拇指形成的圆形虎口抵住后面拍柄,如果你的手较大,则没有问题,如果较小,必然令持拍手在正反手转换时不流畅,影响击球动作,因此,有必要将后面拍柄用砂纸磨细一点,有利于正反手在转换时能够灵活自如。再者就是拇指压拍处的改进,为了使拇指更好的压拍,应该将球拍左肩高一些,宽一些,有利于拇指能够更好的压住球拍,高度最好能在拇指第二指关节之间,因为在进行直板横打时,拇指用力压拍,食指略为放松,使拍形达到所需的倾斜角度,便于反面击球。在这一转换过程中,拇指压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如果拇指压拍过浅,就有一种压不住拍的感觉。同样,如果拍肩过窄过浅的话,拇指就特别想向拍中间伸展,所以就导致有些人正面拍柄拇指侧削掉一些,以使拇指压拍更加舒服,但是,这却违反了握拍的一个基本准则,即握拍时不能够使拍面后中指作用于球拍的中心纵线。在击球过程中,必须使人体各部位的力量作用于球拍的纵轴,否则,力的方向偏离了球拍的纵轴,击球的力量分散,不能集中于一点而作用于球上,不能产生爆发力。而且,来球在触到球拍时,不能有效的通过拍体把球感准确的传达到握拍手上,失去了敏锐的球感,且挥拍时的拍形不利于击球,必然会导致击球失误,这一点很重要,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最后谈一下乒乓球的握拍与站位。乒乓球技术与握拍方法关系密切。正确的持拍对球的质量,命中率,技术稳定性影响都很大,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用到这里是很恰当的。直板横打技术对握拍的方法也有要求,而且在诸多的直拍握拍方式中,最有利于直拍反打技术发挥的直拍握拍方式并不多。目前常见的直拍握拍方式有多种,下面简要介绍一种。我自己使用的,类似于中钳握法握法,即拇指紧贴拍柄,拇指的第一指节及第二指节中部压住球拍的左肩;食指的第二指节紧贴着拍柄右肩按住拍面,食指用力时扣住拍柄,球拍背面中指伸直顶住球拍的中部,无名指、小指也伸直连叠在中指旁。乒乓球的站位: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弯曲抬起高于台面。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