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亲子鉴定”背后的“秘密”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访者小罗,35岁,已是二孩的妈妈,大女儿5岁,小儿子1岁,老公事业有成,对她也是呵护备至。然而,本该享受着幸福和美满的她,却反复陷入纠结痛苦之中,这一切,要从一年前的那次外遇开始说起。
  八月,一场同学聚会,小罗遇上的不仅是同窗旧情,还有荷尔蒙的冲动,俩月后孕检有喜,确定就是聚会那一星期怀上的。于是从那天起,小罗踏上了反复“亲子鉴定”的“痛苦之旅”。
  得知怀孕后,小罗就开始上网搜索亲子鉴定的相关知识,并通过邮寄方式,向北京某鉴定机构邮寄同学和老公DNA样本做孕期亲子鉴定,鉴定结果显示确定胎儿与老公为亲子关系。产后,又向该机构提交样本复验,结果一致。但是,小罗每天总会冒出这样的念头,鉴定的结果是否准确?送去的样本会不会弄混了?亲子鉴定师会不会在鉴定过程中走神了,导致鉴定结果出错?于是,小罗又向上海某鉴定机构邮寄了样本,鉴定结果虽然与前两次一致,却并没有让小罗心安和确信,每天关注的是微博中“关于亲子鉴定会出错”的话题,并且每天向多位亲子鉴定方面的专家咨询,结果是越关注越焦虑,越咨询越心慌。
  小罗明知道没有必要这么做,但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攒够私房钱进行鉴定,即使看到邮寄回来的亲子鉴定书都是同样的结果,也只带来一天不到的平静,又开启了下一轮“攒钱—再鉴定”的上网搜索、关注新闻、询问专家、怀疑结果的循环模式。其间,小罗还寻找了另一种鉴定方式,将儿子、同学、老公的照片上传到论坛上,让网友们评论“鉴定”孩子更像谁。
  以上是来访者初诊接待的主诉,来访者的求助目标为:是否还需要邮寄样本做亲子鉴定,同时想听听咨询师的看法。

第一阶段(2次咨询)

确诊并修正咨询目标


  小罗反复进行亲子鉴定系列行为,属于强迫症症状。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明知道个人行为或想法并无意义,但是每天还是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无意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感到焦虑,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做后又觉得后悔,导致患者整天处于焦虑不安之中,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本阶段咨询目标:通过量表测评以及强迫症常识普及,让小罗认识到:不论是反复基因检测,还是反复上网询问,或是反复在论坛对比照片,甚至是询问咨询师的看法,都是强迫症症状。同时明确长期咨询目标为消除各类反复验证的行为。

第二阶段(3次咨询)

解析心理运作模式


  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触发小罗一系列 “上网搜索、关注新闻、询问专家、怀疑结果等症状循环模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小罗内心深处,是绝对不允许自己产生“孩子可能不是老公亲生的”想法出现的,一旦出现这类念头,患者涌现焦虑感的同时,会下意识地使用系列症状循环模式,潜意识依赖且认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否定此类念头,从而构建情绪平衡。因此小罗的心理运作模式为:出现想法??—不允许存在—采取行动(症状)—消除想法,具体运作模式如图所示。



  本阶段咨询目标:通过解析患者心理运作模式,让小罗了解强迫症是怎么形成的。重点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触发的原因。当出现“儿子可能不是老公的”想法瞬间,即引发内心冲突,产生焦虑,于是出现急切想消除“这类想法”的念头。二是症状的意义。反复触发的症状,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即下意识地采取行动(症状)来消除“这类想法”,缓解焦虑。

第三阶段(4次咨询)

做自己情绪的调解员


  由于潜意识对触发的症状乐此不疲,意识对感知的症状痛苦不已,强迫症患者总是处于这样的内心冲突之中。化解冲突的关键,是寻找症状背后的“秘密”,对于小罗而言,只要闲下来、看到孩子或是觉得老公不够爱自己时,就容易触发“孩子可能非老公亲生”的念头,反复“亲子鉴定”的意义仅仅是消除这一念头出现带来的焦虑感。于是,患者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百分之百的确定性(比如循环模式),去消除心中百分之百的“消除念頭”的想法。因此,认识强迫症,了解内在心理运作,寻找症状背后的真实意义,最终会发现症状只是潜意识一厢情愿的错觉,症状也将在患者领悟的瞬间自动化消除。
  本阶段咨询目标:让患者明白,焦虑情绪是打开她的系列强迫症症状的开关,消除症状,需要懂得化解关于“触发条件”引发的焦虑。咨询期间,结合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让小罗掌握自我察觉负面情绪的方法,同时对构建新思维模式进行练习,当出现强迫思维时,尝试对闯入性思维进行接纳,区分想法并不代表事实,不需要下意识消除“这类想法”,不断构建安全感。

第四阶段(2次咨询)

投入生活,感受幸福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小罗已消除反复验证的行为,懂得与“这类想法”共存,并未引起过度焦虑。这一阶段的咨询目标是让小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家庭生活中,让她在育儿中感受家庭幸福,并定期反馈报告育儿心得,通过系列的家庭作业,小罗症状自动消除,“这类想法”也不再闯入。
  注:“这类想法”,指的是“儿子可能不是老公的”,或是“如果老公知道了,这个家庭就毁了”之类的闯入性思维。
其他文献
【人物简介】伯恩哈德(Bernd Leiss),来自德国,2012年至今一直生活在中国,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沈阳,是沈阳科智道智能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创办人。Bemd Leiss:“The open and friendly nature of the people in Shenyang and in the northeast,give the city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a special atmosphere and gives you the good feeling,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鼓励学科救学创新的同时,真正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结构与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同样也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实施策略研究为题展开讨论,旨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红色文物承载信仰、信念、信心,记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透过一件件真实的红色文物,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红色文物,血脉传承。从一把军镐到第一枚金属国徽,从一只书箱到一架望远镜……一件件红色文物讲述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奋斗历程,每一件红色文物都是一座红色宝藏,映照着百年大党在辽沈大地上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从事教育工作的这几年,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咨询关于“吃手”的问题。有一些孩子2岁多了,吃手吃得厉害,家长想尽了各种办法:打、骂、涂辣椒水、拿针刺……可孩子还是停不下来,甚至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却还是在睡觉的时候喜欢吃手,家长很是焦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看到一些几个月的小宝宝喜欢把手塞在嘴里“品尝”,大人看到后,会立马把他的小手拽出来,一边打小手,一边说:“脏,不能吃。”  孩子“吃手”我
在当前社会环境中每个人似乎都很忙,每天都有太多要做的事情,我们都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和专注地完成更多的事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自我时间管理。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最近的热门词语,在管理学中的定义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时间管理并不只是对时间的管理,而是一种人生规划和自我管理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经典老歌唱出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的豪迈和对美好未来的展望。这首歌的曲作者是曾经在辽宁学习和生活过的著名作曲家谷建芬。
在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鹿皮吊面儿棉絮里的棉背心。陈云曾经穿着它度过了38个寒冬,上面有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32块补丁,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1946年2月,国民党军大举向东北进攻。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制定了“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作战方针。
目的Ⅰ型糖尿病是一种由免疫系统紊乱引起胰岛β细胞损伤,最终导致机体血糖异常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对于Ⅰ型糖尿病长期有效治疗一直是一个科研热点问题。传统的单一用药方案无法完全满足安全高效的临床需求。结果众多联合用药策略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在临床研究中得到开发与广泛应用。结论本文作者对Ⅰ型糖尿病的临床在研药物及临床研究中联合用药研究进行了综述。
人们都知道辽宁是“共和国工业长子”,作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创造了1000多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撑起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的半壁江山,时至今日,辽宁仍然是中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脊梁。
第一次见小李是在精神科门诊,那次我的门诊患者比较多,其中一位患者就是小李,但轮到他时却不见人。只能顺延叫了下一位患者,直到我接诊完其余病患,已近中午,边收拾东西边等小李。诊室的门被推开了,怯生生地探进一个脑袋问:“医生,请问你们医院有增高药吗?或者能够增高的其他方法,手术也行。”我心里想,小李怎么还不来?再不来我只能下班了,随口回了句:“应该没有吧。”只见他一下子把门推开,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