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问题少年回头?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治疗青少年的品行障碍,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心理学家。青少年的品行障碍可能演变成犯罪,从而使其面临法庭诉讼。每年有120万宗青少年犯罪的法庭诉讼,因此,心理学家的艰苦努力尤为重要。他们所采取的办法之一是“强硬”,给予少年犯严格的纪律管束,意图震慑他们,防止其再度犯罪。这些行为可以理解,毕竟公众需要法律和秩序,这也是这些办法流行起来的部分原因。但是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干预办法并不十分有效,甚至适得其反。
  其实,有更好的办法让问题少年回头,其中之一便是教会他们如何热衷于积极行为,而不是惩罚他们的消极行为。
  强硬手段适得其反
  针对问题少年,上世纪80年代引进了一种强硬手段,即新兵训练营管制,或者说“震慑监禁”。这些项目采取军营模式,通常由教官把控,持续3~6个月。它们注重对不服从者严加管理、及时惩罚,让他们从事体力劳动,接受严苛训练。据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称,2009年,美国有11个州开展了此类项目。
  即便如此,研究表明,军营模式颇具争议。在2010年进行的69项对照研究中,南卡罗来纳大学的刑事学家本杰明·米德和本杰明·斯坦纳指出,总体来说,此类项目整体上几乎或根本没有起到减少再次犯罪的作用。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一些项目降低了犯罪率,而一些项目却导致了犯罪率升高。虽然对照研究的数量太少,结论不一定可靠,不过看起来,提供药物滥用咨询或心理治疗的军营比那些不提供这些治疗方法的军营更有效。
  另一种方法是“恐吓从善”,这一方法随着奥斯卡获奖纪录片《恐吓从善》而走红,该电影拍摄于1978年的新泽西州。通常,这些项目把少年犯及其他高危青少年送进监狱,让他们和成年在押人员共处,这些成年狱友会直言不讳地描述艰辛的监狱生活。按理说,让青少年清楚地认识狱中生活,可以震慑住他们,使他们远离犯罪。但是研究了这些干预措施后,研究人员发现事实并非如此。2003年,研究人员对“恐吓从善”项目的九项对照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些“恐吓从善”治疗取得了相反的效果,将犯罪几率提高了60到70个百分点。
  还有一些其他强硬措施,比如青少年移送法,把犯了极重恶行的青少年跟成年人一样审判,然而这对于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似乎也没什么效果。美国查普曼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在2010年的一项总结中发现,移送成人法庭的少年犯的累犯率比未经移送的少年犯高。
  基于奖励的有效策略
  心理学家不清楚强硬治疗手段不奏效甚至可能有害的原因,不过心理学文献却提供了一些暗示。
  首先,研究人员早就发现,要改变少年犯的行为,采用基于惩罚的策略不如采用基于奖励的策略有效,部分原因是因为前者告诉他们不该做什么,而非告诉他们该做什么。第二,研究发现,长远来看,高对抗性的治疗几乎没什么效果。比方说,1993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对照试验心理学家威廉姆与同事发现,有些心理顾问对问题饮酒者采用对抗性治疗,有些心理顾问则采取支持性疗法,对比两个客户的戒酒瘾效果,前者远不如后者。前者通常会给客户定戒酒任务,以最大程度减轻他们的饮酒问题。类似地,2010年,克莱瑞恩大学的刑事司法研究员与同事发现,有些青少年犯罪防范项目采用对抗性策略,例如斥责孩子行为不良,这种项目不如那些不采用对抗性策略的项目有效。
  而且,品行障碍的青少年经常在治疗过程中动怒,感到被疏远,对专家们充满敌意。强硬项目可能会加剧这些情绪,加剧青少年跟父母和老师作对的叛逆心理。还有,一些项目可能不经意间就为青少年提供了不良的行为模范。比如,一些被“恐吓从善”项目送进监狱的高危青少年,可能会崇拜并效仿那些不良行为。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仅仅是让青少年遵守严格的纪律或恫吓他们,不太可能帮助他们摆脱问题行为。相反,青少年必须学习更好的社交技能、与父母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以及掌握愤怒管理技巧,以避免未来形成攻击性性格。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就可以达到目的,如认知-行为治疗,它能改善适应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还有多元系统治疗,学校和社区采用它来加强青少年的积极行为。还有一种备受支持的方法,用于改善低于八岁高危儿童的行为,即父母-儿童互动治疗。治疗专家实时训练这些父母,及时对孩子们的行为作出反应,这种方式加强了父母和孩子的纽带,鼓励了他们之间的互动合作。
  因此,强硬项目的不利数据提醒我们,应当谨慎对待我们对策略的主观印象,有些策略看起来很正确或是我们觉得应该奏效,实则不然。我们知道,各方共同努力,教会他更多的适应行为,可能比其他任何恐吓方式都奏效。
其他文献
爱犯困的叶子  每逢晴朗的夜晚,皓月当空、繁星闪烁之时,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植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例如,我们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是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白天,这些小羽片既舒展又平坦,给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然而,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小羽片就会折合、关闭,就如同被人们用手触摸过的含羞草那样,脑袋耷拉下来,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花生也是一种容易犯困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了,
2014年11月3日下午,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维多利亚州吉普斯兰地区上空现惊人一幕:原本覆盖在整片天空的薄云,如同被无形的巨人重拳击破一般,突然裂开了巨大的空洞,并且,空洞中隐约可见如同彩虹般的光束。  如照片中所看到的那样,天空像是打开了异次元世界的大门。这一场景令发现这一异变的当地居民十分不安。但澳大利亚气象观测协会则表示,这一引人遐想的神秘景象并非什么异常现象,而是所谓的“穿洞云”现象。  
1914年,在圣诞节期间一战西线战场上发生了一起离奇的“休战”事件,成为军事史上的最大谜团之一。  当时,英军和德军士兵突然停止互相开枪,离开自己的壕沟,互相握手、交换圣诞礼物和亲笔签名,甚至踢起了足球。一位署名“男孩”的英军士兵给英国的母亲写了一封长达5页的信件,讲述了战场上发生的这一奇事。这名士兵写道:“德国人在他们的壕沟边缘点起了蜡烛,然后走向我们的阵地,祝我们圣诞快乐!他们给我们唱了几首歌
毒品,人绝对碰不得!但是如果这么总结的话,一定会有好奇的人出来问了:“那动物吸毒就没事咯?”其实动物为“毒”也疯狂。  经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中国、印度、法国、捷克、荷兰和西班牙6个国家被允许合法种植罂粟,但需严加控制,只能用于药用科研。世界上被联合国授权合法种植罂粟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土耳其、印度、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和匈牙利。中国唯一合法的罂粟种植基地是甘肃民勤县勤锋农场一分场。疯狂的“罂粟小
《疯狂动物城》已经萌翻全球,有人拜倒在树懒闪电的魔性笑容下,有人却感到了这个世界的深深恶意。兔子朱迪的坦率和坚强,狐狸尼克的温柔与细腻,你喜欢谁呢,你又像谁呢?  1、公车靠站,车上已经载满了人,下一班车要一刻钟后才到,你会怎么办呢?  ◎再挤也要上车——第2题  ◎还是等一班吧!——第4题  2、旅行途中的你突然头很痛,这时正好有热心人拿药给你吃,你会如何抉择呢?  ◎说声谢谢后马上吃药——第6
古代欧亚地区对烟草的态度  烟草原产于南美洲,早在1492年,航海家哥伦布就在今巴西东北部地区,发现当地土著人为了庆祝节日,将烟草裹成条状燃烧后吸食,再从鼻子或嘴巴里喷出来,且无不陶醉其中。于是哥伦布将这一发现带回了欧洲,很快从欧洲传到了亚洲,从此全世界都有人吸烟了。  历史上欧亚地区各国政府和宗教团体对吸烟者深恶痛绝,各类禁烟手段层出不穷,可谓用心良苦。早在1623年,罗马教皇乌尔班八世就曾传令
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渴望成长,渴望得到展示自己的平台,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可是,你能凭借什么出人头地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测试吧。  1、 你平时很爱唠叨?  是-3 不是-2  2、你的人际关系很好,有许多朋友?  是-3 不是-4  3、你的字迹非常工整?  是-4 不是-5  4、即便很累,你也会表现出很有精神的样子?  是-5 不是Yes-6  5、如果你突然有了很多钱,你还
     
据外媒报道,英国伦敦日前举办了“巧克力周”,著名巧克力品牌Lindt趁机推出了奢华的巧克力礼服裙在“巧克力时装秀”上展出,设计师耗时3个月,消耗了60公斤巧克力打造了这款“秀色可餐”的裙子。据悉,这条礼服裙完全由巧克力制作而成,由设计师手工打造,裙身整体呈巧克力色,底部由不同颜色的巧克力花瓣拼接而成,还配有同款巧克力项链,在模特的展示下,远远望去,整条裙子十分优雅有型。
最近上映的美国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讲述了将来的某一天,人类终于首次登上火星,而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就是第一个踩上火星土地的幸运儿。然而却又不幸的是,由于一场沙尘暴,马克与他的团队失联,恶劣的天气也让团队无法实施搜救,孤身一人置身于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马克面临着飞船损毁、补给不足、环境恶劣等重重困难,他必须想方设法在这个荒凉而狂野的星球活下来,并一直支撑到有人来救他回地球。那么问题来了,在等待救援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