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诵读与课程化相结合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地加深,我们对经典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经典,我们就必须让经典走进校园,让学生从小接触,并热爱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其中,古诗词的诵读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既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又可以让学生从小学时代开始对古诗词产生印象,增强对经典文化的喜爱。但我们有时对古诗词的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这是语文老师的任务,只要在语文课上完成就可以了。其实,如果单靠语文课来完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让小学古诗词诵读与课程化相结合成为了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不同的阶段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的成长要素去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国内不同教学阶段的教科书都选入大量诗词,而新课程标准中亦有要求:“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诗词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魅力。”因此不同学段应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我们志在通过图画培养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诵读去感受诗歌的美。高年级的学生身心得到一定的发展,对事物的理解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可以领悟诗词的重点字词的精妙之处。因而对于高学段的学生,在临床教学中,除了把握整体意境外,也应该做到咬文嚼字,对关键字词的运用,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思考。各年级可以利用学校第二课堂的时间进行同一主题的不同教学。
  例如,在教学《泊船瓜洲》这一课时,通过播放视频动画,让低年级的学生直观地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把《泊船瓜洲》编成一个故事,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的同时,也让孩子对古诗产生兴趣。而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泊船瓜洲》这一课时,“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是讲课重点内容,直白讲解的话,学生难以对“绿”一字的精妙用法有所体会。因而笔者在教学时先播放春天景物的图片,让学生在心里浮现出春天绿意盎然的景象;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在采用“绿”一字之前还用过哪些字;接着再让学生自由谈论发言,探讨有哪些字能代替“绿”字;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字与“绿”字相比,“绿”字的独到之处。教师应该主导的是思考,而非答案,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结合自己的思考慢慢感悟出关键词的用法和表达效果,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培养文字感受力和写作能力。
  不同学段对同一内容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既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与此同时也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小学阶段做到学科之间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科学性。
  二、学科多元融合
  诗与学科融合,首先需要打破学科壁垒,把同一主题的诗、歌、画等形式的学习有机地融合起来,以便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诗歌二字,诗字若指代写作格式,歌字则提示其音律特征。但凡经典诗词,无论五言七言,都具有音乐的韵律、节奏、平仄搭配和韵脚押韵,朗朗上口。中国著名学者郑临川先生曾说:“词的灵魂大半存乎音韵,而音韵非通过口耳无以传其神。故每吟诵之际,如幽灵附体,不知不觉进入诗人境界,入神之处,几乎感到此词此句是出自本人肺腑,乐在其中矣。”朗诵,是探索诗词的音律美的关键,亦是深入学习和了解诗词意韵的基础。不同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让孩子在学习古诗词上得到更充分、更广阔的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课中,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并反复多次诵读,以达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效果,才会使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诵中进行反复地情感模仿和表达,潜移默化地让其感受到诗歌的音律美。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歌曲赏析,融合儿歌《虫儿飞》《小星星》的伴奏作为背景音乐进行歌唱,诗歌当中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再现眼前,学生能更精准地把握诗词的意境和体验诗人的情绪。让学生把古诗词歌唱出来,实现古诗新唱。在现代多媒体教学及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背景音乐、画面视频甚至故事演绎等,教学者可更好地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诗词中的乐感。
  不同学科间的结合,摆脱了传统课程的单一性和平面化的局限,学生从中收获更加大,学习过程更愉快。
  中国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灿烂瑰宝,是国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汇聚着数千年来文人学士的心血和智慧,具有道德熏陶的力量和巨大的审美价值。诗词所蕴含的音律美、意境美、语言美,都值得世人品味学习和传承。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接班人,肩负着振兴中华、建设美好祖国的责任,学习诗词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文学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优雅的审美情趣。作为成长之路的引导者,我们应重视诗词教学,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打破学科壁垒,把学科间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诗词的美,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情趣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
  [3]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
  [4]杨建.以儿童的方式遇见——儿童诗微课程设计初探[J].小学语文教师.
  [5]李美华.统编教材二年级古诗教学例谈[J].小学语文教师,2019.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人的素质,而素质培养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必须能够正确、工整、有效率地书写汉字,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进行写字教学,为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的条件。近些年,东莞市茶山镇小学广泛开展写字教学。虽然取得一定的实效,但是离预定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其中,写字教学和语文课堂的有机结合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写字教学如何有效选择教
【摘要】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培养起来的,需要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因此,在小学教育当中融入音乐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小学生开展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声势方面的教学,在这一领域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律动,让学生正确理解音乐节奏的含义。  【关键词】声势训练;小学音乐;意义探讨;策略分析  在当今社会讲究的是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英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加强小学英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新课改以来,更加重视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在全民提倡重视英语的环境下,教师要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从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学途径  在小学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凸显办学特色,结合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特色文化定位:山品文化  山,以它的乳汁和沃土养育着万物生灵,是其心忧天下、俯首为民的体现。概括地说,“胸怀宽广、信念坚定、扎实苦干、不断进取,勇于担当”,是山的精神,山的品质。  岳山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是怀集的名山,是蓝钟镇母山。头岳、二岳、三岳鳞次栉比,刚健伟
【摘要】众所周知,作文教学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作文是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难度大也是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之一。要想提升作文成绩,就要提升作文教学技巧。所以,把作文教学贯穿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情感状态。教师在上课前要酝酿良好的情绪,生动有趣地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写作垫定好基础;指导学生从课文、课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南山建区3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一周年及“十四五”谋划之年的时间交汇节点,深圳南山区各级各类学校砥砺前行,扬帆再出发,于2020年暑期,校长、园长共读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的著作《超越PISA:如何建构21世纪学校体系》,南山区教育者开始重塑信息社会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并展开深入思考,探索未来教育、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技术快速迭代、智能化集成、大数
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系统学习英语,一开始,学生每天都高高兴兴地唱着类似“爸爸、爸爸、father,妈妈、妈妈、mother”的rap,回家快快乐乐看英语视频,手舞足蹈地模仿人物的语音语调,那时成绩都很优秀,让家长看到了希望。可是到了初中阶段,家长就困惑了,学生回家不学习了,老师经常打电话投诉学生上课开小差或睡觉,作业没有完成,成绩越来越差,不接受教育批评……作为初中的英语老师,笔者观察到了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校长学校管理的创新工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的灵魂是校长,校长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将简要探讨新时期下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新时期校长学校管理理念的创新。  【关键词】校长;学校管理;理念;创新  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它的内在要求与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当中。而一个学校的校长,其职业素养、思维理念和管理方式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好文言文不仅能够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还能提高语文水平,丰富语文素养。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重文言词句理解,轻思想感悟,重死记硬背,轻赏析品味,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索然无味,也丧失了文言文存在的意义。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讲究教学策略,既要挖掘文言文的工具性作用又要挖掘文言文所具有的人文性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课堂练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检验教师教学的成果。课堂练习过程中不仅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促使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如何优化课堂练习设计,提高语文課堂练习的有效性对做好小学语文教学至关重要,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学的我,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有几点想法,希望对教师从业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