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w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各地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同时,随之而来的混凝土裂缝这一通病却一直如影随形,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现就混凝土裂缝的成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处理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building industry, concrete is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mmon concrete cracks has been as the shadow follows the form, do not get very good solution, bring harm to the engineering. We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concrete cracks, and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put forwar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treatment methods.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cause; preven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砼裂缝的种类及成因
  1.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砂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1.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1.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所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1.4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温度裂缝的走向通常无一定规律,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梁板类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深入和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裂缝沿着长边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混凝土温度裂缝是通常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此种裂缝的出现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疲劳及抗渗能力等.
  1.5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拌和后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这些离子与某些活性骨料产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水而体积增大,造成混凝土酥松、膨胀开裂。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间,一旦出现很难补救,因此应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主要的预防措施:一是选用碱活性小的砂石骨料。二是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三是选用合适的掺和料抑制碱骨料反应。
  2、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2.1控制砼温升
  2.1.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水化热是水泥熟料水化所放出的热量。为使砼减少升温,可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尽量选用中低热水泥。一般工程可选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
  2.1.2.利用砼的后期强度。据试验数据表明,每立方米的砼水泥用量,每增减10公斤,砼温度受水化热影响相应升降1℃。因此根据结构实际情况,对结构的刚度和强度进行复算并取得设计和质检部门的认可后,可用f45、f60或f90替代f28作为砼设计强度,这样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会减少40~70千克/立方米。相应的水化热温升也减少4℃~7℃。
  利用砼后期强度主要是从配合比设计入手,并通过试验证明28天之后砼强度能继续增长。到预计的时间能达到或超过设计强度。
  2.1.3.掺入减水剂和微膨胀剂。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而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也可以减少砼的温度应力。
  2.1.4掺入粉煤灰外掺剂。在砼中加入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不仅可降低水化热,还改善砼的塑性。
  2.1.5.骨料的选用。连续级配粗骨料配制的砼具有较好的和易性,较少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另外砂、石含泥量要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小于2%,石的含泥量小于1%.
  2.1.6.降低砼的出机温度和浇筑温度。首先要降低砼拌合温度。降低砼出机温度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降低石子的温度,在气温较高时,要避免太阳直接照射骨料,必要时向骨料喷射水雾或使用前用冷水冲洗骨料。另外砼在装卸、运输、浇筑等工序都对温度有影响。为此,在炎热的夏季应尽量减少从搅拌站到入模的时间。
  2.2采用保温或保湿养护,延缓砼降温速度
  为减少砼浇筑后所产生的内外温差,夏季应采用保湿养护,冬季应保温养护。大体积砼结构终凝后,其表面蓄存一定深度的水,具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效果,缩小了砼内外温差,从而控制裂缝的开展。而基础工程大体积砼结构拆模后,宜尽快回填土,避免气温骤变,亦可延缓降温速率,避免产生裂缝。
  2.3 改善施工工艺,提高砼抗裂能力
  2.3.1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砼,有利于砼消化热的散失,减小内外温差。
  2.3.2改善配筋,避免应力集中,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孔洞周围、变断面转角部位、转角处都会产生应力集中。为此,在孔洞四周增配斜向钢筋、钢筋网片,在变截面作局部处理使截面逐渐过渡,同时增配抗裂钢筋都能防止裂缝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配筋要尽可能应用小直径和小间距,按全截面对称配置。
  2.3.3设置后浇带。对于平面尺寸过大的大体积砼应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砼的内部温度。
  2.3.4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时反映温差,随时指导养护,控制砼内外温差不超过25摄氏度。
  3、砼裂缝的处理方法
  3.1经过调查分析,确认在裂缝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采取表面修补法、充填法、注入法等处理方法:
  3.1.1表面修补法。该法适用于缝较窄,用以恢复构件表面美观和提高耐久性时所采用,常用的是沿砼裂缝表面铺设薄膜材料,一般可用环氧类树脂或树脂浸渍玻璃布。
  3.1.2充填法。当裂缝较宽时,可沿裂缝砼表面凿成V形或U形槽,使用树脂砂浆材料进行填充,也可使用水泥砂浆或沥青等材料。
  3.1.3注入法。当裂缝宽度较小且较深时,可采用将修补材料注入砼内部的修补方法,首先裂缝处设置注入用管,其他部位用表面处理法封住,使用低粘度环氧树脂注入材料,用电动泵或手动泵注入修补。
  3.2 如果裂缝影响到结构安全,可采取围套加固法、钢箍加固法、粘贴加固法等结构加固法。此方法属结构加固,须经设计验算同意后方可进行。
  3.2.1围套加固法。在周围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外部一侧或数侧外包钢筋砼围套,以增加钢筋和截面,提高其承载力;对构件裂缝严重,尚未破碎裂透或一侧破裂的,将裂缝部位钢筋保护层凿去,外包钢丝网一层;大型设备基础一般采取增设钢板箍带,增加环向抗拉强度的方法处理。
  3.2.2钢箍加固法。在结构裂缝部位四周加U型螺栓或型钢套箍将构件箍紧,以防止裂缝扩大和提高结构的刚度及承载力。加固时,应使钢套箍与混凝土表面紧密接触,以保证共同工作。
  3.2.3粘贴加固法。将钢板或型钢用改性环氧树脂和粘结剂,粘结到构件砼裂缝部位表面,使钢板或型钢与混凝土连成整体共同工作。粘结前,钢材表面进行喷砂除锈,混凝土刷净干燥,粘结层厚度为1~4毫米。
   结束语:综上所述,砼裂缝应针对其成因,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设计及加强施工等方面的管理,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数量、缩小宽度,以確保结构安全,建造更完美的放心工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对其从设计的标准到质量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加。当投资一项公路工程建设时,因为其工序比较复杂,任何一个小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工程的质量,而质量的优劣性又取决于工程管理水平的高低。在这其中,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管理的核心。本文中我们结合工程实践,从多方面对施工现场管理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问题的防止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 施工 现场管理  Abstract:
摘要: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原因除了人口多、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少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为。现在,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生态旅游、住宅、工业等等都在不断地扩张,不断地侵占农业用地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地存在在我国。那么在占用耕地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文章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原因和怎么样解决征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土地利用 土地征用 保障制度 土地收益 制度补偿
摘要: 国家高速公路十堰至天水联络线(G7011)是国家高速路网规划中的横向联络线,十天高速公路安康东段地处秦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极为复杂,路基高填深挖较多,高边坡稳定问题突出,其中十天高速公路安康段ZK14+280~ZK14+510边坡技术难度大,本文介绍了该边坡的监测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研究,分析施工、降雨对该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并判断该边坡目前基本稳定。  关键词: 十天高速,高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积极倡导低碳环保节能的理念,这个理念波及各个行业,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本文着重对建筑节能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对建筑节能的一些具体措施,并对建筑节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建筑节能;措施 ;应用前景Abstract: Recent years, the state actively advocate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
摘要:基坑周围环境复杂多变、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因素较多,基坑开挖成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岩土工程。随着人们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密集建筑群施工中出现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并且基坑的开挖越来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基坑支护体系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复杂。因此,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支护结构和周边的建(构)筑物进行系统、全面的实时监测,将监测信息及时反馈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对出现异常或紧急情况
目的 观察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斑汤.结果 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率和心绞痛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心电图的变化和硝酸甘油停减率以治疗组为优(P<0.05).结论 稳斑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