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路径探析——以百色市民族传统手工艺为例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产性保护"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这对活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百色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以壮锦、绣球、刺绣为例,分析了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性保护"中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构建政府支持性机制、加大产品文化创意、实施文化脱贫致富、开发电子商务市场、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品牌等民族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饲料事业部成立于1997年8月8日,集产品研发、生产、贸易于一体。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通过HACCP、ISO9001、ISO14001论证,坚持以公司自产饲料原料为
为寻找具有抗烟草青枯菌活性的热带药用植物,通过制备乙醇提取物,测定荔枝草、蜂巢草、光叶巴豆等52种热带药用植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13种
目的探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初诊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入院的70例初诊空洞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吡嗪酰胺组(
近一年来,围绕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处置僵尸企业,全社会都在热烈讨论,特别是司法界、律师界讨论更为热烈,作用也更为突出。对于僵尸企业如何处置,从法治的角度来加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