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图书的受众仍以业内专业人士,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传播范围小,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
伴随着哈利•波特从戴眼镜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在孩子心中一起成长的还有“绿色图书”的理念。在J.K罗琳的要求下,2003年在加拿大出版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00%使用再生纸印刷;2007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23个国家的印刷都使用了森林友好型纸张,相当于保住了20万株大树,同时减少8000吨温室气体的排放。《哈利•波特》从最消耗纸张的书变成有史以来最绿色的图书。
关于绿色图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绿色图书应该包含这样两类:一是用环保纸张印刷,在出版过程中各环节都能做到低碳的图书;二是介绍绿色知识、普及绿色科技、倡导绿色理念以及渗透着绿色思想和观念的图书。前者强调的是工艺的绿色,后者强调的是理念的绿色。后者对环保宣传的作用更大,但问题是受众仍以业内专业人士,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传播范围小,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枕边放本绿色图书吧,睡前翻上几页,让绿色生活从梦乡开始。
“犭昔”的孤寂
201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日前向读者重磅推出 “绿色生活译丛”、“绿色经济译丛”、“绿色金融丛书”等系列绿色图书,所有这些图书都是用再生环保纸印刷。“绿色生活译丛”包括《全球变暖生存手册——77个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20亿辆汽车》、《拯救地球——50件你能做的事》、《拯救海洋——50件你能做的事》、《绿色社区和城市》等。此套丛书还参加了全国“绿色书柜”活动。《全球变暖生存手册——77个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一书图文兼备地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77个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20亿辆汽车》一书,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亲自作序,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丹尼尔•斯柏林和高级政策分析家德博拉•戈登深刻揭示了造成汽车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使人类陷入严重生态危机的原因。
更早时候,在2009年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展位,独特的场地设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商家及读者的目光: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大背景,晚秋金色的原始森林凸显出祥和生态的自然景观,天花板的装饰选用绿色藤条植物缠绕,展览书架成绿色叶状伸展两侧,既形象又显示出绿色生命生机盎然,就连地板也设计成绿色草坪状,使参观者完全置身于生态屏障之中。整体布局设计都彰显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中国林业出版社参展的图书是近两年出版的,涉及绿色环保、野生动植物保护类的新书,大约150册。其中包括《中国梅花品梅图志》、《中华凤凰图典》、《中国竹编艺术》等一系列精装图书,内容涵盖林业与环境政策、森林资源与经营、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特别是建筑•景观•室内一系列图书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打大型、高端、顶尖的设计风范,成为2010年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系列丛书。
平心而论,我们国家的绿色图书也不算少,但远没有到风靡的程度,畅销书的行列里就很难觅到绿色图书的影子。2010年,新浪读书频道的数百万种图书中,环保内容的图书仅有13本;其中点击率最高的是《华南虎、白海豚和最后的猎人:犭昔》,其23万多的点击率不及新浪热榜图书一周的点击率;其他环保图书的点击率则仅有寥寥数千。除了一些专业书店,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图书。除了专业出版社官网外,很难找到推介绿色图书的网站。目前媒体推介图书的栏目不少,但真正的绿色书评有多少就很难说了。像《中国绿色时报》定期推介绿色图书的媒体,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是寥寥无几。
思虑家园
2009年,法国纪录片《家园》(Home)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于“世界环境日”之际在全球五大洲同步上映后,该片图文资料在法语畅销书排行榜中一度名列首位。《家园》由法国摄影师兼生态学家杨•阿尔图斯-贝尔特朗用一年半时间拍摄完成。全片采用在50多个国家航拍的高清晰度图像,以记实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地球的壮美与创伤,与世人分享对大自然瑰丽造化的惊叹和对地球未来的不安。《家园》指出,人类存在只有二十万年,却打破了地球四十多亿年来的生态平衡。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正在糟蹋自己的家园。地球生态灾难迫在眉睫,人类已来不及悲观,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来扭转这一趋势,应停止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采并改变其消费和生活方式。
影片列举的一连串数字尤其让人触目惊心:“世界20%的人消费着80%的资源;全球用于穷兵黩武的军费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饮用不洁水死亡;近10亿人口的饮用水和食物没有保障;超过世界年产量50%的粮食被用于动物饲料和提炼生物燃油;40%的可耕地遭受着持续的破坏;森林以每天13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每4个哺乳类动物、每8个鸟类和每3个两栖类动物中的一种正濒临灭绝;物种的消亡比其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近15年来的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不断突破记载;2050年世界将有至少2亿气候难民逃离家园……”该片引发了普遍的震撼,自然带来相关读本在法语国家的畅销。
绿色图书风靡法国的标志有:创立于2006年的法国“环保图书奖”,2009年颁给了《绿色经济,拯救我们的地球》;荣获2009年政治学教授、讲师作品大奖的《简明哲学史》,充满了哲学家对于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辨;互联网上也充满了绿意,法国各种生态环保网站难以计数,推荐的绿色图书琳琅满目,网上浏览、点击购买,都非常便捷。有的推介生态、环保理念,有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还有多种实用手册和科普书籍。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读本更是不胜枚举。
从互联网上不难发现,法国各种生态环保网站林林总总,其推荐的“绿色图书”琳琅满目,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读本,内容从介绍生态、环保理念的《拯救地球》、《太空》、《生态教材》等,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节能、环保的家庭装修、园艺知识等科普图书和实用手册,如《生态住房》、《生态花园》、《为了地球每天在家做24件事》等不胜枚举,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意点击、浏览和购买。
这种高度重视节能、环保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对人们从饮食起居到行为举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和节约水、电、能源的良好习惯,不仅深入人心,还塑造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善恶标准。
伴随着哈利•波特从戴眼镜的小男孩成长为一名真正的魔法师,在孩子心中一起成长的还有“绿色图书”的理念。在J.K罗琳的要求下,2003年在加拿大出版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100%使用再生纸印刷;2007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23个国家的印刷都使用了森林友好型纸张,相当于保住了20万株大树,同时减少8000吨温室气体的排放。《哈利•波特》从最消耗纸张的书变成有史以来最绿色的图书。
关于绿色图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绿色图书应该包含这样两类:一是用环保纸张印刷,在出版过程中各环节都能做到低碳的图书;二是介绍绿色知识、普及绿色科技、倡导绿色理念以及渗透着绿色思想和观念的图书。前者强调的是工艺的绿色,后者强调的是理念的绿色。后者对环保宣传的作用更大,但问题是受众仍以业内专业人士,其影响力非常有限,传播范围小,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枕边放本绿色图书吧,睡前翻上几页,让绿色生活从梦乡开始。
“犭昔”的孤寂
201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日前向读者重磅推出 “绿色生活译丛”、“绿色经济译丛”、“绿色金融丛书”等系列绿色图书,所有这些图书都是用再生环保纸印刷。“绿色生活译丛”包括《全球变暖生存手册——77个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20亿辆汽车》、《拯救地球——50件你能做的事》、《拯救海洋——50件你能做的事》、《绿色社区和城市》等。此套丛书还参加了全国“绿色书柜”活动。《全球变暖生存手册——77个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一书图文兼备地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77个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20亿辆汽车》一书,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亲自作序,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丹尼尔•斯柏林和高级政策分析家德博拉•戈登深刻揭示了造成汽车产生大量温室气体,使人类陷入严重生态危机的原因。
更早时候,在2009年的第十七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林业出版社的展位,独特的场地设计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商家及读者的目光: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大背景,晚秋金色的原始森林凸显出祥和生态的自然景观,天花板的装饰选用绿色藤条植物缠绕,展览书架成绿色叶状伸展两侧,既形象又显示出绿色生命生机盎然,就连地板也设计成绿色草坪状,使参观者完全置身于生态屏障之中。整体布局设计都彰显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中国林业出版社参展的图书是近两年出版的,涉及绿色环保、野生动植物保护类的新书,大约150册。其中包括《中国梅花品梅图志》、《中华凤凰图典》、《中国竹编艺术》等一系列精装图书,内容涵盖林业与环境政策、森林资源与经营、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特别是建筑•景观•室内一系列图书在去年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主打大型、高端、顶尖的设计风范,成为2010年最具特色、最受欢迎的系列丛书。
平心而论,我们国家的绿色图书也不算少,但远没有到风靡的程度,畅销书的行列里就很难觅到绿色图书的影子。2010年,新浪读书频道的数百万种图书中,环保内容的图书仅有13本;其中点击率最高的是《华南虎、白海豚和最后的猎人:犭昔》,其23万多的点击率不及新浪热榜图书一周的点击率;其他环保图书的点击率则仅有寥寥数千。除了一些专业书店,很难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图书。除了专业出版社官网外,很难找到推介绿色图书的网站。目前媒体推介图书的栏目不少,但真正的绿色书评有多少就很难说了。像《中国绿色时报》定期推介绿色图书的媒体,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也是寥寥无几。
思虑家园
2009年,法国纪录片《家园》(Home)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于“世界环境日”之际在全球五大洲同步上映后,该片图文资料在法语畅销书排行榜中一度名列首位。《家园》由法国摄影师兼生态学家杨•阿尔图斯-贝尔特朗用一年半时间拍摄完成。全片采用在50多个国家航拍的高清晰度图像,以记实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地球的壮美与创伤,与世人分享对大自然瑰丽造化的惊叹和对地球未来的不安。《家园》指出,人类存在只有二十万年,却打破了地球四十多亿年来的生态平衡。气候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人类正在糟蹋自己的家园。地球生态灾难迫在眉睫,人类已来不及悲观,只剩下不到十年的时间来扭转这一趋势,应停止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采并改变其消费和生活方式。
影片列举的一连串数字尤其让人触目惊心:“世界20%的人消费着80%的资源;全球用于穷兵黩武的军费是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的12倍;每天有5000人因饮用不洁水死亡;近10亿人口的饮用水和食物没有保障;超过世界年产量50%的粮食被用于动物饲料和提炼生物燃油;40%的可耕地遭受着持续的破坏;森林以每天1300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每4个哺乳类动物、每8个鸟类和每3个两栖类动物中的一种正濒临灭绝;物种的消亡比其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近15年来的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不断突破记载;2050年世界将有至少2亿气候难民逃离家园……”该片引发了普遍的震撼,自然带来相关读本在法语国家的畅销。
绿色图书风靡法国的标志有:创立于2006年的法国“环保图书奖”,2009年颁给了《绿色经济,拯救我们的地球》;荣获2009年政治学教授、讲师作品大奖的《简明哲学史》,充满了哲学家对于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辨;互联网上也充满了绿意,法国各种生态环保网站难以计数,推荐的绿色图书琳琅满目,网上浏览、点击购买,都非常便捷。有的推介生态、环保理念,有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还有多种实用手册和科普书籍。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读本更是不胜枚举。
从互联网上不难发现,法国各种生态环保网站林林总总,其推荐的“绿色图书”琳琅满目,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读本,内容从介绍生态、环保理念的《拯救地球》、《太空》、《生态教材》等,到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节能、环保的家庭装修、园艺知识等科普图书和实用手册,如《生态住房》、《生态花园》、《为了地球每天在家做24件事》等不胜枚举,人们可以在网上随意点击、浏览和购买。
这种高度重视节能、环保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对人们从饮食起居到行为举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和节约水、电、能源的良好习惯,不仅深入人心,还塑造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善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