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捕鱼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28419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堰捕鱼”并不是三十六计中的原计,而是根据课堂实际需要新增的一计。“堰”原指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或者田边用以分界或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埂。“围堰捕鱼”是海南儋州临海盐田人的捕鱼古法:构筑围堰静待鱼群入“冲”。当地人称“石冲”,也称为“渔冲”“冲篱”。“冲”就是在潮间带区域,堆砌弧形石堤或水坝,海水涨潮时淹没石堤顶部,鱼群随着潮水进入“冲”内觅食;退潮时海水流走,鱼群滞留“冲”内,人们便可下“冲”捕捉。这种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先人们的生存智慧,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与利用。
  由此,笔者想到,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如这池塘里的鱼儿,在场域情境中欢快地玩耍游乐,进行科学探究,教师则在其中推波助澜,悄悄地筑起隐形的“堰塘”。一旦时机成熟,“海水”退去时,学生便进入两难境界。此刻,他们获得的感受应该是最深的。“围堰捕鱼”不失为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周密思维的一着妙招。
  一
  这是一堂对鼹鼠吃什么进行研究的课。
  课的开始,教师把学生吸引到一个装着鼹鼠的笼子旁边,问他们鼹鼠吃什么。学生有的说吃糖块,有的说它不吃面包,也不吃火腿。这时候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看过鼹鼠吃生菜!
  教师抓住这个问题,围起了第一道“堰”,问学生:“鼹鼠是怎么知道它吃的是生菜?”
  学生有的说是闻见的,有的说可能是看到的……由于学生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猜测和理解,教师就顺水推舟围起了第二道“堰”,提出这堂课要研究的一个问题:鼹鼠吃食物究竟是看到的还是闻到的?这个问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在问题提出以后,教师紧接着围起了第三道“堰”。教师追问:“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知道鼹鼠吃食物到底是看到的还是闻到的?”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怎么才能知道它们不是闻到的而是看到的呢?这个问题提出来后,学生立刻沿着问题的指向,积极地开始思考了。
  为了证明“鼹鼠不是闻到而是看到了生菜才过去吃的”这个观点,有个学生开始“突围”:把鼹鼠的鼻子堵上,排除掉这个干扰因素。第二个学生也赶紧补充:“我们应该仿造一个像生菜的东西,看它吃不吃?”教师说:“你们怎么仿造呢?”有的学生说:“我用绿色的蜡笔画一棵生菜。”教师又问:“还有什么办法?”学生说:“我可以找一张绿纸……”教师这时候又开始围 “堰”:“你们为什么要选择绿色的东西?”学生说:“为了让这些东西看起来更像是生菜,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鼹鼠到底是不是用眼睛看来发现生菜。”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只是让学生发现鼹鼠喜欢吃什么,只要把鼹鼠喜欢吃的食物归纳起来,就达到教学目标了。以探究为中心的教学应该关注探究的过程,关注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知道鼹鼠在吃食物的过程中是怎样发现食物的。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师“围堰捕鱼”的教学指导策略。这里面首先有一种假设,假设鼹鼠是先看到的,然后闻到的。怎么验证这种假设?要搜集事实和证据。怎么搜集证据?就要“围堰捕鱼”,引导学生设想这个科学实验应该怎么做,这就是研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
  多年来,国内教育不太重视从小鼓励学生思考,不论是对课本还是对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少有机会去质疑、辨析。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犯得最多的错误表面看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其实归根结底是学生思维的不严谨。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呢?
  严谨形容態度严肃谨慎,做事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既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做事作风。通常,科学家不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根据已知预测未知的能力,还具有严谨的思考力,善于判断推理。
  “围堰捕鱼”教学策略不仅能锻炼学生观察的敏锐度,还能培养他们从如何观察单个物体或现象特征,到如何观察几个现象的共同特征,再到如何把自己的观察与已有的观察经验产生联系的能力。
  如引导学生认识季节,教师先让学生看一幅有关季节的图画,观察里面动植物的状态,这是围起了第一道“堰”。接着,教师让学生对比另一幅季节图,观察不同季节动植物的变化,这是围起的第二道“堰”。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场景,找不同事物的联系,这是第三道“堰”。这三道“堰”可以帮学生理解季节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提升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风靡全世界的迪士尼动画片《米奇妙妙屋》里有一个情节:米妮老鼠包裹了三盒圣诞礼物,可是她忘记把红色蝴蝶结包在了哪个盒子里。
  米妮老鼠看着眼前的三个盒子,用自己的手比着蝴蝶结的大小,在三个盒子前比较,她觉得第一个盒子太小了,先排除了第一个盒子。那么,蝴蝶结应该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盒子里吗?米妮老鼠给出的答案是必须在第二个盒子里,因为它的大小刚刚好。然而,为什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呢?难道米妮老鼠不可以把蝴蝶结折叠好,放在第一个小盒子里吗?或者把蝴蝶结放在一个更大的盒子里。可见,动画片的作者在写剧本的时候,并没有教给孩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
  学生如果习惯了接受标准答案,他们就会把标准答案当作真理,而不去考虑其他的可能性。但是,“围堰捕鱼”教学策略教给学生不要墨守成规,而是通过对多种可能性的逻辑分析、评估,最终找出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位教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观察动物的教学中,就比较好地运用了“围堰捕鱼”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实证意识。这一课是自编课文《西瓜虫》,西瓜虫学名鼠妇,是一种常见的小动物。本课要观察学校花坛中的西瓜虫,了解其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身体特点,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小动物,爱护小动物,训练他们观察小动物的方法等。
  课堂上教师交代本节课的任务后,引导学生在花坛边进行观察。28分钟之后,学生回到教室,汇报自己的观察成果:
  生:我们知道了西瓜虫的身体会缩拢,它受惊时,会缩成一团。
  生:我看到西瓜虫有许多脚。   师:有没有数清楚,西瓜虫有几只脚?
  生:它在爬动很难数清。
  生:我们数清楚了,是十四只脚。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西瓜虫有没有耳朵?
  师:你认为呢?
  生:我不知道。
  师:哪个小朋友知道,西瓜虫究竟有没有耳朵?
  生:我认为西瓜虫有耳朵。
  生:没有。
  生:有。
  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发表意见。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是零散的、无序的,最需要“围堰捕鱼”的策略了。教师是这么做的:
  师:我来调查一下,赞成西瓜虫有耳朵的举手。
  (共15人举手。)
  师:赞成西瓜虫没耳朵的举手。
  (共24人举手。)
  师:还有两位同学不举手,心里还拿不定主意。我们怎么办?
  这是教师围起了第一道“堰”,将各种意见归纳为三类:同意的、不同意的和拿不定主意的。
  生:做实验。
  师:这个实验怎么做?(围起了第二道“堰”。)
  生:用放大镜看,有没有耳朵。
  生:放大镜看不出,用显微镜看。
  生:抓个西瓜虫放在桌上仔细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拓展其他的“堰”。)
  生:让西瓜虫听声音。
  师:听声音有什么用?
  生:有一个好办法,我把西瓜虫放在桌上,看它爬动,然后在它的后面大声喊,吓它一下,如果它缩拢了,说明它听到了,有耳朵;如果它不慌张,说明它没有耳朵。
  师:这个办法好吗?
  大部分学生都赞成用这个方法,至此,“堰冲”基本完成。
  师:你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为大家解决了困难。现在,分小组到教室外做实验,做完之后,立即回教室。
  (顿时,校园响起了“嘭”“啪”“喂”的声音,还传来一阵阵欢呼声,5分钟后,学生陆续回到教室。)
  师: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告诉大家。
  生:西瓜虫没有耳朵,因为它听不到响声。
  生:我们在它后面大声叫喊,它一点反应也没有,说明它没耳朵。
  师:大家的意见很统一,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我们组发现西瓜虫有耳朵,我们把它放在桌上,然后在它后面敲一下桌子,它就把身体缩起来了,说明它有耳朵。
  师:你们同意这组的意见吗?
  生:不同意。你用手敲桌子,西瓜虫不是用耳朵听到声音的,它是通过脚知道声音的,所以还是没耳朵。
  生:不同意,他们敲桌子的时候把西瓜虫弹起来了,西瓜虫被吓坏了,就缩起来了。
  师:我们来试试用手感受桌子的震动。
  (学生一只手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敲桌子,感受桌子的震动。)
  师: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西瓜虫,用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来说西瓜虫没有耳朵。
  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没有轻易地下结论,而是采用“围堰捕鱼”教学策略,细心地引导他们想方设法收集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用简单的方法,验证了西瓜虫没有耳朵的猜想,体现了用证据说话的思想。这样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证意识。
  三
  有一位教师上《电路出故障了》一课,当学生检测一个电路时,检测器的小燈泡不亮,他马上判断:灯泡坏了!教师笑眯眯地看着学生问:你就这么肯定灯泡坏了?(围堰)检测的学生愣了一下,旁边有学生提醒他:有可能灯座也坏了。于是那个学生又检测灯座,发现灯座也坏了,就说:灯泡坏了,灯座也坏了!教师还不表态,说:你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再围堰)检测的学生就想了,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呢?会不会自己的检测器出毛病了呢?一检测,发现自己检测器果然坏了,原因是检测器中的电池没电了。这位学生马上换上新电池再检测,检测器好了,再检测电路里的灯泡、灯座,发现都有问题,其他部件没有问题。这下学生说:可以确定电路中的灯泡、灯座都坏了。教师笑着点点头,表示肯定。
  这个过程很细致。其实,这是教师特意设计的,通过“围堰”策略让学生思考周密,认识到故障要一个一个地排除,排除到不能排除为止。这个过程蕴含的是我们需要的逻辑思维。科学研究中程序很重要,程序错了往往影响最后的结果。程序的背后是逻辑思维,是理性的思考,是理性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活动有一整套比较严密的、完整的探究方法,这个方法的背后就是严密的思维。
  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有目的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本质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恩格斯将人类的思维赞喻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他还强调指出,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吴阶平院士在《智慧,在于思维》一文中指出,人的智慧的差别,在于应用思维的能力。脑力也需要锻炼,一辈子不停地努力思考,思维能力就会不断提高。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辩证性、深刻性、逻辑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整地反映整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更为了思维成果在付诸实践的过程得以顺利施行,必须多视角、多侧面、多因素、多向度地进行思考和论证,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发生的后果逐一进行考察和预测,然后经过分析、综合,做出科学的抉择或决策。“围堰捕鱼”的教学策略其实就是帮助学生确定抉择与决策的把握性,而这取决于多向思维的严密性。没有“水银泻地”般的严密性思维做前提,便不可能有果断抉择与决策。
  我们几乎都听过下面的问题。
  教师问: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孩子十有八九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九只!”标准答案是:一只不剩!理由是,枪声一响,没打死的鸟都飞走了。   可是,有这么一位孩子,他上了大学,一天教师向全班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和教师发生了如下对话:
  师:树上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生:是无声手枪吗?
  师:不是。
  生: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
  师:不犯法。
  生: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
  师: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生:OK。鸟群中有没有耳朵聋的?
  师:没有。
  生:有没有鸟是关在笼子里的?
  师:没有。
  生:打鸟的人眼睛有没有花?
  师:没有花,就十只。
  (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下课铃声响起,但学生继续问。)
  生:有没有鸟傻得不怕死的?
  师:都怕死。
  生: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
  師:不会。
  生:嗯,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你看,这位大学生采用的就是“围堰捕鱼”的策略,对于一件事情要进行复杂、缜密的分析和思考,看到事物的本质,以更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所谓科学思维能力,是指科学思维的逻辑性、敏感性、周密性和条理性。小孩子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思维的周密性差,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常常顾此失彼,这也是他们做实验常常失败的原因。科学研究特别讲究思维的周密性,要考虑到各种各样可能的情况。比如航天员上天,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任何情况,包括吃喝拉撒等。科学史上因一个细节考虑不周全,而导致发生灾难事件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考虑探究过程中会发生的种种情况,尤其是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种种可能性。
  《煮鸡蛋需要多长时间》是一堂科学探究课,在这节课上,教师着力培养学生周密计划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周密的计划有助于探究的顺利实施。这节课的话题从大家都吃过的煮鸡蛋谈起,许多人吃过鸡蛋,甚至亲手煮过鸡蛋,却不知道煮熟一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教师先让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预测:多长时间能煮熟鸡蛋?学生预测:2分钟、5分钟、8分钟,也有说15分钟的。预测的结果让学生知道在一个什么样的时间范围内鸡蛋会被煮熟。
  预测过后,教师抛出第二个问题:鸡蛋被煮成什么状态才算熟呢?也就是确定一个熟的标准:蛋黄要处于凝固状态,不能流淌。
  在这个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鸡蛋熟的快慢?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水的多少、水的温度、容器的大小、容器的材料、鸡蛋的个数、火力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鸡蛋煮熟的快慢。为了比较的公平性,要规定统一的标准:放的水刚好淹过鸡蛋、用一样的锅、统一放热水或者冷水、统一用酒精炉子(剪开易拉罐,放上棉花和酒精)。
  讨论到这里,似乎可以开始实验了,学生也跃跃欲试。
  这时候,教师又抛出一个关键的问题:放几个鸡蛋?
  教师描述:放一个鸡蛋在锅里,过几分钟捞出来打开一看,熟的,能不能确定是这个时刻被煮熟的?学生一愣,转念一想,还不能确定!那么怎样才能知道鸡蛋在哪一分钟熟的呢?于是就有学生提出,我们多煮几个鸡蛋,每隔一两分钟,就捞出来一个打开,就可以知道鸡蛋是在什么时候被煮熟的。
  煮几个鸡蛋呢?太多了锅装不下,太少了又不能知道确定的时间。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就在一步一步的思考中被培养起来。
  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想到:刚煮出来的鸡蛋,烫手怎么办?要准备一盆冷水。几个鸡蛋在水中容易混淆,怎么办?要用记号笔做记号。用什么工具打开鸡蛋呢?提醒学生用刀的时候注意安全。此外,还要准备抹布等。
  材料都准备好了,教师让学生把6~8个鸡蛋放到水里同时煮,每两分钟捞出一个出来打开,看看鸡蛋是在什么时候熟的。实验结束时,学生的桌上有一排鸡蛋,依次从生到熟。
  煮鸡蛋之前的那些讨论有什么意义呢?那就是“围堰捕鱼”——要让学生知道做事情之前要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周详;要在动手实验之前,思考实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什么危险,遇到危险以后怎么办?这样教学,关注了动手前的动脑,让学生“想好了再做”。这里面不仅包含着教学方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包含了老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想好了再做”让教师的引领从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从关注课的顺利进行到关注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增长。“想好了再做”让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观察更到位,实验更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传家宝和基本功。具有开发区特点的党政合一型办公室,承担着联系领导、协调部门、服务企业的重要职责。审视新时代具有开发区特点的党政综合型办公室具体工作,就是要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主动对标对表“中办”标准,主动联系领导、协调部门、服务企业,着力综合服务,致力助企便民,从调查研究做起,努力锻造标准支部、一流部门、模范机关。  【关键词】办公室
不知从何时起,毫无征兆的皮疹、瘙痒、咳嗽、鼻涕、喷嚏甚至哮喘接踵而来……有些人是打出生起就受困于此,但越来越多的人却是在成年之后的某一天开始罹患上述症状,无论哪一种,都说明你可能已经是过敏体质。好好一个人,怎么就成了过敏体质了?一旦成了过敏体质还有办法调节吗?  过敏体质并非都来自遗传  什么是过敏体质?如果从免疫学角度来解释,过敏体质是指机体对外来人侵抗原产生一种异常的不恰当的免疫反应。所谓不恰
遷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指利用新旧知识、技能、方法之间的相似性,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利用迁移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从而实现对新知的掌握,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在小学科学课中,我们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和培养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改进教学内容,拓宽迁移空间  科学素养的培养只依靠课堂上40分钟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科学学科好玩又有趣的特点
实地考察是一个开阔学生见识的极好机会,但是交通会是一个问题——老师坐在第一排给司机指路,并且不断地提醒坐在后面的学生注意在车上保持安全行为。为了不再重复长时间坐大巴的不愉快经历,我们决定将二年级的实地考察地点选在离家近的地方——从学校出发,能步行到达的地方。  我们围绕当地的河流开发了一系列集科学、社会研究、数学和文学于一体的单元活动,并在收集学生有关河流问题的基础上开始本年度关于河流单元的学习。
儿童一出生,就在构建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他们会形成自己头脑中的概念和对外部世界的解释。有些概念或想法来源于儿童与自然现象的接触中,有一些则是从媒体、同伴或成人那里获得的。有些概念或想法可能符合科学事实,也有一些不符合科学事实。如果学生头脑中的那些错误的想法没有被发现和纠正,它们将会伴随着学生一起生长,将来就会在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更改,对以后的科学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  对于
麦家登上央视《朗读者》的讲台,现场朗读了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并分享自己与儿子麦恩的一段往事,一段父亲与叛逆少年之间相处的故事文/南山  在近现代文学领域,父亲写给子女的信件,有不少深入人心的案例,比如梁启超家信、傅雷家书。最近,又一位作家写给儿子的信,感动了众多人。这个人就是麦家。  身为华语“谍战文学之父”,麦家在他的小说中,塑造过一个个孤独而神秘的天才人物形象,带读者走进非一般的精神世界。现实生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发并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是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驱动和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创造性地学习,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科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领他们主动思考。本文以三年级《鞋底的花纹》一课为例,谈如何用问题引领
随着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实践为主的STEM教育理念的科学课更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如何更好地将小学科学和STEM教育理念融合在一起,实现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基于此,本文将谈谈对《建高塔》一课开发的创新教具——“多功能斜面仪”。  设计初衷  1.提出问题  2018年执教《建高塔》一课时,我们对学生搭建的高塔进行稳定性测试时发现,一般的方法麻烦、不准确,且倾斜角不易连续
当医生是张永奎从小的志向。在张永奎小时候,家乡六横岛上有位有名的外科医生叫王岩,他抢救了很多病人,可以说,由于他的影响在张永奎心中种下了医生梦。加之他看到了海岛医疗条件差,很多危重病人不能得到很好的救治。两方原因相结合,使张永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医,报考了浙江医科大学。  1976年毕业,张永奎被分配到了浙江舟山医院,斩钉截铁要当一位优秀的外科医生。当时的舟山医院医疗条件差,医护人员非常少,不到2
【摘要】本文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咨询量激增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开发一个毕业生档案去向查询应用程序,现以该应用的设计与实现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便有关高校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档案去向;查询应用;管理  当前各高校学生档案仍以纸质为主、电子为辅的手段进行管理,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长以及毕业生就业形式的多元化,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