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探索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微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媒体正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本文结合我校在大学英语微媒体教学改革中的经验,从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微媒体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微媒体教学;大学英语
  【作者简介】杨雪飞,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第五期教育科研课题“基于TTF和UTAUT融合视角下的MOOC学习行为研究”(项目编号:20170504002)。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积极不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学习态度消极;第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是统一的、标准化的,受限于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时间,教师很难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对于部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存在学习进度跟不上,丧失学习热情的现象;第三,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与老师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中通常采用板书 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对教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很难满足。与此同时,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3.学生的实践运用英语能力薄弱。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采用“填鸭式”教育,这使得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因此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中式英语”的现象,这使得很多学生不愿在课堂中利用英语与老师进行学习交流。而教师因为受到课时、学习场地等限制,无法对学生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进行及时的纠正,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这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相违背的。
  二、微媒体时代背景
  微媒体是指以微信、微博、微电影和微小说等微事物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新媒体形式,它是伴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逐渐兴起的新兴事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媒体越来越普及,在其影响下各行各业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变革。
  三、微媒体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微媒体教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微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是微媒体最大的优势。首先,在微媒体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微媒体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和微博等微媒体获取知识,从而使得教学突破了空间的限制,不再局限于教室。其次,微信、微博等微媒体可以实时传递消息,所以微媒体教学可以做到实时教学,使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学习。因此,通过微媒体平台可以真正做到跨地域、实时传递消息,从而实现随时随地教学,弥补传统教学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2.微媒体教学拓展了教学渠道。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微媒体丰富了教学形式。例如,在微媒体视域下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创建微信群,在群聊中给学生进行视频教学;在微媒体平台下,教师可以不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整合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
  3.微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学生更喜欢追求个性和新鲜感,也更崇尚自由。因此,在微媒体时代学生更喜欢学习的自主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微信、微博等微媒體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微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传授知识也更加全面化、立体化。
  4.微媒体教学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动态化。众所周知,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不尽相同,学习需求也有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述求,但教师可以通过微媒体教学选择富有层次的、有差异的教学素材,并利用微媒体的交互优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从而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动态化。
  四、微媒体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避免微媒体教学影响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微媒体教学的多样性和自主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无法像传统教学那样对学生进行监督与管理。这将导致教师的作用越来越淡薄,也让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主导的地位。在无教师监督或监督力度较弱的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通常比较薄弱,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
  2.注意避免微媒体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对学生的影响。微媒体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复杂性。由于微媒体平台的公众性,导致平台内容的鱼龙混杂,教师难以对平台内容进行监督与管理,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这对教育教学是不利的。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筛选,尽量避免或减少因微媒体平台的复杂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红云.微媒体视域下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7(11):18.
其他文献
【Abstract】In the two complete translations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ang and David Hawks and John Minford, charater names are translated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transliter
【摘要】听力作为高考英语的主要内容,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高考总成绩。但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部分英语教师不重视听力教学,不利于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提升。文中分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提升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作者简介】张伟,酉阳第二中学校英语组。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要求学生识别听力重要信息,并及时作出判断。这就需要教师重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examine the reasons why literature should be used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It provides a rationale for using literary texts in language classroom. In order
【摘要】发展高中生英语核心素养,是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质,改革创新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举措。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从英语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积极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姚洪伟,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四中学。  核心素养,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是促进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教育思想。和传统应试化的教育思想相比,核心素养将学生“适应于未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取和环境的破坏日益加重,全球生态危机成为人们生活和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作家梭罗毕生主张爱护自然、贴近自然,并不断反思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其自然主义的代表作《瓦尔登湖》是其生态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本文将基于物质生态批评的梭罗《瓦尔登湖》研究,首先将简要分析物质生态批评理论内涵,并简要论述作品中的
【摘要】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存在不少差距。本人通过提高自身素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挖掘文化理念、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和推广学以致用等途径,初步探索了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途径;探索  【作者简介】沈慧贤,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  《福建省初中学科
【摘要】英语作业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仅有书面的批改和辅导,更有口语以及听力作业的批改和辅导。本文笔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我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批改和辅导。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作业,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批改与辅导中,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纠错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从而以持续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关键词】英语作业;批改;辅导  【作者简介】夏静,江苏省苏州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中,英语教学越来越受重视,探讨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重视程度、发展趋势、发展方向、教学规范和远程教育五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现状。随后总结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英语教学,以期促进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重视程度;英语教学;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张一铭,邯郸市第一中学。  近年来,我国高考方案做了重大调整,英语是必考科目
【摘要】多年来,高考一直在社会中备受关注,因为千万学子的生涯都由它决定,高考改革也一直在探索中慢慢前进,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各省市开始实施高考英语改革,满分750分,高考不分文理科,外语学科有两次机会考试,共150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各种问题,英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新的英语考试制度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适应。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英语教
【Abstract】Cognition flexibility is human’s gift, and it can make content moving verbs and container changing verbs interchangeable. However, it is important to interpret why some verbs can only show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