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连总生物碱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药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相关技术系统研究中药黄连防治糖尿病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路,为黄连总生物碱防治糖尿病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KEGG数据库、MAS 3.0生物分子功能注释系统及ChemMapper数据库等数据库对黄连总生物碱成分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结合Lipinski类药性五原则筛选出黄连的主要药效成分,筛选相关靶点信息,靶点信息通过MAS 3.0系统完成基因功能和通路注释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v3.6.1制作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黄连生物碱活性成分6个,模拟预测得到直接或间接与糖尿病相关的靶点累计89个,通路53条。推测出在黄连总生物碱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中,总生物碱中化合物小檗碱、黄连碱、小檗红碱、表小檗碱、巴马汀、甲基黄连碱等占据主导地位。这些生物碱成分可能通过协同调节PPAR、PI3K-Akt、GSK-3β、VEGF等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与糖尿病相关的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表明,黄连总生物碱通过协同调节与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的靶点及通路,综合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SPID-CPP)的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组织工程皮肤是由细胞或细胞外基质或由两者共同结合组成的皮肤产品,是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将种子细胞与适当的支架材料相结合构建出的用于修复、维护和改善损伤
口腔溶膜的生产可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例如溶剂铸造,热熔挤压,半固态铸造,固体分散挤压,辗压。以下讨论了这些方法和评价溶膜的各种参数。口腔薄膜或口腔溶膜(ODFs)提供了活性药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
儿童糖尿病指在14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又称少年糖尿病。目前,全球大约有将近50方名1型糖尿病患儿,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
摘要:弦振动的研究是大学物理实验中研究驻波的经典例子,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一般都是利用Origin软件进行,用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少见。 本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用Origin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弦上横波波长的对数和弦线张力的对数成线性关系,和Origin拟合结果相符;利用两种方法计算波速时,误差很小,只有质量在120g时误差稍大,但也在允许的范围内;振动的实际频率和理论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