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卷二十 遗传定律(3)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三理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择题
  1. 果蝇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用二只杂合子长翅雌、雄果蝇作亲本,让其自由交配繁殖多代。在每代均人工除去残翅果蝇和不除去残翅果蝇两种情况下,子四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比分别是( )
  A. 1/2、1/2 B. 1/2、9/16
  C. 9/15、1/2 D. 6/15、1/2
  2. 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中遗传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
  3. 水稻的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赖氨酸含量高(W)对赖氨酸含量低(w)为显性,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安律遗传。现有抗病、赖氨酸含量低和不抗病,赖氨酸含量高的两纯合子杂交,F1连续自交,为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病、赖氨酸含量高的优良植株,对自交后代中性状不符合要求的全部淘汰,性状符合要求的继续自交。问F2性状符合要求的个体中性状能稳定跗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 9/25 B. 25/36
  C. 9/36 D. 1/9
  4. 下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II5和III11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若II7不带致病基因,则III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I1
  C. 若II7带致病基因,则III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D. 若II3不带致病基因,II7带致病基因,III9和III10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8
  5. 现有甲,乙两株豌豆,甲为黄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乙为绿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由于害虫导致乙的雄蕊被破坏,通过杂交后,乙所结的种子再种下去,则长出的植株所结豌豆的豆荚及子叶的表现型之比分别为( )
  A. 绿:黄=1∶0黄:绿=3:∶1
  B. 黄:绿=1∶0黄:绿=3∶1
  C. 黄:绿=3∶1黄:绿=3∶1
  D. 黄:绿=1∶0黄:绿=9∶3∶3∶1
  6. 南瓜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杂交实验及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B. 由过程③可知白色是显性性状
  C. F2中黄花与白花的比例是5:3
  D. F1与F2中白花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二、非选择题
  7. 果蝇是做遗传学实验很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兴趣小组,在暑假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以上,它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到25℃培养。不料培养的第5天停电,空调停用两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
  (1)针对上述实验现象,结合基因与酶的关系及酶的特性作出合理的解释。
  (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一,残翅是由于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残翅的形成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关于残翅果蝇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在时下的中国,国际化是个很时髦的词,从企业到大学,无不以“国际化”来标榜自己,因为“国际化”的标签简直就是个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只要沾上了“国际化”的边,一切都似乎变得容易了:审批容易,融资容易,招生容易,升官容易……天长日久,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国际化”的幻觉中,至于为什么国际化,早就“廓尔已忘言”。  高校在宣传自己的国际化程度时,最常见的做法是在网站和招生简章中贴上几张“洋面孔”或者各院系领导到
【摘要】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并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就一定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创新能力 问题情景 民主和谐 动手动脑  【中图分类号】G6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