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不同重建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方法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优化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及图像处理方法,为CTPA后处理方法的合理选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0例临床确诊的肺栓塞患者CTPA资料,分别对比分析0.625mm横轴位重建、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重建技术(VR)四种重建方法肺动脉显示率及栓子检出率,评价不同重建技术的差异,以及评价0.625mm、5mm两种层厚横轴位(AX)和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对肺栓塞诊断效能。结果 30例肺栓塞病例0.625mm层厚四种重建技术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叶肺动脉显示率均达到100%,对肺动脉1~3级分支栓子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级分支显示率中薄层、MPR、MIP显示率最高,栓子检出率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R重建显示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分别为88%、81.6%,肺动脉和亚段栓子检出率分别为1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625mm,5mm两种层厚1~3级肺动脉分支栓塞患者的AX、MPR重建技术肺动脉显示率及栓子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级肺动脉分支栓塞患者的0.625薄层AX、MPP重建技术的显示率高于5mm层厚,栓子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CTPA检查过程中采用薄层0.625mm多种重建技术利于4~5级肺动脉显示及栓子的检出,不同重建技术中横轴位薄层、MPR、MIP对于肺动脉显示及栓子检出率优于VR图像,而VR对栓子的立体定位优于其他三种重建方法;多种重建方法组合对于肺动脉各级栓子的敏感性及定位的准确性方面要高于单一重建方法,而以薄层横轴位为基础的多种重建方法结合对于亚段栓子的显示敏感性更高。
其他文献
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开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影制作也不例外,而在最近几年来,在电影制作技术方面备受人们关注的有高清数字立体、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问法,了解健美操对学生个性之变化、兴趣动机之变化和健康需要满足程度之变化等若干方面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认为健美操
根据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从体现学生的实验主体性,强调教师的实验主导性和建立完善的考核方法三个方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内容的竞争。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内容产品上。受众对报纸内容的期待,也许更甚于其他方面。内容是报纸之本。①也就是说,报媒能否赢得
翻阅报纸、观看电视,时常可见“送锦旗表谢意”之类的新闻。如一则《主动服务受赞誉》的图片新闻,反映的是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主动到一家公司现场办公,及时为该公司新建的厂
十年后的报业会是怎样的境遇?相信大多数报人心头都充满着危机感。我的危机感着着实实地来自读初三的女儿。尽管家里订了不下10份报纸,可女儿连瞄都不瞄一眼,除了做作业,有空就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