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V分量接收函数反演地壳横波速度结构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ZY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详细讨论了远震体波SV分量接收函数的特点及其在反演地壳S波速度结构中的优势.与径向接收函数类似,SV分量接收函数可通过对远震体波的SV分量直接反褶积P分量获得.研究分析表明:与径向接收函数相比,SV分量接收函数的振幅随震中距的变化更加稳定,波形简单且突出了对结构最敏感的PS转换波信息.理论数值实验显示:在反演地壳S波速度结构时,SV分量接收函数比径向接收函数具有更好的收敛性.作为实例,利用SV分量接收函数反演方法反演了海拉尔台下的S波速度结构.
其他文献
用数值方法和岩石力学实验模拟地震断层的破裂过程时,模型或试件的尺寸选取不合适将影响断层附近的应力场.本文利用二维弹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一个含椭圆孔的岩石试件在不同尺寸下的应力场,并与相应的无限域椭圆孔问题的解析解进行了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含椭圆孔的岩石试件在单轴压缩情况下,其边界效应对内部应力场的影响不容忽视;试件的临界尺寸长宽比约为3:2,孔的尖端到边界的距离与孔的长轴的比值约为7.3.这种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 2 3个台站记录的短周期 (1~ 18s)面波资料 ,用双台窄带通滤波互相关方法 ,测定了在 2 0 9条路径上的基阶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 ,并通过层析成像反演得到各周期的相速度分布图象 .给出了沿 2 4°N ,2 5°N ,2 6°N及 2 7°N和 10 0 .5°E的相速度频散剖面图 .结果表明 :云南地区的相速度分布图象具有强烈的横向变化 ,短周期段的相速度分布与沉
首先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然后以美国西部地区作为参考地区 ,在霍俊荣数据的基础上 ,增加了近年来得到的部分强震记录 ,采用反映高频地震动震级饱和与近场饱和特征的衰减关系模型 ,统计得到了美国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峰值与短周期反应谱衰减关系 .与用美国南加州数字宽频带记录建立的美国西部长周期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结合 ,得到了美国西部周期 0 .0 4~ 6s的反应谱衰减关系
由于发生 190 6 ,194 1,194 6 ,1994和 1999年的破坏性地震 ,对台南盆地的地震构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并对台湾西南部的活动右旋走滑的义竹断裂有了新的看法 .曾熟知的梅山断裂和新化断裂不是独立的地震断裂 ,它们均属于义竹断裂的分段 .1994年 9月 16日 ,震中在台湾海峡、台南盆地边缘的地震 ,断层面接近东西向 .此地震为台南盆地沉降历史过程中 ,右旋走滑断裂的活动剪裂
应用中—法数字化地震台网自 1996年以来所记录到的微震S -P资料 ,对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震源参数进行了联合反演 ,获得了该区的三维速度成像 .速度结果反映出深部构造的一些重要信息 ,为进一步研究该区的活动构造及地震参数计算 ,提供了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