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按语:读者朋友,大家好!我是“军营武苑”栏目主持人刀锋。首先感谢大家对本栏目的支持,希望在今后风雨同舟的岁月里,我能给大家带来一丝快意,些许温情。“军营武苑”诞生于“与时俱进,打造品牌”的办栏理念之中,旨在为广大解放军官兵中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一块切磋武技、交流心得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热忱欢迎热爱和关心武术的朋友能畅所欲言,直抒胸臆。请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军中武苑”必将成为您放飞梦想之圣地,抒写激情之所在。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习武有成。
刀锋:
军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乐业、安康。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对这些最可爱的人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提到军人,自然让人想到军人的威武阳刚之躯,今天我们就请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专业老师作客本栏目,讲述那些战士是如何锻造阳刚之美的。
专项素质训练
——腰腹肌训练
赵龙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刀锋给我这个机会,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发展、弘扬中华武术共尽绵薄之力。今天我要讲的是腰腹肌训练。
腰腹部运动可以激发周身经气,疏通百脉,汇聚能量。腰腹练习,为内气转化力提供了条件,使人体所需能量的产生有了根本保证。倘若腰腹肌软弱无力,那么发功就成了无源之泉,无本之木。就拳手而言,即使你有足够的内气也枉然。下面我就讲一下腰腹肌的基本训练方法。
(一)仰卧起坐。 方法1:练习者仰躺于垫上或地上,辅助者双手按住其双脚,然后练习者上身坐起,再慢慢躺下,反复进行训练。方法2:练习者躺于斜板上,头低于胸部,用绳子绑住双脚,做仰卧起坐练习。方法3:仰卧垫上或地上,双脚及上身同时向上抬起,如“v”型,再躺下反复练习。
(二)俯身后展。这个动作恰好与仰卧起坐相反,它要求身体取俯卧形。方法1:前展,腰腿不动上体向上抬起后展,双手可抱头,再卧下,反复进行。方法2:后展,上身不动,双腿抬起放下,反复进行训练。方法3:双展,上体及双腿抬起后展成“v”型,再放下,反复练习。
(三)抛球训练。练习者仰于地上或垫上,辅助者站在面对其的方向大约70公分,手持足球不停的抛给受训者,受训者下体不动,上体随着球的速度而不停地起仰,速度要有节奏,时急时缓。按时间或按抛球的次数规定为一个训练小节。(四)器械练习。单杠训练,受训者两手抓握住单杠的中间部分,两手距离大约与肩同宽。同时腰腹部用力将两腿向上抬起,两脚尖并拢靠齐,尽力使脚尖接触到单杠,如此进行反复练习。
(五)负重屈伸。两腿自然分开约与肩同,弯腰两手握抓杠哑铃或其它重物,进行慢屈快伸训练,训练过程中注意肘关节不能弯曲,肩关节要固定,刚开始不宜过重,随着不断的训练而不断增加重量。
腰腹部位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是人体的薄弱部位,倘若不能承受对方强大的击打,就会无力再战,因此各拳手和技击家都非常重视腰腹部的练习,目的相同,但是方法各异。只要每日都能有所练习,那么以上几种方法就能让你有李小龙“洗衣板”一样的腰腹肌。
非常感谢赵龙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训练方法。就搏击而言,腰腹它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动力产生之源泉,对我们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大有益处。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我们将经常请专业老师到本栏目为朋友们解疑答难。下面请远在山东招远的朋友讲述他的一段武术情。
痴情武术梦难圆
尊敬的刀锋大哥:
你好!首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同时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安康。得知你要办这个栏目,我由衷一高兴,因为我或者说和我一样的很多朋友期待这一天已经不知等了多久了。真的感谢你!
说来惭愧,我是一名高三的复读学生,之所以复读就让我不得不谈到武术了。接触武术,确切地说接触《搏击》杂志已经有四年的光景了,记得当初我还是一名初三的中学生,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搏击》杂志,从此便爱不释手。上了高中后依然不改初衷,每个月都绕道去报刊亭买杂志,每天都风雨不误地练功。然而从那以后,课堂上的我满脑子也尽是那些拳手和格斗家的飘逸身影,似乎自己也在移形换步中武武生风,然而学习成绩也随着自己对武术的痴迷而每况愈下。尽管父母老师都很焦急,但是我像走火入魔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三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结果我只能接受高考失利、榜上无名的结果,这极大地伤害了我的父母和关心我的人,但是作为长年接受教育的我,尽管难以面对亲朋期盼与哀叹的眼神,却从未醒悟,依然在武术的殿堂中挥洒。最终,迫于家人的极力反对,我习武的理想终归破灭。在愿望难成的情况下,我不得以走上了复读的道路,转眼间,时间又已过半,半年后我又不得不面临着第二次高考,我真不敢想将会是什么样子,希望大哥能百忙中给我回信。我知道你很忙,但是除了你,我真不知道应该求助于谁,在遥远的山东,一个因痴迷武术而不知路在何方的小弟等待着你的消息。
此致
敬礼
弟:刘源波
非常感谢刘源波小弟对我的信任。在当今社会因为武术而失学的确有其人,且不在少数。高兴吧,说明中华武术后继有人;遗憾吧,这些同志为武术的牺牲也太大了一些。作为我是不提倡这样的,因为一个人应该用发展、长远的眼光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能够仅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冲动使然,毕竟知识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武术可学、可练、可研究,但是千万不能拿学业当儿戏。当然实在求学无望而另求它路也不是不可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的道路尽管漫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希望广大朋友,尤其是青年朋友一定要慎重对待,选择好利己发展的专业和技术。详情我会在信中讲给你听。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中国武术也正是这文化长河里的汩汩支流,奔腾豪迈的长江滋养了千秋万代子孙,经风风雨雨涤荡后的武术之河因深刻而变得美丽。武术因人而异,张艺谋大作《英雄》,以无可相比之大气展示人物风采,李安倾情打造的《卧虎藏龙》,以流畅的平面美感体现主题;武术因人而异,不同的欣赏者,不同的欣赏角度,英雄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请出长弓兄弟与我们一起走进“武”光十色的神秘天地,看看他是如何解读武术真谛的——
止戈为武漫探真
——有感于影片《天地英雄》中武士的永恒追求
长 弓
前几天看了何平导演今年的大作《天地英雄》,感触颇多,先不说导演在武打设计上的“快刀”情结,单看片中那些为了一种信念甘愿牺牲的武士,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武功技术,更重要的是感受了一种武者特有的精神——饱经战伤后对于“和平”的永恒追求。
人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贵于生命,高于爱情。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呢?武术大师李小龙在阐释截拳道原理时曾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作为一名武术家,要想探求到武术的真谛,获得格斗的真正自由,就必须克服内心的贪婪、自私和狭隘情结,让自己的身体无止境地表达自己。由此看来,对于一名武者而言,自由更接近“博爱、和平”的境界。《天地英雄》全片贯穿一种潜在的对于“博爱与和平”的追求,她表面是在讲述—群大唐武士的回归历程,实则在解读一种武士精神,最终又回归并宣扬一种武学思想。
影片缘起便是主人公李校尉因抗杀手无寸铁的战俘而被逼兵变的事,片中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杀人是没罪,不杀人倒是有罪”,“武士不能滥杀,武士更不能被滥杀”,言语间透露出武士的一种矜持与追求。正所谓,刀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救人,真正的武士之刀自然溢于言表。为了这种矜持与追求,李校尉开始了漫长的逃亡历程,而后,却又为护送大唐驼队回国而再起征战。
作为片中另一武士,来自日本的遣唐使来栖,他的出现是奉命追捕李校尉,然而,在这位武士的内心却向往着回家,期盼着见到母亲。他说,“我想我的母亲,我一定要回家”;临死前他还用日语默默自言:“母亲,回家了。”在荒凉的西域戈壁,他已征战十年,回家已成为他向往“和平、安宁”生活的理想化身。
“回国”与“回家”其实都成了这群武士的理想追求,因为只有家里才有和平,才有安详。影片中,作为捕快的来栖在与李校尉的交往中,却逐渐达成一种英雄相惜的承诺,来栖几次对李说“回长安再要你命”,可事实上,他们却在同归路上的共同战斗中结成生死弟兄。至此,作为一种武士们所共通的精神,不但化解了“逃亡与追捕”的敌对关系,而且自然而然将他们凝结成一股向往回归、追求太平的力量。那么,他们艰辛的回归历程,便象征着武者探求武学真谛的历程。
“和平”总是以血的代价换取,片中大群武士的献身,终于换来了象征和平的舍利子的理想归属。当舍利子发出巨大能量笼罩天地的一刹那,反角安大人的刀也即刻融化了,天地间飘着一片详和的云彩。导演在片尾字幕中说:“当这智慧的光芒,从皇宫放射出来的一刻起,中国唐朝,这个伟大的帝国开始了太平盛世。”那么,这便显示了所有牺牲和未牺牲的武士的终极价值,何平导演以天地英雄之气挥写一曲壮丽的“和平” 乐章。而武士们也因此修成了武学道路之正果!
在这里我再把有关投稿事宜向大家明确一下,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我就不过多地讲了,就是用方格稿纸书写清楚,最好是打印稿。朋友们投稿或对本栏目有一些批评建议,一定要记住我的网址(E-mail:te zhang zhan shi@msn.com),记得和我联系,相信我们将会成为朋友。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习武有成。
刀锋:
军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流血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乐业、安康。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对这些最可爱的人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提到军人,自然让人想到军人的威武阳刚之躯,今天我们就请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专业老师作客本栏目,讲述那些战士是如何锻造阳刚之美的。
专项素质训练
——腰腹肌训练
赵龙
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刀锋给我这个机会,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相互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发展、弘扬中华武术共尽绵薄之力。今天我要讲的是腰腹肌训练。
腰腹部运动可以激发周身经气,疏通百脉,汇聚能量。腰腹练习,为内气转化力提供了条件,使人体所需能量的产生有了根本保证。倘若腰腹肌软弱无力,那么发功就成了无源之泉,无本之木。就拳手而言,即使你有足够的内气也枉然。下面我就讲一下腰腹肌的基本训练方法。
(一)仰卧起坐。 方法1:练习者仰躺于垫上或地上,辅助者双手按住其双脚,然后练习者上身坐起,再慢慢躺下,反复进行训练。方法2:练习者躺于斜板上,头低于胸部,用绳子绑住双脚,做仰卧起坐练习。方法3:仰卧垫上或地上,双脚及上身同时向上抬起,如“v”型,再躺下反复练习。
(二)俯身后展。这个动作恰好与仰卧起坐相反,它要求身体取俯卧形。方法1:前展,腰腿不动上体向上抬起后展,双手可抱头,再卧下,反复进行。方法2:后展,上身不动,双腿抬起放下,反复进行训练。方法3:双展,上体及双腿抬起后展成“v”型,再放下,反复练习。
(三)抛球训练。练习者仰于地上或垫上,辅助者站在面对其的方向大约70公分,手持足球不停的抛给受训者,受训者下体不动,上体随着球的速度而不停地起仰,速度要有节奏,时急时缓。按时间或按抛球的次数规定为一个训练小节。(四)器械练习。单杠训练,受训者两手抓握住单杠的中间部分,两手距离大约与肩同宽。同时腰腹部用力将两腿向上抬起,两脚尖并拢靠齐,尽力使脚尖接触到单杠,如此进行反复练习。
(五)负重屈伸。两腿自然分开约与肩同,弯腰两手握抓杠哑铃或其它重物,进行慢屈快伸训练,训练过程中注意肘关节不能弯曲,肩关节要固定,刚开始不宜过重,随着不断的训练而不断增加重量。
腰腹部位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是人体的薄弱部位,倘若不能承受对方强大的击打,就会无力再战,因此各拳手和技击家都非常重视腰腹部的练习,目的相同,但是方法各异。只要每日都能有所练习,那么以上几种方法就能让你有李小龙“洗衣板”一样的腰腹肌。
非常感谢赵龙老师为我们提供的训练方法。就搏击而言,腰腹它是人体运动的枢纽,动力产生之源泉,对我们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讲,大有益处。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我们将经常请专业老师到本栏目为朋友们解疑答难。下面请远在山东招远的朋友讲述他的一段武术情。
痴情武术梦难圆
尊敬的刀锋大哥:
你好!首先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同时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安康。得知你要办这个栏目,我由衷一高兴,因为我或者说和我一样的很多朋友期待这一天已经不知等了多久了。真的感谢你!
说来惭愧,我是一名高三的复读学生,之所以复读就让我不得不谈到武术了。接触武术,确切地说接触《搏击》杂志已经有四年的光景了,记得当初我还是一名初三的中学生,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搏击》杂志,从此便爱不释手。上了高中后依然不改初衷,每个月都绕道去报刊亭买杂志,每天都风雨不误地练功。然而从那以后,课堂上的我满脑子也尽是那些拳手和格斗家的飘逸身影,似乎自己也在移形换步中武武生风,然而学习成绩也随着自己对武术的痴迷而每况愈下。尽管父母老师都很焦急,但是我像走火入魔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三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结果我只能接受高考失利、榜上无名的结果,这极大地伤害了我的父母和关心我的人,但是作为长年接受教育的我,尽管难以面对亲朋期盼与哀叹的眼神,却从未醒悟,依然在武术的殿堂中挥洒。最终,迫于家人的极力反对,我习武的理想终归破灭。在愿望难成的情况下,我不得以走上了复读的道路,转眼间,时间又已过半,半年后我又不得不面临着第二次高考,我真不敢想将会是什么样子,希望大哥能百忙中给我回信。我知道你很忙,但是除了你,我真不知道应该求助于谁,在遥远的山东,一个因痴迷武术而不知路在何方的小弟等待着你的消息。
此致
敬礼
弟:刘源波
非常感谢刘源波小弟对我的信任。在当今社会因为武术而失学的确有其人,且不在少数。高兴吧,说明中华武术后继有人;遗憾吧,这些同志为武术的牺牲也太大了一些。作为我是不提倡这样的,因为一个人应该用发展、长远的眼光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不能够仅凭自己一时的兴趣和冲动使然,毕竟知识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武术可学、可练、可研究,但是千万不能拿学业当儿戏。当然实在求学无望而另求它路也不是不可以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的道路尽管漫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希望广大朋友,尤其是青年朋友一定要慎重对待,选择好利己发展的专业和技术。详情我会在信中讲给你听。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民族,中国武术也正是这文化长河里的汩汩支流,奔腾豪迈的长江滋养了千秋万代子孙,经风风雨雨涤荡后的武术之河因深刻而变得美丽。武术因人而异,张艺谋大作《英雄》,以无可相比之大气展示人物风采,李安倾情打造的《卧虎藏龙》,以流畅的平面美感体现主题;武术因人而异,不同的欣赏者,不同的欣赏角度,英雄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请出长弓兄弟与我们一起走进“武”光十色的神秘天地,看看他是如何解读武术真谛的——
止戈为武漫探真
——有感于影片《天地英雄》中武士的永恒追求
长 弓
前几天看了何平导演今年的大作《天地英雄》,感触颇多,先不说导演在武打设计上的“快刀”情结,单看片中那些为了一种信念甘愿牺牲的武士,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武功技术,更重要的是感受了一种武者特有的精神——饱经战伤后对于“和平”的永恒追求。
人们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贵于生命,高于爱情。那么究竟什么是自由呢?武术大师李小龙在阐释截拳道原理时曾表达出这样的意思,作为一名武术家,要想探求到武术的真谛,获得格斗的真正自由,就必须克服内心的贪婪、自私和狭隘情结,让自己的身体无止境地表达自己。由此看来,对于一名武者而言,自由更接近“博爱、和平”的境界。《天地英雄》全片贯穿一种潜在的对于“博爱与和平”的追求,她表面是在讲述—群大唐武士的回归历程,实则在解读一种武士精神,最终又回归并宣扬一种武学思想。
影片缘起便是主人公李校尉因抗杀手无寸铁的战俘而被逼兵变的事,片中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杀人是没罪,不杀人倒是有罪”,“武士不能滥杀,武士更不能被滥杀”,言语间透露出武士的一种矜持与追求。正所谓,刀可以用来杀人,也可以用来救人,真正的武士之刀自然溢于言表。为了这种矜持与追求,李校尉开始了漫长的逃亡历程,而后,却又为护送大唐驼队回国而再起征战。
作为片中另一武士,来自日本的遣唐使来栖,他的出现是奉命追捕李校尉,然而,在这位武士的内心却向往着回家,期盼着见到母亲。他说,“我想我的母亲,我一定要回家”;临死前他还用日语默默自言:“母亲,回家了。”在荒凉的西域戈壁,他已征战十年,回家已成为他向往“和平、安宁”生活的理想化身。
“回国”与“回家”其实都成了这群武士的理想追求,因为只有家里才有和平,才有安详。影片中,作为捕快的来栖在与李校尉的交往中,却逐渐达成一种英雄相惜的承诺,来栖几次对李说“回长安再要你命”,可事实上,他们却在同归路上的共同战斗中结成生死弟兄。至此,作为一种武士们所共通的精神,不但化解了“逃亡与追捕”的敌对关系,而且自然而然将他们凝结成一股向往回归、追求太平的力量。那么,他们艰辛的回归历程,便象征着武者探求武学真谛的历程。
“和平”总是以血的代价换取,片中大群武士的献身,终于换来了象征和平的舍利子的理想归属。当舍利子发出巨大能量笼罩天地的一刹那,反角安大人的刀也即刻融化了,天地间飘着一片详和的云彩。导演在片尾字幕中说:“当这智慧的光芒,从皇宫放射出来的一刻起,中国唐朝,这个伟大的帝国开始了太平盛世。”那么,这便显示了所有牺牲和未牺牲的武士的终极价值,何平导演以天地英雄之气挥写一曲壮丽的“和平” 乐章。而武士们也因此修成了武学道路之正果!
在这里我再把有关投稿事宜向大家明确一下,写作的一些基本要求我就不过多地讲了,就是用方格稿纸书写清楚,最好是打印稿。朋友们投稿或对本栏目有一些批评建议,一定要记住我的网址(E-mail:te zhang zhan shi@msn.com),记得和我联系,相信我们将会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