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社交媒体中个体影像叙事对国家形象的建构r——以YouTube视频博主为例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le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运用叙事学理论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选取YouTube平台中粉丝量最高的10位中国个人博主中播放量最高的30例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视频中的个体叙事如何建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个体传播者于“无意识”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海外社交媒体的个体影像叙事中美食及文化类题材最受海外民众欢迎,个体在讲述中国社会、文化故事的过程中建构了真实、立体的国家形象;个体叙事者选用合适的题材、亲近性话语、共时性时空和多元化叙述者,将语言和画面作为隐喻和转喻的载体,在隐喻映射的“国家特征”与转喻凸显的“中国身份”之中构建了国家形象的意义空间.
其他文献
写作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小学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写作水平和语文学习的质量.但是目前小学写作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写作水平普遍较低.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创新写作教学的模式,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世界充满了童趣的色彩,绘画和语言是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把写作和绘画进行整合,以此激发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让学生获得写作水平的提升.文章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环境监测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从环境监测课程的性质、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环境监测课程的改革内容,以期完善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体系,实现专业的特色发展,努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我国批评性报道开展得最好的时期之一.批评性报道并不仅仅是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文本类型,在它身上有明显的政府管控痕迹.通过媒体报道进行组织传播,是我国批评性报道的主要任务之一,经过党报的信息把关与处理,批评性报道对中共的组织建构和群众的政治动员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批评性报道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服务于政治动员的需要,实质上是一种组织传播逻辑和框架下的政治传播呈现方式,存在“舆论一律”的倾向,与大众传播和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所不同.同时,也对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提出
当前社区体育存在治理不当、发展不均衡,社区体育制度缺失、“自组织”弊病及社区体育供给乏力、资源匮乏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进程.社会生态学理论对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有必要立足社会生态学视角,针对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实践面临的困境,探索社区体育共生发展的思路和路径,为推动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助力.
容器隐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概念,人类众多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均是基于容器隐喻.基于《红楼梦》“内/外”容器隐喻在文本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内/外”容器隐喻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活动的隐喻;从分析心理学的视角下来看待这些隐喻,可以构建出隐喻语言的心理机制.
新闻权威的核心含义是“可信”.很长时间,叙事可信性和信息可信性构成新闻权威双翼.双翼发展不平衡,逐渐演变成信息独尊、叙事匮乏.匮乏让叙事可信性失灵,信息过剩,又让信息可信性失灵,要通过叙事复兴重建新闻权威.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征程,要求新闻界作为中国现代化可信叙事人.叙事性认知的普遍性和反常叙事的跨国传播,从正反两方面凸显重建主流新闻权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对主流媒体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媒介环境已经发生改变,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国际舆论引导的重要传播场域,正深刻影响着新闻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方式,也给国际舆论引导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我国主流媒体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的舆论引导实践,提出在新的传播场域下主流媒体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的方法策略.
在理清了内容编排的“序”;同时深入思考确定了教学的“策”基础上,采用对接对比促进分数量率双生双长,算用结合促进分数意义的深度理解,将量与率巧妙对接,感受量率的异同,并在算理理解与数量关系梳理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分数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很好地建构分数概念.
观察中俄两国互联网技术合作方法,探讨两国在互联网领域开展合作路径,分析双方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目的在于切实有效地推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建设进程,实现“一带一盟”战略对接,携手应对网络安全与国际话语体系建设问题,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当前国际传播叙事的重要内容和国际话语权争夺的关键领域.根据西方一部分媒体报道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关于中国的焦点议题和内容,总结和驳斥了西方一部分媒体恶意预设的所谓“病毒泄漏隐瞒论”“疫苗研发和安全质疑论”“防疫政策批评论”“社会发展怀疑论”“全球援助阴谋论”等五大论调的话语叙事.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争夺和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方面,提出“针对高频语义和话题库,建立健全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预警机制”“重视增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情感传播”“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