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了庄盖高速路面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基层施工技术交底为以后大面积施工提高基础数据和参考。我标段对现场铺筑的200米试验段进行总结,通过组织施工安排,机械人员车辆的施工进度等进行合理组合,为本标段大面
积施工做好准备。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我单位准备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计划施工200米,施工段落为庄盖高速公路路面一标K5+080~K5+280左幅,设计厚度为36cm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其最大干密度参考值为2.30g/cm3,最佳含水量参考值为4.4%,水泥剂量为4.0%,具体配合比为:1#料(15~30mm):2#料(5~15mm):3#料(0~5mm)=42:30:2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最后进行养生、温缩裂缝处理及交通管制。需要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以下主要内容:
(1)、检验机械性能并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方式;
(2)、通过试铺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和遍数;确定松铺系数;确定合理的施工段落长度;
(3)、检查水稳拌和机下料的准确性,依据试验数据确认生产配合比;
(4)、通过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
(5)、检查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明确联系与指挥方式。
一、施工准备
1、下承层的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前我部对试验路段的下承层进行了严格验收,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宽度、厚度、纵横段面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各项指标均报验合格,已进行了中间交工。
2、原材料的准备
1)、水泥:32.5强度等级缓凝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按照频率对进场水泥取样,进行试验,其相关数据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
2)、石料: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按照频率对进场石料取样,进行试验,其相关数据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
3、配合比设计
经委托进行水稳配合比设计,本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最佳含水量参考值为4.4%,水泥剂量为4.0%,具体配合比为:1#料(15~30mm):2#料(5~15mm):3#料(0~5mm)=42:30:28,最大干密度参考值为2.30g/cm3。经项目部及监理处验证其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无延迟代表值与延迟三小时代表值均符合要求。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测量放样
(1)、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将作业面表面灑水润湿。
(2)、开始摊铺的前一天在作业面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上为5m,做出标记,并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测量精度按部颁标准控制)。
2、混合料的拌和
(1)、水稳拌和机在施工前已经过计量监督单位的计量标定。在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实际的水泥剂量为4.5%,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剂量4.0%。
3、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车辆在开工前,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
(2)、运输车运输时,车上的混合料要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损失。
(3)、为保证连续摊铺,现场待卸料车不少于5辆。
(4)、连续摊铺过程,运料车卸料时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
(5)、水稳拌和场与施工现场手机联系,以便相互协调生产,途中不得无故停车,检查运输线路,消除障碍。
4、混合料的摊铺
(1)、摊铺前应将底基层适当洒水湿润。
(2)、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以确认摊铺机状况是否保持良好。
(3)、摊铺前一天在半幅路基的两侧各培高20cm的土梗,以作为水稳下基层的模板,同时可防止水稳基层两侧的水分散失。
(4)、水稳混合料摊铺应采用两台ABG-423摊铺机梯队作业,二台摊铺机间距不超过10m,一前一后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横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
(5)、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6)、摊铺机宜连续摊铺,搅轮匀速搅动。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确定,以保证连续不断的均衡摊铺。
(7)、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1/2或2/3埋入混合料中。
(8)、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细集料离析现象,如果有集料“窝”,人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9)、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连续铺筑,每层18cm。当下层完成80~100m后,摊铺机立即回头铺筑第二层。
5、混合料的碾压
(1)、我部采用两种碾压方式。第一种: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然后用18吨振动压路机轻振一遍,再振压4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光。第二种: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然后用18吨振动压路机轻振一遍,再振压5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光。摊铺40m左右后开始碾压,压路机根据摊铺推进速度成阶梯形前进,每次前进点比上前进点往前靠2M左右,以减少压路机终点位置水稳混合料的推移。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监理旁站。
(2)、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
(3)、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第1-2遍为1.5-1.7km/h,以后各
遍应为1.8-2.2km/h。
(4)、碾压宜在水泥终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长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
(5)、碾压完成后立即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同时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6、横缝设置:
(1)、水泥稳定混合料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如因故障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当天施工位置与前一天施工结束处亦应设置横缝。
7、养生及交通管制
(1)、上基层碾压完成以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乳化沥青,保证成型基层水分不散失。立即开始养生,并同时进行压实度检查。
(2)、基层养护期不应少于7d。养护期间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三、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水泥剂量的测定用量应在拌和机拌和后取样,并立即(一般规定小于10分钟)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
2、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总量控制检测,即记录试验段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试验检测项目和标准参考监理细则和规范。
四、施工工艺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和监理程序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以确保混合料质量。
2.严格执行合同规范和监理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经检查认可,后道工序不准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自检。
3.开工前在技术规范规定时间内,对计划用于本试验段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取得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数据。对施工处进行技术交底并请监理工程师参加,以指导施工。
4.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做到其配合比、灰剂量、压实度、高程、宽度、平整度、强度均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5.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
6.严格控制混合料松铺厚度,以保证材料的均匀性。
7.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8.混合料要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9.任何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避免破坏表面。
10.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平整度,碾压最后用胶轮静压一遍收光。碾压完毕后,及时检测压实度,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压实遍数,以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11.在养生期间内,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五、总结: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要求完成下列检测任务和施工工艺参数检测:
(1)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2)级配、水泥用量是否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
(3)混合料是否是在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并达到了要求的压实度;
(4)表面是否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是否平整、稳定;
(5)实验检查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等是否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
积施工做好准备。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我单位准备施工的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计划施工200米,施工段落为庄盖高速公路路面一标K5+080~K5+280左幅,设计厚度为36cm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其最大干密度参考值为2.30g/cm3,最佳含水量参考值为4.4%,水泥剂量为4.0%,具体配合比为:1#料(15~30mm):2#料(5~15mm):3#料(0~5mm)=42:30:2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集中厂拌,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成型,最后进行养生、温缩裂缝处理及交通管制。需要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以下主要内容:
(1)、检验机械性能并确定合理的机械组合方式;
(2)、通过试铺确定: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速度和遍数;确定松铺系数;确定合理的施工段落长度;
(3)、检查水稳拌和机下料的准确性,依据试验数据确认生产配合比;
(4)、通过灌砂法测定压实度,确定碾压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
(5)、检查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明确联系与指挥方式。
一、施工准备
1、下承层的准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铺筑前我部对试验路段的下承层进行了严格验收,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宽度、厚度、纵横段面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各项指标均报验合格,已进行了中间交工。
2、原材料的准备
1)、水泥:32.5强度等级缓凝普通硅酸盐水泥,其终凝时间大于6小时。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按照频率对进场水泥取样,进行试验,其相关数据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
2)、石料:项目经理部试验室按照频率对进场石料取样,进行试验,其相关数据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要求。
3、配合比设计
经委托进行水稳配合比设计,本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最佳含水量参考值为4.4%,水泥剂量为4.0%,具体配合比为:1#料(15~30mm):2#料(5~15mm):3#料(0~5mm)=42:30:28,最大干密度参考值为2.30g/cm3。经项目部及监理处验证其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无延迟代表值与延迟三小时代表值均符合要求。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1、测量放样
(1)、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等,并将作业面表面灑水润湿。
(2)、开始摊铺的前一天在作业面进行测量放样,按摊铺机宽度与传感器间距,在直线上间隔为10m,在平曲线上为5m,做出标记,并打好导向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导向控制线高度,挂好导向控制线,(测量精度按部颁标准控制)。
2、混合料的拌和
(1)、水稳拌和机在施工前已经过计量监督单位的计量标定。在搅拌前,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量,外加水与天然含水量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量略高。实际的水泥剂量为4.5%,略大于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确定的水泥剂量4.0%。
3、混合料的运输
(1)、运输车辆在开工前,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将车厢清洗干净。
(2)、运输车运输时,车上的混合料要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损失。
(3)、为保证连续摊铺,现场待卸料车不少于5辆。
(4)、连续摊铺过程,运料车卸料时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
(5)、水稳拌和场与施工现场手机联系,以便相互协调生产,途中不得无故停车,检查运输线路,消除障碍。
4、混合料的摊铺
(1)、摊铺前应将底基层适当洒水湿润。
(2)、摊铺前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以确认摊铺机状况是否保持良好。
(3)、摊铺前一天在半幅路基的两侧各培高20cm的土梗,以作为水稳下基层的模板,同时可防止水稳基层两侧的水分散失。
(4)、水稳混合料摊铺应采用两台ABG-423摊铺机梯队作业,二台摊铺机间距不超过10m,一前一后应保证速度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横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振动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
(5)、调整好传感器臂与导向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6)、摊铺机宜连续摊铺,搅轮匀速搅动。摊铺速度根据拌和机的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厚度确定,以保证连续不断的均衡摊铺。
(7)、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有1/2或2/3埋入混合料中。
(8)、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细集料离析现象,如果有集料“窝”,人工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
(9)、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连续铺筑,每层18cm。当下层完成80~100m后,摊铺机立即回头铺筑第二层。
5、混合料的碾压
(1)、我部采用两种碾压方式。第一种: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然后用18吨振动压路机轻振一遍,再振压4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光。第二种:每台摊铺机后面,应紧跟18吨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遍,然后用18吨振动压路机轻振一遍,再振压5遍,最后再用胶轮压路机进行收光。摊铺40m左右后开始碾压,压路机根据摊铺推进速度成阶梯形前进,每次前进点比上前进点往前靠2M左右,以减少压路机终点位置水稳混合料的推移。碾压段落必须层次分明,设置明显的分界标志,有监理旁站。
(2)、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1/3轮宽。
(3)、压路机碾压时的行驶速度,第1-2遍为1.5-1.7km/h,以后各
遍应为1.8-2.2km/h。
(4)、碾压宜在水泥终凝前及试验确定的延长时间内完成,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同时没有明显轮迹。
(5)、碾压完成后立即用三米直尺检测平整度同时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
6、横缝设置:
(1)、水泥稳定混合料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如因故障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当天施工位置与前一天施工结束处亦应设置横缝。
7、养生及交通管制
(1)、上基层碾压完成以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乳化沥青,保证成型基层水分不散失。立即开始养生,并同时进行压实度检查。
(2)、基层养护期不应少于7d。养护期间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
三、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水泥剂量的测定用量应在拌和机拌和后取样,并立即(一般规定小于10分钟)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
2、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必须进行总量控制检测,即记录试验段的实际水泥用量、集料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试验检测项目和标准参考监理细则和规范。
四、施工工艺保障措施
1.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和监理程序使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原材料,以确保混合料质量。
2.严格执行合同规范和监理程序,做到前道工序未经检查认可,后道工序不准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质量检查验收标准进行自检。
3.开工前在技术规范规定时间内,对计划用于本试验段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最佳含水量、水泥稳定碎石拌和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取得满足规范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数据。对施工处进行技术交底并请监理工程师参加,以指导施工。
4.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做到其配合比、灰剂量、压实度、高程、宽度、平整度、强度均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
5.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
6.严格控制混合料松铺厚度,以保证材料的均匀性。
7.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8.混合料要在水泥初凝前和试验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
9.任何压路机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避免破坏表面。
10.严格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平整度,碾压最后用胶轮静压一遍收光。碾压完毕后,及时检测压实度,根据检测结果决定压实遍数,以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11.在养生期间内,封闭交通,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五、总结:通过试验段的铺筑要求完成下列检测任务和施工工艺参数检测:
(1)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2)级配、水泥用量是否按设计要求控制准确;
(3)混合料是否是在最佳含水量状况下,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并达到了要求的压实度;
(4)表面是否平整密实、无坑洼,施工接茬是否平整、稳定;
(5)实验检查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等是否达到了设计和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