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信用社非现场监管框架的几点建议

来源 :金融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iao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立非现场监管层次框架.一是按机构类型设置基础监管框架.基础监管框架,按农村信用社及县市(地)联合社,不同的经营特点及经营风险,分别设置农村信用社、县联合社、市(地)联合社三个层次的非现场监管基础框架.二是建立相互作用的层次监管框架.
其他文献
九十年代频繁出现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问题又被国际社会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但仍然是意见纷呈,无法达成广泛而全面的共识.
[编者按]当前,基层央行在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中如何处理好增加信贷投入与防范贷款风险关系,把握好落实货币政策与发展地方经济的结合点,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人行高安市支行对此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完善对外服务功能.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发放的收购贷款是以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执行敞开收购政策为主,贷款业务基本属于单一政策
支农再贷款作为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金融政策,对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抑制民间借贷,净化社会信用环境以及促进农村信用社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