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双偏振雷达产品特征分析

来源 :广东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Micaps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南海区和三水区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7年7月26日佛山市南海区一次局地致灾性雷暴大风天气过程中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午后局地致灾性强对流天气是由2条阵风锋的交汇而触发的。阵风锋具有差分反射率ZDR为较大正值、相关系数ρhv值小、传播相移差ΦDP为正值的特征,与昆虫的双偏振回波特征相似。当雷暴发展旺盛时,雷暴单体中以扁椭球状的大雨滴为主;当雷暴减弱时,以接近球状的小雨滴为主。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人工瘤胃法和瘤胃尼龙袋法,分别测定了经不同处理尿素饲料的氨氮释放和粗蛋白质消失率,并对饲喂尿素饲料的绵羊瘤胃液的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甲醛和膨润
文章研究了肉牛能量和淀粉利用及其对代谢能转化效率、能量、蛋白和脂肪沉积的影响。文章选用8头带有瘤胃和真胃瘘管的杂交肉牛为试验动物,由试验日粮对其进行饲养管理,采集所需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当瘤胃中淀粉发酵量增加时,瘤胃液TVFA浓度和每天VFA产量均有显著增加,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丙酸摩尔比与瘤胃内淀粉发酵量呈线性正相关;随着过瘤胃玉米淀粉量的增加,消化能、代谢能
利用地面、探空实时业务观测以及NCEP 1°×1°分析数据等资料,对2016年1月下旬寒潮过程地面气压场、过程最低气温、广东降雪空间分布、大气温湿结构以及天气系
基于1968年10月—2018年4月三水国家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EEMD分解、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三水区冷空气的特征及其对气温
实验研究了用单一胃蛋白酶法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降解率及其主要因素,并研究了三种不同分离方法的稳定性,建立了体外胃蛋白酶法评定饲料蛋白质降解率的方法,用该法研究了
采用西沙海区永兴岛气象观测站(59981)1958--2015年的气温资料,对近58年来西沙海区的气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来西沙海区气温按年代呈阶梯式显著上升趋势,增长率为0.02℃
运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NL资料以及FY-2G卫星TBB产品资料,对2016年4月10日崇左市强风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层低槽加深东移、中层干冷空气侵入、低层冷切南压和急
1983年国务院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原农牧渔业部,向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计算中心等单位下达了研制并建立我国饲料数据库的任务。在引进、消
综合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及1°×1°地形网格数据、Micaps区域自动站逐时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对2017年6月22日凌晨广东阳春至恩平
通过对广州南沙2016年颗粒物PM_(10)和PM_(2.5)的质量浓度、能见度和气象要素等资料的分析,发现细颗粒物PM_(2.5)是影响能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PM_(2.5)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RH)增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