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之道中的公共与公民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j_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社会历史学家、新闻学者迈克尔·舒德森在其著作《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中讲述如下故事:
  1794年,美国西宾夕法尼亚爆发了反对威士忌税法的叛乱,华盛顿亲率万人大军平息暴动,并严厉批评促成暴动的公民自建团体“民主—共和社团”。“该团体召开秘密会议,抵制国会法案。还有什么事比这更加荒唐、无礼,或更加有损于社会和平?”这种态度一直延续到华盛顿总统连任期结束。
  1798年,国会通过《惩治叛乱法案》。联邦党人忽略《宪法第一修正案》,依据一般法律中的煽动性诽谤罪条款起诉新闻编辑;他们对共和党编辑发起了不下14次犯罪起诉。后者将会面临2000美元的高额罚款,或最长两年的牢狱之灾。1836年,为了抵制废奴主义者风起云涌的请愿,国会通过一项“封口令”,禁止议员讨论甚至提及类似请愿书。1840年更规定国会不能接受废奴请愿书。
  “民主—共和社团”与威士忌叛乱被视为美国立国早期最有戏剧性的篇章,也是联邦党人捍卫共和国根基不容动摇的重大事件。而此后终结《惩治叛乱法案》、落实《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新闻自由,被称为美国民主化过程的重要转折标志。同样,1844年废除“封口令”、肯定请愿权,则大大推进了以政治自由为基础的公民权与公共领域的成长。
  在共和体制下,当人民自发建立的志愿性团体要求履行公民责任,政府该如何应对?
  在共和体制下,人民是否可以写作、印刷、讲述或发表对于政治机构的言论,新闻自由是否应得到保障,公民是否拥有请愿权利,议员面对敏感议题是否可以畅所欲言?
  当一个政府对这些问题统统say no时,人民何为?
  而这,恰恰是美利坚合众国在立国初的棘手难题。
  舒氏在书中揭示了美国公共生活三百年来的范式转移,即政治形态上的同意政治、从属政治到民主化的权利政治。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代共和政治成长的一般原理。
  关注现代民权、民主之际,美国立国早期的政治可作借鉴,这有益于转型政治心智的健全与审慎。透过美国往事,分明可以窥见共和政治初生期的两种生命力:一种是华盛顿代表的国家建制权威,政府如何维系公共秩序,把来自民众自建团体的质疑和抗议控制在合理边界内,不至于引发国家动荡、分离甚或解体。对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忽略同样显示出,基于代议制的统治稳定而非新闻自由才是建国一代的忧虑所在,他们为了独立革命重视新闻界自由,也为了维护统治而警惕自由的滥用。而围绕奴隶制这个内置炸弹的遮掩延搁,同样是基于国家理性对于废奴主义代表的公民团体实施的控制和隔离。另一种是来自于公民朴素的、自发的道德和政治激情,透过自建社团、公共舆论表达出来。他们同样“把对国家的热爱当做一种高尚的人类美德加以培养”,希望对立法、行政、司法形成全面深入的检查。当参与通道狭窄,就会形成郁积、躁动和急进。
  这是基于人民主权原则之上的合法性争夺。威士忌叛乱主事者获叛国罪,最后得到华盛顿赦免。他担忧的是党派政治、派系摩擦和联邦分裂,担心“无端的怀疑和煞有介事的猜忌会伤害诚实人的感情,也常常会扬恶抑善”。在一个政治体初生初长之际,自由需要权威的指引,民主需要法治的平衡,作为国家凝聚之精神象征的华盛顿展现出了必要的雄毅与稳健。
  而一旦基于国家理性的管控有颠覆基本自由之虞,就会有政治精英、公民团体鼓舞其斗志,主张其权利。这是《惩治叛乱法案》、封口令得以废除的动力来源。人民的自由在建制内可以重获新生。这种权威、秩序、法治与自由、激情、民主之间的复调旋律,恒咏于现代政治。
  舒氏此书不认同美国公共领域衰落的老调,历史主义地观察公民权范式的转型,多维度理解公共生活的质与量,历史场景的质感还原是其特色。比如林肯与道格拉斯的辩论多人身攻击,少佳言警句,却被后世理论家拔高神化。他对公共生活的解读,让我们看到在民主这一“天命”运势之外,宗教社团代表的自治、最高法院代表的法治以及复合共和的国家结构,同样是现代共和政治的重要组件。如何理解公共性与公民权,需要明了国家-民族秩序这一立国前提。
  “若缺乏基本的社会信任,社会将难以为继;若缺乏有组织的、制度化的不信任,民主将难以为继”。书中这句史论警言,可以献给所有以共和民主为伟大志业的现代国人。
其他文献
死亡,是疾病带给人类的终极恐惧。然而,疾病给个人、  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害并非仅仅用死亡来衡量。疾病负担是疾病、  伤残和过早死亡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压力。阿尔茨海默病在  中国有一个非常直白且暴力的名字——老年痴呆症。  它虽然不能在短期内直接导致死亡,但却在患者健康与生命、  经济负担、家庭及照料者负担等方面严重影响生存质量。  随着中国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人口年龄分布的倒金字塔  形结构使
近日,伊拉克局势急转直下,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从北部挥军南下,先是占领了第二大城市摩苏尔,之后又占领了前总统萨达姆的老家提克里特,目前已经推进到离首都巴格达60公里的地方。总理马利基宣布伊拉克进入紧急状态,并请求美国协助轰炸叛军。  由于伊拉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输出国,ISIS又刚刚占领了位于拜伊吉市的伊拉克最大炼油厂,事态不仅造成了地缘
渔民在西沙群岛的珊瑚礁盘上作业。图/ 新华  不同于一般的国内旅游,西沙邮轮是需要提前填报进行预审的。并且,合同上面明确标注:“西沙邮轮旅游不同于陆地观光旅游,由于受天气、海象、海事及军事管制、外交事件等诸多不可抗力因素或邮轮故障等原因的影响,使原定航期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还有别的安排,我在发船前三天到了海口。结果,没等到发船,却等来了航期推迟一周的消息。我只好把行李存在酒店,空手飞回了北京。
《废物星球:从中国到世界的天价垃圾之旅》  作者:[美]亚当·名特  出版:重庆出版社  定价:48元  十年前当广东贵屿作为洋垃圾加工地频频被报道时,关于全球废品贸易路线图和背后的推手,便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废物星球》一书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作者采取了西方记者面对类似选题驾轻就熟的路数,就是从美国到中国到印度,再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把废品贸易版图中的各个节点踏访一遍,然后撷取贸易食物链
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教授  美国牙医沃尔特·詹姆斯·帕尔默(Walter J. Palmer)在南非射杀狮王“塞西尔”的事件后果在美国持续发酵。中国媒体对此事件也有题为《美国牙医残忍猎杀非洲明星“狮王”引发舆论谴责》的报道,这个题目里的“残忍”已经对事件做了定性。这样的说法在美国的网络上也有,表现了许多人对狮王被杀的“义愤”。  义愤是社会舆论的温度计,但是,舆论的义愤有自激作用,可能变成失控的激情
已经80岁、满头白发的阮仪三出现在新场镇。这里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南部,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位老人的出现似乎引起了政府官员的一点不安。  “阮老师,路面铺的石板是到处收集回来的老东西。”  “阮老师,老百姓用的窗格子都是按照过去的工艺复原的。严格地遵守您说的修旧如故的原则做的。”  一路上,新场镇委副书记一直跟在阮仪三身后,时不时谨慎地将新场镇目前的状况做一些介绍和解释。阮仪三只是嗯嗯啊啊地答
2013年11月16日,教育部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这是两年前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以来,第一批被核准的大学高校章程。  基于章程的自治性质,这一举措被外界赋予了高校在内外环境上“去行政化”的期待。“去行政化”的诉求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过去,作为政府下属机构
阿姆斯特丹。图/GETTY 图片编辑/董洁旭  列车缓缓驶入阿姆斯特丹火车站。站台上停靠着带黄边的蓝色列车,鲜亮醒目,令人想起梵高。  蓝色和黄色是梵高最喜欢的对比色。在一封给法国画家好友埃米尔·伯纳德的信里,他写道:如果没有黄色和橘色,也就没有蓝色。当你要用蓝色,就一定也要用黄色和橘色。  梵高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张名片。这里的梵高博物馆收藏了画家的200多幅油画、近600幅素描,包括《15朵向日葵
2014年,对美国著名导演伍迪·艾伦而言,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  在1月12日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举办的金球奖典礼上,伍迪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可就在同一时间,伍迪的儿子罗兰·法罗在推特上公开发难,提及当年伍迪·艾伦被控猥亵自己的养女一事。此后,众多直接和间接的当事人都参与进来,双方申明与反申明不断,观众作为看客,在被各种信息轰炸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加入讨论,最终将一件二十年前的旧事,演变成2014年
从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上海虹桥枢纽乘上高铁,20多分钟后就到了沪杭高铁的第一站——嘉善。  和大多数江南水乡不同,嘉善地处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站在中国最繁荣的长三角都市圈边上。  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将嘉善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联系点。2008年12月14日,他就嘉善发展作出批示:“嘉善县区位优势明显,城乡发展比较平衡。加快交通建设,对嘉善县主动接轨上海、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