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年前的10月23日,在东北长春市的文化天幕上,一颗文化星辰殒落了,一个“桃李满东北”的种桃人辛苦一生的心脏,停止跳动了,这个人就是我们的导师孙常叙(晓野)先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人,他的确是此月此日大去了,作古了,永远永远从人世上消失了,但作为现代汉语词汇学史上的开拓者,他的学术生命并没有死,他那颗智慧的心仍在跳动。今年8月份,将有近百名专家学者在长春会研究孙师的学术著作《汉语词汇》,并为此书出版五十周年做纪念,这就是他学术生命未死的见证。在我们这些曾经受过孙师精心栽培成长起来的桃李心中,孙师的音容笑貌,更是永不磨灭的。
古人有“盖棺论定”之说,孙师的生命之棺,如今盖上已有12年之久了,我们这些做学生的人,如果一直抱着“人走茶凉”的态度,我们这个世界人际关系的炎凉不是太可悲伤了吗?写点悼念文章,总是人之常情吧!
孙师不是英雄伟人,他只是个平凡的学者,是被文痞骂为“臭老九”的九等人。在《十种人谣》中,他是被嘲笑为“山珍海味儿认不全”的人。但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上看,孙师却是个大写的人,一个人格十分完美的人,一个一辈子只做好事,没做坏事的人,是无愧于为人师表的人。今仅就几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事,怀念如下:
一、孙师是旧中国时代的吉林大学的学生,以新旧论,该算旧型的知识分子了,但无一点儿旧日文人自我高大、自我膨胀的恶习。文人相轻,这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不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信口雌黄地贬斥别人,十足表现旧日文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轻薄。这类毛病,在孙师身上找不到一点影子。我们听了孙师6年课,他无论提古人,道今人,都是以肯定的口吻称道之,就是批改我们这些当学生的作业,也是先把成绩写够写透,再指出不足。这一点,就是所谓的新型知识分子,受党几十年戒骄戒躁教育的人怕也做不到吧?直到今天,不是还有人“看别人豆腐渣,看自己一朵花”,自己的虱子都是双眼皮吗?这样的新型知识分子新在哪里呢?孙师为人谦虚谨慎。忠厚老实的品德,值得这种人学习一辈子。
二、孙师做我们导师时,自已是东北师大的名教授了,在上“答疑”课时,不论我们的问题问得多么幼稚肤浅,他总是和蔼可亲地耐心倾听,讨论问题时,也是平等地让我们陈述意见,从未端过教授架子,更别说发专家狂气了。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名专家,拍着胸脯对青年教师说:“××大学,只有我最有学问!”该人的修养就和我们的孙师天差地远了。
三、孙师为人在品德上高洁耿介,绝无半点世俗气。古人曾有诗评价汉代严光和光武帝说:“好个严子陵,可惜汉光武;子陵有钓台,光武无寸土。”孙师的品格很像严光,绝不贪图官场上的权势富贵,而是洁身自重,放着国民党给的高官不做,甘心去当“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穷教师。他是现代的严子陵。
总之孙师的为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个诲人不倦的良师,是个温柔敦厚的长者,是个冷眼红尘的哲人,是个和蔼可亲的慈父。他的温良恭俭让的气质,直让人感到他的风度超凡脱俗,像位高雅的先儒。我们由衷地敬佩他,景仰他,怀念他。他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让我们深有“好人无长寿”的感叹。
俗谚说:“前人扬土,眯后人眼目。”我们不愿做把忘师恩的沙土眯我们后人眼目的人,写了如上纪念的话。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们对孙师恩德的感念之情。最后,还是让我们用呐喊的高音,道出我们的心声吧:
白山巍巍,黑水泱泱;
孙师之恩,山高水长!
(通讯地址:071002河北大学中文系,作者为教授)
古人有“盖棺论定”之说,孙师的生命之棺,如今盖上已有12年之久了,我们这些做学生的人,如果一直抱着“人走茶凉”的态度,我们这个世界人际关系的炎凉不是太可悲伤了吗?写点悼念文章,总是人之常情吧!
孙师不是英雄伟人,他只是个平凡的学者,是被文痞骂为“臭老九”的九等人。在《十种人谣》中,他是被嘲笑为“山珍海味儿认不全”的人。但从个人的道德修养上看,孙师却是个大写的人,一个人格十分完美的人,一个一辈子只做好事,没做坏事的人,是无愧于为人师表的人。今仅就几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事,怀念如下:
一、孙师是旧中国时代的吉林大学的学生,以新旧论,该算旧型的知识分子了,但无一点儿旧日文人自我高大、自我膨胀的恶习。文人相轻,这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不知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信口雌黄地贬斥别人,十足表现旧日文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轻薄。这类毛病,在孙师身上找不到一点影子。我们听了孙师6年课,他无论提古人,道今人,都是以肯定的口吻称道之,就是批改我们这些当学生的作业,也是先把成绩写够写透,再指出不足。这一点,就是所谓的新型知识分子,受党几十年戒骄戒躁教育的人怕也做不到吧?直到今天,不是还有人“看别人豆腐渣,看自己一朵花”,自己的虱子都是双眼皮吗?这样的新型知识分子新在哪里呢?孙师为人谦虚谨慎。忠厚老实的品德,值得这种人学习一辈子。
二、孙师做我们导师时,自已是东北师大的名教授了,在上“答疑”课时,不论我们的问题问得多么幼稚肤浅,他总是和蔼可亲地耐心倾听,讨论问题时,也是平等地让我们陈述意见,从未端过教授架子,更别说发专家狂气了。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名专家,拍着胸脯对青年教师说:“××大学,只有我最有学问!”该人的修养就和我们的孙师天差地远了。
三、孙师为人在品德上高洁耿介,绝无半点世俗气。古人曾有诗评价汉代严光和光武帝说:“好个严子陵,可惜汉光武;子陵有钓台,光武无寸土。”孙师的品格很像严光,绝不贪图官场上的权势富贵,而是洁身自重,放着国民党给的高官不做,甘心去当“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穷教师。他是现代的严子陵。
总之孙师的为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个诲人不倦的良师,是个温柔敦厚的长者,是个冷眼红尘的哲人,是个和蔼可亲的慈父。他的温良恭俭让的气质,直让人感到他的风度超凡脱俗,像位高雅的先儒。我们由衷地敬佩他,景仰他,怀念他。他是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让我们深有“好人无长寿”的感叹。
俗谚说:“前人扬土,眯后人眼目。”我们不愿做把忘师恩的沙土眯我们后人眼目的人,写了如上纪念的话。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们对孙师恩德的感念之情。最后,还是让我们用呐喊的高音,道出我们的心声吧:
白山巍巍,黑水泱泱;
孙师之恩,山高水长!
(通讯地址:071002河北大学中文系,作者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