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策略逻辑——以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为视角的观察

来源 :党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改革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可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但是对改革策略的考察则能反映出既往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是我们回顾中国改革的有益路径之一。体制改革可以理解为事物发生的"质的变化",它是内在的、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变革;而机制改革则类似于"量的变化",它是外在的、可累积的、表面性的变化。从改革的结构特点看,中国改革本身的结构性矛盾加大了改革的难度,在"改什么与如何改"的艰难推进中,体制与机制的区分成为释放压力的阀门。从改革的过程特点看,中国改革的渐进性延长了改革进程,在求稳的政治心态下,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的适当区分具有合理性。从改革的方法特点看,中国改革的试错性增加了改革的风险成本,在"哪些能动、哪些不能动"的取舍中,体制和机制的区分成为必要。机制改革在"量"上的积累,并不一定会带来体制改革"质"的飞跃。如何让改革不单纯地停留在机制上,而向体制纵深推进是个难题。机制改革的边际效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将其转化为体制改革的时机不易掌握,受到多种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他文献
指出了随着林权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林下经济模式发展下,不仅形成了更大的发展潜力,还保证了发展前景的积极开拓,并保证了林业生产工作的可持续性。根据林下经济对生产力发展增
随着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仿制创新能力的突飞猛进,山东威高、苏州林华、浙江康德莱、福建百仕韦等留置针厂家自主研发安全型的产品,并由二线市场向一线市场拓展,使得一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