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四大争议问题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低碳经济是为了防止全球变暖。但科学界在全球变暖的相关问题上尚存争议,争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全球变暖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气候变暖是自然造成的,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类面对气候变暖是减缓还是适应?面对跨期选择,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对?科学的不确定性对全球变暖的政策响应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发展低碳经济四大争议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作出理性的分析,希望借此能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提高政府决策科学性提供参考依据。 The development of a low-carbon economy is to prevent global warming. Howeve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s still controversial on issues related to global warming. The controvers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is global warming determined or uncertain? Is climate warming caused by nature or is it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Human beings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 is to slow down or adapt? Facing intertemporal choice, is a positive response or a negative response? Scientific uncertainty on the policy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has had a lot of imp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review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the four controversi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makes a rational analysis in the hope that this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to develop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
其他文献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外语专业的学科单一性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外语+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才能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脱颖而出.企业文化在社会组
数字延吉三维虚拟系统在高科技的三维虚拟地理信息系统迅速成长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用于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海量信息数据系统,突破了原有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改变了
传统隐喻语境研究包括语形、语义和语用等研究视角,这些视角尽管对研究隐喻的生成及本质有着一定的意义,但仍难从认知机能和社会文化语境的视角对隐喻语境进行全面剖析,因而
本文将三阶段DEA模型应用于我国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测评,通过剔除环境因素对各个区域创新效率值的影响,得出各区域真实的技术创新效率值。研究发现,经典的DEA模型不能真实反映技
研究线性时变经济系统的分支稳定性问题.定义了描述系统状态约束的集值映射,利用生存理论,分别给出了在状态约束为光滑和非光滑时系统分支渐近稳定的充要条件.
魔方阵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问题,是指由自然数1-N2(N为奇数)构成的方阵,其各行、各列,以及对角线元素之和均相等.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排列方法,并巧用Excel中的单元格和宏
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是了解土地资源的各种特征和规律,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格局的主要手段,是开展土地资源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主
首先对现有三种风险分析方法(ⅠⅡⅢ)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各自缺陷,继而采用了一种综合风险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使用方法Ⅱ的分析程序和处理方法,在风险因子风险量求取中考
在β值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的基础上 ,从允许卖空和不允许卖空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允许持有无风险资产的β值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 ,研究了它们的解的存在条件和求解方法 .
在列昂节夫投入产出理论与模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包括隐形因素作用的投入产出理论;构造并证明了经济效益评价模型;探讨了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的应用.还在其中首次阐述了隐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