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方法的选择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eknow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的主要致盲原因,是因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引发血管通透性增加所导致,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内的一系列细胞因子参与了DME的形成。传统治疗主要依赖视网膜激光光凝。近年来抗VEGF治疗逐步成为DME的一线治疗方式,但有很多DME患者抗VEGF治疗无效,尤其难治性DME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充分证明了炎性机制在DME发病中的作用。在此,我们将重点讨论和比较DME抗VEGF治疗和抗炎治疗的现状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17,53:724-728)

其他文献
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少见的双眼非坏死性肉芽肿型葡萄膜炎,主要发生于穿透性眼外伤或内眼手术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眼组织抗原诱发的T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形成由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临床表现或轻或重,症状和体征因人而异,可发生前、中、后葡萄膜炎,以全葡萄膜炎多见。临床上采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相干光层析成像术、B型超声波等辅助检查观察患者
期刊
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相关的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变是一种由TTR基因变异引起的严重危害生命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较为罕见。TTR主要由肝脏产生,小部分由脑部的脉络丛及眼部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产生。病变主要累及周围神经系统,眼部受累最显著的表现为黄白色棉绒样团块状或片状玻璃体混浊,常合并继发性青光眼、干眼。肝移植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口服药物Tafamidis可用于疾病的早期治疗。但肝移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和分析急性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患者视网膜及脉络膜各毛细血管层血管密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横断面对照研究。纳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21例VKH患者(VKH组)和49名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及健康对照进行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OCTA)检查,利用系统内置软件分析视网膜各层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管密度。急性期VKH患眼视网膜及脉络膜各毛细血
青光眼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视神经疾病,为世界范围第一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自血管学说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青光眼的血管相关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血管直径、迂曲程度、位置,血管自主调节能力以及全身性血管因素,然而所得结果均无法阐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近年来随着血管检测技术的提高,临床获得了一些青光眼发病相关血管因素的新证据,引发了关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新思考。本文针对青光眼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眼部表现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变化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及眼科确诊的AIDS患者38例,男性37例,女性1例,平均(33.7±10.0)岁。按眼部表现分为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R)组(16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视网膜病变组(14例)、眼部正常组(8例),分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