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_b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多年来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我国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差距不断加大,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落后,难以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新型城镇化命题的提出为这一状况的改变提供了契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是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基础,也是新型城镇化下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意义,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提出优化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文化的改革发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这就为我国下一阶段的文化改革与发展添上了厚重的一笔,不仅为我国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经济结构亟待调整,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处于调整阶段,这就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找出实际运行中的存在的不足,以解决问题。
  一、 武汉市江夏区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
  武汉市江夏区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江夏区在湖北省武汉市的南部地区,总面积为2018平方公里, 2013年末,江夏区总83.4万人,同比增加了1.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40.4万人,城镇人口 43万人,农业人口占比不超过总人口的1/2。
  从表1中可以看出江夏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积极平稳的增长态势,在区域经济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第一产业的增长幅度以及占区域生产总值比例仍然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在江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农业所占的比例虽然仍占有重要分量,但也根据时代的需求将主体地位逐步让渡工业和新兴技术产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2006年26.7;26.8:46.5调整为2013年的15:50:35。
  二、江夏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存在问题及分析
  现阶段,我国诸多省市越来越注重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在为城市发展提供愈发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武汉市江夏区纸坊和五里界村镇为例,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切实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有力的工作支持。在多渠道地努力下,图书馆、阅览室、群艺馆、文化站等都从无到有地逐步发展起来。
  从公共文化资源投入角度来看,在纸坊和五里界村镇,42%的文化建设投入是上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39%的投入源于文化硬件设施的直接配备,以及部分资金的地方自筹,还有少部分的村镇配有专项资金;而在文化设施的管理发展阶段,文化设施资源的维持和更新则最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实物配备,如图1所示,其投入高达66%,政府拨款则只占有11%的比重。
  图1 公共文化资源投入(管理发展阶段)构成图
  此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发展在也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不能满足需求,供需失衡
  现有文化设施资源难以满足村民需要是制约文化设施建设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以五里界地区五个村镇为例,如图2所示,从2006年以后,图书数目增长速度加快,到了2009年,图书的增加速度逐步放缓。村民所渴求的书目只是馆藏书目的少数,而阅览室、健身器械等设施则因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而老化严重,影响村民的使用。文化产品落后成为文化资源难以满足农民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供给规模小、文化产品不适合需求、设施老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对文化资源的满足程度。
  图2 五里界镇各村落馆藏图书数目变动图
  (二)农民参与文化活动意愿不高,使用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率最高的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在青少年和中年人当中,使用情况则不容乐观。由于年龄等原因,村民参加文化积极性不高,影响文化活动开展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有的文艺骨干,在参与文艺活动时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乡镇文化干部通常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而对文化部门安排的文化工作不够重视,造成了农村文化工作的管理错位现象,这就使得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在基层得到落实。
  (三)文化活动较为缺乏,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
  在纸坊、五里界被调查的各个村镇中,有的村落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或者是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次数较少,也不正式。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
  此外,在江夏区有一些乡村文化设施被挪用或挤占,还有一部分内部设施利用非常不均衡,例如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刚建成时,一般包括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等,而现实中户外活动场所使用率较高,而其他场所管理不到位,比如个别图书馆由于藏书量少、开放时间短,因此借阅看书的人很少;从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主体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年轻人缺位,使用文化设施的比例极低。
  三、优化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统筹规划,科学有序的推动设施建设
  要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目标,科学统筹,关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发的次序和重点,分期分批进行针对性建设。政府部门首先应当对基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详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地方落后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措施来规划发展思路。其次,再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来分步实施,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对发展完成的情况及时调查指导,尽量做到全面化、系统化,同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向前发展。   (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区域财政收入相匹配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持续稳定的大量资金的投入,政府应优先,编制具体的财政规划,加强财政监管,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投入及到位,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村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出优惠政策,鼓励民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生产和运营,实现公共治理。在目前县乡财政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要鼓励其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另一反面需要由中央、省两级政府在资金和人员上提供有力保障,保障县乡政府办事服务,避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给受制于当地财政收入水平。
  (三)加大资金投入,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与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际需求相比,用于投入的资金比例偏低,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要建立一个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才能提供稳定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外部环境,包括政府拨款、融资、集资、社会捐助等。财政部门要统筹规划,不断增加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大财政资金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适当加大引导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设奖励基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和发展农民自办各类文化活动,鼓励和带动更多的文化工作者扎根农村,服务更多的农民。
  (四)提高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设施的作用
  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要找准定位,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惠民水平。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参与、共享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基础之上,要充分利用这些服务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来盘活农村的文化资源。同时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文化产品,创造文化品牌,在增加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增强凝聚力。综合利用这些办法,实现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本文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5S0411
  参考文献:
  [1] 杜方.财政支持公益文化设施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41-45.
  [2] 阮荣平,郑风田,刘力.中国当前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问题识别及原因分析——基于河南嵩县的实证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0(06)
  [3] 周春华.浅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研究[J].群文天地.2013(02)
  [4] 潘娟.基于农民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 Gudaitis Lia, Bunch Martin J.Culture and the City:The Rep resentation of Culture in Toronto's Cultural Facilities Database[J].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2008, 17:1-27.
其他文献
摘要:三亚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热带滨海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近年来不断提高,其过夜游客消费结构具有分析研究意义,可以反映出游客的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的偏好情况,为三亚滨海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建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亚;国庆“黄金周”;消费结构  游客消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本需求消费,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另一方面是更高层次需求的消费,包括景区门票费、
期刊
摘要:以滴滴出行等为代表的专车在国内快速扩张,带来很多法律争议,执法者也面临执法困境和矛盾冲突。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和新型商业模式造成的多重难题,如何确保政府监管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平衡多方利益并逐步调整政府监管思路和目标,是解决专车新政方案实施必须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专车规制;法治思维;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兴起促进互联网企业突破B2B或B2C模式进入C2B2C模式时代[1]。网络技术进步和商
期刊
摘 要:从全球优秀企业发展实践来看,实施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这是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迫切需要,及时评价由于迅速变化的市场形势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但是通过对国内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了解,发现其中存在很多不足,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是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不明确、不能充分理解考核的目的、仅仅只关注绩效考核这一环节忽视了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制度, 企业所不重视的这些方面对于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
期刊
摘要:2012年初浙江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引发了企业间火烧连营式的金融灾难,给浙江省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带来严重的危害。悲剧倒逼着我们去反思曾经备受好评的互保、联保贷款模式怎么了?本文分析了企业间互保、联保贷款模式的种类和性质,探究酿成悲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互保链”危机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互保;联保;担保模式;大规模违约  一、2012年初浙江民企互保、联保危机之痛  2011年12月
期刊
摘 要:人由于被剥削的本质缺失的状态而渴求本质的回归,在头脑中构建了一个人本质应然状态即桃花源。改革者在不同生产力水平的阶段对桃花源的设想进行了不同的修正,相应地产生了太平天国和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为人本质的复归提出了新的契机。中国为了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探索出一条立足国情的道路。在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就是为促进人本质复归而努力。  关键词:本质复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支持西部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广大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提升,从西部大开发到一带一路,西部各省市迎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科技大省、文化大省、经济大省,是西部最大的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四川省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的大省,其中固定的少数民族有十三种,彝族、藏族
期刊
摘 要:当前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也明显加快,同时,在实践阶段农村土地流转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基于湖南湘西自治州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提供政策建议,以期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湘西自治州;城镇化  “十三五”时期,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土地流转所带来的问题更加引起
期刊
摘 要:委托代理理论是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重要起点,而薪酬契约又是委托代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则一直是公司治理的热点。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重要而且普遍的经济活动,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股东通过较低的交易价格或者交易信息的不对称形成非公允关联交易,从而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或者达到自身掏空企业的目的。高管薪酬和关联交易是如何同时影响企
期刊
摘 要:为了推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创造一个活跃而有效的农地流转市场。本文以李坡屯村为例,通过对该村农地流转现状的深入分析,总结了该村农地流转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促进农地合理高效流转。  关键词: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交易  一、李坡屯村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协调进行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创造一个活跃而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随着城镇化
期刊
摘 要:西部大开发以来,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的实施与推广,新疆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也促进了该群体向上的社会流动。本文以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民族乡——新疆木垒县大南沟乡为例,探讨在强烈社会变迁背景下,当地居民(尤其是乌孜别克族)出现的职业分化、社会流动现象。从实地调查来看,该乡居民的职业分化呈现出“单一向多元,简单向复杂”的变化趋势,这引发了居民一定程度的社会流动,而当地经济发展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