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素养的提高。在课改拉开帷幕几年之后的今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依然如故,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如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这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一改以前“满堂灌”的模式,随意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一、“随意”及其表现
  随意,即凭自己的意愿来教,来做,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崭新的境界。过去,我们认识评价教学工作一贯只注重教学的常规性特点。领导检查备课,要看教学步骤的设计是否齐全,听教师讲课,要看是否紧扣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只看重教材各方面的知识点(字词、结构、主题、特点等),面面俱到;在练习、考试中,只注重题目的标准答案。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过于强调条条框框,而忽略了最能体现教师智慧和能力,以及最能考查学生智力水平的“随意性”问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独特教学规律的。
  事实上,认真分析语文教师的教学过程不难看出,他们在注意教学常规要求的同时,都有很多“随意性”的闪光处。每个语文教师的阅历,知识水平,以及对教材的认识不同,决定了他们的教学过程多具有“随意性”的特点。
  1.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有的教师沉着老练,四平八稳;有的教师富有激情,豪爽正直;有的教师处事圆满,兼及各方。他们选择的教学语言,当然也就风格迥异。上海的于漪老师阅历丰富,知识面广,教学语言风趣幽默,有力度;魏书生老师上课紧扣教材,语言简洁明快,极为凝炼。他们在“传道、授业、解惑”时,所运用的教学语言随意而为,各有机智,令人赞叹不已。
  2.处理教材的“随意性”。因为每个教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同,面对的学生情况不同,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同,在处理教材时,也就各有侧重。同样讲朱自清的《春》时,有的教师侧重于思想内容的分析,有的教师侧重于艺术特点的探讨,有的教师注重通过字词的分析带动课文的讲析,各自都具有极强的“随意性”。因此,每个教师应尽可能根据自己对教材的认识和自身特长,对教材作出“随意”的处理。但有一个要求,这种“随意”,必须有利于传授知识。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
  3.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我们强调教学过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其中有个怎么学和怎么导的问题。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对事物的认识,因而对教材的理解也是“活”的。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在一堂课前,就考虑到学生会提出的所有问题,会产生怎样的情绪,这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产生的。因此,整个教学过程是“活”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能在学生的“随意而为”中发挥出来。说到底,对于教师而言,每一堂课都是“随意而教”的过程。
  二、“随意”并非任意
  强调语文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并不是语文教师就可以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实施教学过程。“随意”只是相对于“有意”而言的,它有自己的特点。
  1.“随意”有目的性。教授一篇文章或一堂课,总要有教学的过程和目标,“随意”服从于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应于教学过程的流动性。如果将“随意”误认为“任意”,一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老师讲了些什么,甚至连老师本人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教了些什么,那就谈不上“随意”而教,且有百害而无一利了。
  2.“随意”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与学校不同,班级与班级不同,学生与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使“随意”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基础较好的班级,学生自读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反之,基础较差的班级,如果用同样的内容和难度进行教学,那就会适得其反。另外,一段时间内这种“随意”有效,而另一段时间内,另一种“随意”或许行之有效,只有充分注意“随意”的时效性,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随意”有思想性。“随意”的“意”,即指思想,意愿,“随意”而教不是爱怎么教就怎么教,想当然教学。“随意”应当有思想性,应紧跟时代步伐,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思想教育。甚至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都要蕴含积极向上的思想性。有一位教师上课时,一只小燕子飞进了教室,东碰西撞飞不出去,部分学生的注意力跟着小燕子飞来飞去,不能专心听讲。教师停下课问:“‘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出自哪篇文章?”学生回答:“《匆匆》。”教师又问:“《匆匆》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答:“时间一去不回。”教师马上肯定,并说有去无回就应倍加珍惜时间。学生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打开窗子放走了小燕子,又专心地听课了。看似“随意”的问答,其实蕴含了强烈的思想内容,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应变能力。
  “随意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是一种崭新的境界,它区别于任意,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目的性和思想性的特点。所以说,“随意”是有限制的,不是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没有一点约束的教学行为和过程。
  三、“随意”的必要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随意”而教,能否达到“随意”的境界,标志着一个语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但不是可以随便“随意”的。要想达到“随意”的境界,首先要正确处理“有意”与“随意”的关系。“随意”和“有意”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随意”的先决条件。做好了这些“有意”的工作,才能“随意”处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随意”而教,也就不枉为人师了。
  语文教学要想达到“随意”的境界,教师就要有扎扎实实的硬功夫。标准的普通话、工整的粉笔字,是语文教师的“门脸”。丰富的语文修养、扎实的写作基本功,是语文教师的“内涵”。“门脸”显露于外,“内涵”蕴含其中,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同时,还应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这些硬功夫,是“随意”而教的必要条件,没有这些硬功夫,何谈“随意”的境界。
  语文教师要有“争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追求和勇气。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仅仅满足于教授字词,分解段落,归纳主题,为考试升学而架设梯子的话,那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更谈不上语文教学的“随意性”了。新形势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走教学和科研并行的道路。任何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是教学的骨干、科研的能手。只有如此,才会达到语文教学的“随意”境界,才能打造勃勃生机的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入学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的起始点和基础点,抓住入学教育的良好时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探索了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入学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 途径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入学教育是为新生了解新的学习生活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高等教
摘 要: 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工科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 工科高职院校 第二课堂 素质教育 体系构建    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工科高职院校的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建院”)为积极响应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提出从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机制入手增强其实效性;从大学生的情感特质、思维特点、环境特征入手注重其针对性;并通过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基本规律。  关键词: 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实效性 针对性 规律性    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在热爱祖国、忠诚祖国和报效祖国,是炎黄子孙最坚定
摘 要: 音乐是文学的催化剂,那么如何让这种催化剂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呢,本文认为,应让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引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深切关注和浓厚兴趣;让音乐的情景性引领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互动。让音乐的艺术感染性促使幼儿和文学作品展开积极的心灵碰撞。总而言之,音乐辅助了文学,音乐歌颂了劳动,音乐又指导了幼儿的行为: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  关键词: 音乐 儿童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已成为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探寻了最恰当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 教学现状 新方法    在艺术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基础课与专业课是两类密切相关,且有着逐步深入的课程。专业类课程能直接有效地看到学习成效,且学生也容易树立重专业轻基础的思想。所以
摘 要: 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教学资源库 调查分析 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0年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独立学院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进行的。因此,独立学院学生有其特殊性。首先,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我通过对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2007、2008和2009级新生进行的入学测试发现,学生普遍词汇量不达标,语法基础薄弱。大一新生听说能力差,入学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听懂老师的英文授课,不能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其次,学习自主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太阳公公出来了,看着一群着急离开妈妈怀抱的蒲公英,亲切地嘱咐他们:“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光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看着远处,有几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认为黑黑的泥巴有什么意思。于是逃离了群体,飞向了沙漠。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早已干死;落在湖泊里的种子也已经淹死;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茁壮成长起
摘 要: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准确、流利、得体地进行交际的能力。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交际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大力提倡。本文介绍分析了交际法的理论基础及特点等优势,讨论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交际法 大学英语能力 应用    一、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交际法传入我国以来就受到了广大外语教师的欢迎,因为交际法运用于英语教学一直是以培养学
2005年6月17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文化部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指出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是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这些民族传统节日承载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历史教学应重视民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汲取养分。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