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细胞B7-H1表达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p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后免疫细胞B7-H1表达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PEG-IFNα-2a治疗过程中外周血髓样树突细胞(mDCs)和CD4+T淋巴细胞上B7-H1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分泌干扰素(IFN)γ的T淋巴细胞频数.结果 PEG-IFNα-2a治疗24周,有效组和无效组外周血mDCs的B7-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7%±2.83%和19.27%±4.04%;有效组和无效组CD4+T淋巴细胞的B7-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71%±5.18%和40.43%±7.37%,有效组mDCs和CD4+T淋巴细胞上B7-H1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效组.有效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每1×105个淋巴细胞可检测到分泌IFNγ的斑点数量分别为(113.33±31.41)个和(266.67±42.26)个,患者治疗后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频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无效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泌IFNγ的斑点数量分别为(109.87±40.81)个和(55.63±10.27)个,治疗后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频数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阻断B7-H1途径可明显提高分泌IFNγ的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频数.结论 接受PEG-IFN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其免疫细胞87-H1的表达有关,阻断B7-H1途径可提高机体清除病毒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在 1999年的一次特技飞行训练中 ,海军航空兵的一架双座歼击机在起飞滑跑时冲出跑道。前后舱飞行员同时弹射离机 ,正常开伞 ,降落在机场外 10 0 m的泥土地上 (见《航空军医》
目的 观察盘状结构域受体2(DDR2)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情况,揭示DDR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
18F-脱氧葡萄糖(FDG) PET/CT在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药物疗效评估、监测复发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PET/CT在CRC预后方面的价值,明确PET/CT是否可通过某些参数评估CRC患者在根治术后、肝转移阶段及多处转移阶段的生存期(包括无病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并探讨相关参数的阈值。该文对近年来18F-FDG PET/CT在CRC临床预后上
研究了胚乳、细胞质和母体植株遗传效应以及与环境互作效应对籼稻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 ,同时还受到基因型×环境互作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比较2种方式给予碳酸锂联合131I治疗初发格雷夫斯病(GD)合并WBC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首次确诊为GD合并WBC减少症的192例患者资料,男49例、女143例,年龄(39.65±12.1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2例未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131I治疗)、治疗组A(65例,碳酸锂与131I同时联用治疗2周)、治疗组B(67
研究发现mda-7基因能阻滞多种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对肿瘤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细胞不起不良反应[1],且对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与血管生成的减少相关[2].本实验应
由浙江大学农学院核农所研制的 CC3 3板栗复合保鲜技术已于 2 0 0 0年元月 1 7日在贵州通过验收 ,并获高度评价 .贵州省副省长马文俊专门到会表示祝贺 ,校党委副书记陈子辰代
研究了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氮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时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植株氮含量、积累和利用有显著影响.烯效唑 (S3307)和GA3处理均
目的 在产妇应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探究分析该技术对自然分娩产生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从我院选取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