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一个时代的“大江大河”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xiao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经历了影视界的涤荡,穿过了“如懿后宫”,习得了“延禧攻略”,溺且腻于宫闱内斗戏的观众,迎来了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底色的《大江大河》。厚重的题材、生动的角色、精良的制作、社交网络的话题和赞誉以及蝉联收视第一的成绩等,都让《大江大河》脱颖而出,成为有口皆碑的佳作。
  1977年,无疑是一个写满感激、充满希望的开端,一个开启未来、释放可能的新起点。对于年轻一代的观众,改革开放是个“大词儿”,往往易于“知”而难于“感”。1978年以来那些与改革开放相关、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更多地是一字一句存储在他们的大脑中的历史知识,但是《大江大河》将那段岁月带到了观众面前,更让年轻一代有所启迪——40年的改革浪潮推动了时代巨轮壮阔前行,被命运眷顾、受前辈馈赠的你我,还当继续向着大江大河奔腾,不舍昼夜,不负伟大时代。
  时代弄潮儿的三副面孔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大江大河》让观众看到,时代的变化不是体现在字幕里,也不是表现在旁白中,而是一个个人物的命运与成长。他们的人生轨迹,每一次重要的抉择,都与时代的变化紧密交织。有的人被淘汰,有的人成为弄潮儿,这才是所谓的时代与命运。
  主角宋运辉倔强内敛,作为一个靠自学成为县里状元的学子,他身上有着良好的教养与对学习的渴求,同时也带着知识分子的清高与骄傲。黝黑的肤色、瘦得露出排骨胸、白衣蓝裤夹着中间的红背心和一副黄色塑料眼镜几乎满足了观众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知识青年的全部想象。而天赋异秉与“出身不好”的复合标签,则让观众从他厚重的近视镜片后解读出更多的信息:不论是上大学受阻时,他一遍遍地背诵《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眼神里满是19岁少年的不甘和不服,还是在金州化工厂卷人权势纷争后依然坚持自己的是非判断,宋运辉的胆怯中始终透露着傲气,傲气中潜藏着一丝信念。在瞬息万变的历史大环境下,他的每次人生道路的选择都凸显了其复杂的人物性格,给观众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从农村青年成长为隐忍耿直的国企改革中坚力量和先行者的形象。
  雷东宝,在部队经历过严格历练,年纪轻轻就成为村支书。他与宋运辉不同,身上充满着“江湖气”,是典型的顺势而行的人,但就这种典型,也能变成讨喜的正面角色,宋运萍和宋运辉的出现,让他成为了能超越时代发展的人。他紧跟政策,带领全村人包产到户、办砖厂和电缆厂,闯出了一片天地,不得不说他敢作敢為的气魄是那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而文化上的缺失使他对拥有才学的人都存着一份尊敬,性格中带着敦厚也带着狡黠,但当兵后的见识让他也方方面面考虑很多,时常冲动但也有原则,这既成就了这位农村改革者,也让他时时处在“脱缰”的边缘。
  至于杨巡,相比于宋运辉和雷东宝他则显得略微“小”,不论是年龄、身高还是面孔,杨巡都看起来没有宋运辉和雷东宝“高大”,但事实上这副瘦弱矮小的男性躯体中也蕴藏着不容忽视的能量一一不论是一出场展现经济头脑的“馒头换鸡蛋”,还是独自一人闯东北“碰运气”,亦或是回家乡操持个体生意“卖线缆”,这个无所依傍的杨巡一直在夹缝中寻求生机与商机。
  而宋运辉的姐姐宋运萍,她有文化,虽留有旧时代保守的观念却不受其禁锢,成熟的思想让她能很好地引导弟弟宋运辉和丈夫雷东宝,成为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和突破,让角色不再是一个“花瓶”。
  无论是作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典型代表的宋运辉、雷东宝、杨巡,还是懦弱隐忍的宋家爸爸,善良坚强的宋家姐姐,见风使舵的老猢狲,胆小却聪明的士根等等这些具有鲜明复杂的性格的配角们,他们都身处改革开放充满机遇的人生路口,在时代的洗涤和磨砺中都遇到了不同的挑战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这个过程中既有笑有泪,亦有困苦迷茫,更有靠着执着和拼劲儿闯出一片广阔天地后的欢欣和喜悦。而他们背后则是更多与他们一样在那个时代中奋勇前行的同路人或追随者的身影,这些形形色色的身影勾勒出了小人物在大浪潮下的拼搏与沉浮。
  一份交给时代的答卷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描绘上世纪80年代的主题电视剧也多了起来,包括前几个月引起较大关注的《正阳门下》以及口碑良好的《我们的四十年》。但是那个时代,真的就这么好拍吗?
  《大江大河》的制作人侯鸿亮坦言:“难,不是一般的难。”
  很多年轻人认为“陈旧”和“过时”是年代剧的代名词。在《大江大河》刚刚初剪完时侯鸿亮在家里看,儿子陪着看了一会儿就和他说:“这个剧年轻^直该没兴趣的,太过时了。”
  “过时”和“陈旧”,这是年代剧和部分正剧里特有的性质,剧集年代越接近生活的时间,对这种属性的展现就越难把控。
  但在目前来看,“过时”的《大江大河》并没把年轻人吓跑,因为在《大江大河》里承载的,是一种“真实感”——这种真,是现在和过去最好的联络方式,它会让观众在其中思考:40年前的事情,真的与今天的我们无关吗?
  对许多年轻观众来说,最大的冲击就是直观地感受到,原来历史并非想象中那样是一日造就的;人们过的日子,也不是书上一句话就翻篇儿的。曾经,历史就是教科书上的知识点,白纸黑字、斩钉截铁,让人有一种错觉,仿佛时代的变化就像书上所说的那样简单直接,而《大江大河》所描绘的历史却真正像一条大河:河流前进的路上少不了弯路和风浪、险滩和暗礁。
  在《大江大河》的众多好评里还藏着一些长辈们的感叹:“我们当初就是这样的Ⅱ阿!”
  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感慨,也是对这部作品的无限赞誉。用小切口展现大视角,用普通人的命运勾连大时代的浪潮,给了观众一个适当的视角去回望那个年代——《大江大河》中的角色恰如现实中的父辈一般,没有“留白”与“口号”,真正存在且令人着迷的,是个体顺从或抗拒历史牵引时各自留下的细腻繁琐的痕迹,让观众知道今天习以为常的,都是曾经父辈一路摸爬滚打磕磕绊绊向前、为之努力奋斗的,也许艰难,但总有明天。
  这种心有光明的底蕴给了全剧希望的注脚。
  它所记录的,不是单一的,它属于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也属于宋运萍、水书记和大寻;属于经历过那一代的人,也属于在弹幕里提问“什么是老高二”的年轻人。
  燃烧着激情、梦想、情怀、机会的改革开放初期,呈现在剧中的不仅是解放鞋与搪瓷杯、村口的标语与口号以及时代符号的点缀,还有锐意进取、一往无前的价值感召——如果说家国同构、平民化叙事是《大江大河》塑造改革开放群像的故事骨架,那么蕴藏着破土而出的生机活力,掀开时代前进序章的果敢、坚毅、善良、正直,则是它感动人心的内在精神。
  《大江大河》不止是时代的献礼剧,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自己的身影,找到共鸣,就像万千溪流,汇聚成江河大海。它不是在记录那个时代,
  而是向所有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证明着:那个年代,是依然值得怀念,值得被记住的。
  因为走过的路,都是会闪闪发光的。
其他文献
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今天,人们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是对我国教育发展方向更加关注,其中,高校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有
从教学目的来讲,就是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让学生能够运用具体的学科知识,对相应的问题作出分析,并且培养起持久学习的良好习惯.高中学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回到家里,我瞥了一眼手机,都是一条接一条的春节商超便利促销短信,朋友的问候和祝福却寥寥无几,心里不禁有些空落落。算起来,已经是来北京打工的第七个年头。做软件编程,常常需要加班,社交圈也很狭窄,所以一直过着规律、单调的单身生活。  年关将近,突然很想吃一顿老家过年时的炸肉炖锅解解馋。在我们湖南老家,腊月二十九,妈妈总会给全家人做一顿热乎乎的炸肉炖锅。把几大片肥肉放入热油锅,肉被炸得
期刊
基于长江三峡大坝碾压混凝土方案左厂房12号坝段上部为常态混凝土、下部为上下游面均设有常态混凝土的防渗结构型式的碾压混凝土坝的特点,借助于渗流场求解的结点虚流量法及
素质教育观下的中职学校教育应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德才兼备型人才.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发展遇到诸多掣肘,教学质量迟迟难以提升.教师要综合采用案例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