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半夜追责中南海停电事故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54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10月,印度总理尼赫鲁应邀访华。一天晚上,周恩来在怀仁堂宴请印度总理尼赫鲁。宴会的气氛热烈而友好,正推向高潮之际,即两国政府首脑举起酒杯正往一起碰的时候,忽然断电了。怀仁堂顿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有的人不免有点慌乱。
  事后有人开迷信玩笑,说中印关系后来发生紧张,有一段黑暗,这次断电就是预兆。玩笑归玩笑,灯又亮起来后,两国总理还是碰响了杯,宴会继续进行。当时周恩来从容大度,不露声色,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一样。
  但多年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人心中有底,这样重大的场合,出这么大“洋相”,总理在宴会后肯定要追究……
  可宴会结束之后,周恩来根本没有马上提断电的事,回到西花厅,照样批阅文件,好像已经忘掉了这件事。身边工作人员未免都感慨:一向严格细致的总理这次怎么了?泰然处之,完全无所谓,这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例外。
  当他们也把这件事丢在脑后时,却不料想,凌晨3点钟周恩来突然停止了工作,命令他们立刻发通知,把外交部、中央办公厅、北京市电力局等部门的负责人都叫来开会,一刻也不许耽搁。
  这些部门的领导人在总理办公室的紧急通知声中,纷纷爬出热被窝,冷水擦脸,尽管哈欠不断,全身难受,但依然尽快地赶来西花厅。王炳南(1909-1988,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外交部办公厅主任、部长助理,协助周恩来开展外事工作)还以为国际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刚问半句,周恩来已经严肃责问:“中南海怀仁堂的电力都没有保证,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个环节上?”
  与会者个个面面相觑,这才明白深夜惊梦的原因。周恩来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追查原因,一个人一个人地追究责任,根据责任大小做出了不同的批评,并一起研究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
  在追问到亚洲司司长陈家康时,周恩来问:“你是亚洲司司长,这个事你怎么解释?”
  当时会场气氛一直很严肃,印度在亚洲,周恩来问亚洲司司长不能说没理由。陈家康说:“总理,我们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亚洲司管与印度的关系,可管不了电灯啊。”
  一句话说得周恩来笑了,大家也都跟着笑了,气氛才缓和下来。周恩来看看大家,又看看窗外,窗外的天空已经发亮了。
  “你们没少打哈欠,知道吗?我有意在这个时候把你们找来!”周恩来用指头在空中敲敲,仿佛是想敲醒大家,“是要让你们印象深一些。你们是从被窝里爬出来的吧?”
  这一来,大家不由得都笑起来,有的苦笑,有的捧腹大笑,一夜的疲劳顿时全部消失了,留在脑子里的只剩下总理不乏严肃的笑容和这次停电事故带来的深刻教训。
其他文献
1982年6月20日,时值盛夏,艳阳高照。早晨,一个特大的喜讯传遍全村:彭德怀元帅夫人浦安修、左权将军夫人刘志兰怀着对革命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今天要回砖壁村访问。顿时,整个山村沸腾了起来。  1939年至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期,浦安修随八路军总司令部四次进驻山西武乡县砖壁村,她原在八路军总司令部直属政治处工作,后来和刘志兰一起被调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女运动委员会”。为了贯彻执行毛泽东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