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冬小麦示范种植情况及栽培技术要点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焉耆盆地连续多年多点开展新冬22号早熟冬小麦品种试验示范,并结合焉耆盆地近4年来气温变化情况,证明了在焉耆盆地种植冬小麦可以安全越冬.同时,总结了冬小麦栽培技术要点,为当地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及农业种植结构提供技术依据.
其他文献
为探究乳化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40调控载药微囊释放性能的机制,评价载药微囊对非靶标生物的急性毒性,采用界面聚合法,通过调节乳化剂EL-40用量(0.5%、1.0%和2.0%)制备释放性能不同的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分别于棉蚜Aphis gossypii发生初期与盛期进行施药,监测药剂处理后棉蚜与瓢虫的种群动态,明确其对棉田棉蚜的控制效果,并确定最佳施药时期.结果 表明,微囊制备过程中,提高EL-40用量可降低囊壳致密度,进而加快载药微囊活性成分释放,当EL-40用量为0.5%、1.0%和2
本试验在水稻旱直播田播后1~3d第一次土壤喷雾施药,在水稻3~4叶期间、稗草3.5叶前第二次茎叶喷雾施药处理.试验表明,封闭药剂中35%丙噁·丁草胺EC、500 g/L丙草胺EC在前期封闭处理安全性及封闭除草效果有较好表现.采取茎叶处理的药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都能达到实际应用要求,但要想实现对杂草禾阔双除的目标,需要加强对阔叶杂草除草剂的混用和复配的探索研究.
为明确杀螨剂对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 bicaudus后代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采用联苯肼酯、三唑锡和哒螨灵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的致死中浓度处理双尾新小绥螨雌成螨,测定其后代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寿命、雌性比例及繁殖力,构建亚致死条件下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的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并模拟其种群增长模型,分析不同杀螨剂亚致死效应对捕食螨后代的影响.结果 表明,联苯肼酯处理能显著缩短双尾新小绥螨后代的未成熟期(4.81 d),显著延长双尾新小绥螨后代雌成螨的寿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是我国棉花、果树及茶树等多种作物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刺吸取食寄主植物可造成生长点枯死、叶片破损、花蕾脱落、棉铃及果实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姜玉英等,2015).红颈常室茧蜂Peristenus spretus是我国绿盲蝽等多种盲蝽类害虫若虫的优势寄生蜂,自然控害作用明显,且可以规模化饲养和人工释放,在盲蝽防治中应用潜力巨大(罗淑萍等,2016),但在室内评价中发现红颈常室茧蜂对吡虫啉等多种常用化学药剂较敏感(Liu et a1.,2015).因此,本研究
棉蚜Aphis gossypii是一种广泛分布的世界性害虫,对农业生产为害大,且防控困难.棉蚜体内共生菌在棉蚜的生长发育及适应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体内的初级共生菌布赫纳氏菌属为蚜虫提供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苗雪霞和丁德诚,2003),体内的次生共生菌可提高蚜虫的耐热性,抵御寄生蜂的侵袭和影响蚜虫的生长繁殖等.关于棉蚜与其初级共生菌之间互惠关系的研究较多,但关于其与次生共生菌之间关系的研究鲜有报道.有翅棉蚜的迁飞数量决定着棉蚜对田间的为害程度.为明确安阳市棉区有翅棉蚜体内主要共生菌的感染情况以及不同年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农田生态系统中优势捕食性天敌,对棉花蚜虫等多种害虫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冯宏祖等,2000).继代饲养是昆虫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规模饲养是天敌释放应用的必要前提.为实现多异瓢虫的标准化扩繁、规模化饲养和商品化生产,本研究拟探讨2种蚜虫和3种鳞翅目昆虫卵对多异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以期为多异瓢虫的标准化扩繁、规模化饲养和商品化生产提供参考,为进一步推进这种新疆本地天敌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奠定基础.
大豆品种合农114是以黑农51为母本、合丰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不仅表现为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强、适应性好的特点,而且油分含量较高,抗逆性强.其亲本系谱由77个不同来源的亲本材料组成,其中核心祖先亲本18个、直接亲本59个,聚合与累加了亲本的优良基因与性状,品种遗传基础好.为了挖掘品种转化优势与潜力,文章对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亲本系谱进行了分析.该品种既是生产应用的优良品种,也是品种改良创新的优异种质资源.
相对于单一作物规模化种植导致的农田生境简化,邻作、间作、套种等多种经营耕种模式则具有更复杂的生物群落、更稳定的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的自然控害潜力.农业多种经营模式中基于相邻地块的多种作物种植的组合系统,毗邻或附邻种植一种或多种作物的模式较普遍.物种在多种农作物以及非作物生境间的转移规律及其生物控害潜力是系统生防功能评估的重点(Haan et a1.,2020).天敌在农田与相邻作物或半自然生境迁移中发挥控害功能,如农田边界、草地、林地等非作物或芝麻等显花作物丰富时,可为天敌提供良好的食物源和栖境,天敌容易迁入
11月24日,全国种业企业扶优工作推进会在京召开,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种业企业扶优行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打造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加快形成种业企业发展新格局.
以仙婆果等多个优质荔枝品种为接穗,对妃子笑、槐枝、桂味进行高接换种.结果 表明,以庙种糯为接穗,分别嫁接妃子笑和桂味成活率最高;以凤山红灯笼为接穗,嫁接槐枝成活率最高;岭丰糯分别嫁接妃子笑和桂味的枝梢最长;井冈红糯嫁接槐枝的枝梢最长;观音绿嫁接槐枝、岭丰糯嫁接桂味、凤山红灯笼嫁接妃子笑的亲和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