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目前我国虽有若干立法,但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因而急需从立法和理论上完善我国关于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制度。
  关键词 商业秘密 民事救济 刑事保护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秘密权属性质的规定模糊。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的各种方式,如:盗窃、利诱、胁迫、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等多种方式,显而易见,《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秘密看作是一种竞争的手段,以禁止利用不正当竞争的方式对商业秘密的权属性质予以规定。而我国《刑法》则明确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或特别严重后果的,应分别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由此可知,《刑法》将侵犯商业秘密规定为一种刑事犯罪,这就间接地将商业秘密认定为知识产权的属性。由于我国立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商业秘密属于民事权利的属性,导致在经济交往中常见的商业秘密转让、商业秘密许可等经济行为缺乏法律依据,大大削弱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二)我国现行法律对保护商业秘密的范围及侵犯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的规定偏小。TRIPS协议中将商业秘密规定为“未披露过的信息”加以保护,并没有明确列举出商业秘密的范围,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将商业秘密局限为经营信息和技术秘密,其范围远远小于TRIPS协议中对商业秘密范围的规定,从而导致在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难以有效地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另外,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列举了侵犯商业秘密的各种行为,只是规定其所列举的行为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这就意味着即使出现了其他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但是由于其不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列举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免受法律的制裁。
  (三)我国现行法律对承担责任的主体规定不一。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承担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的主体规定为经营者,而《合同法》将承担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责任的主体规定为合同的当事人,但是《刑法》却将其规定为一般主体,其范围明显比前述规定的范围大,这样就可能出现行为人不能成为民事违法主体却可以成为刑事违法主体的奇怪现象。
  (四)我国现行法律缺乏对保护商业秘密的诉讼程序的规定。我国现行法律对权利人由于其商业秘密被侵犯受到损害而引起纠纷时应遵循的诉讼程序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我国《民事诉讼法》仅仅规定了其是否公开审理的问题,而对在诉讼过程中对于诉讼参与人如何保密其证据、如何防止商业秘密的损失、以及若诉讼参与人侵害其在诉讼中得知的商业秘密应如何承担责等问题都未明确规定。
  二、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的建议
  目前,我国的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有着很大的缺陷,这非常不利于司法实践中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所以对现存的商业秘密保护法进行完善、补充和修订已经刻不容缓。
  (一)制定一部完整系统的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
  笔者认为,只有制定一部完整系统的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才能更有效、更全面地实现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该法应系统、明确地规定商业秘密的概念、构成要件等最基本的方面,同时也应对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涉及的商业秘密的热门问题如:保密范围、保密合约、保密措施、保密期间、客户名单、举证责任、竞业禁止、侵权救济及商业秘密的诉讼程序等问题作出系统的规定,使其能有效填补现行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体系的漏洞,专门对商业秘密提供全方位、更高强度的保护。
  (二)扩大商业秘密的概念
  根据现行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仅限于技术资讯和经营资讯两类资讯。这种对商业秘密狭窄的定义源于当时人们有限的认识水平。在1987年的《技术合同法》和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后的一段时间内,商业秘密主要集中在技术资讯上,人们对商业秘密的第一反应往往会想到在商业活动中出现的不为人知的技术秘密。仅仅将商业秘密限定为技术资讯和经营资讯二类,这显然过于狭窄。
  (三)扩大未来《商业秘密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是针对发生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然而,并非所有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都发生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也并非所有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都是带着经营活动的主观目的性去实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概念的规定过于狭窄,且其对调整商业秘密范围的规定也相对不够全面。按照当前商业秘密秘密性、实用性、新颖性和价值性的特征来讲,只要是具备这四个特征的资讯都应该属于商业秘密调整的范畴。
  (四)加强对商业秘密保全制度的法律规定
  “秘密性”是商业秘密的根本属性,但是当商业秘密因为履行诉讼举证义务等特殊情况而必须公开时,我国法律必须明确规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全制度,如要求相关人员采取保密措施、承担保密义务等。
  (五)加强对商业秘密侵权的民事救济
  承担民事责任是对商业秘密进行救济的最基本的形式,在确定侵犯商业秘密承担的民事责任的时候,不应该一味地考虑反不正当竞争的责任形式,还应从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责任承担形式出发,责令侵权人承担返还商业秘密的附着物、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对损害赔偿,首先,应依《民法通则》关于损害赔偿的规定,根据侵权损害确定赔偿范围,在这种侵权损害难以确定时,民法理论上的惯常做法是以正常使用时的预期利益为其赔偿范围,并应明确规定具体的赔偿计算方式。其次,根据侵权人的主观状态区分惩罚性和补偿性的金额救济。如果侵权人在侵权时的心理状态仅仅为过失或从证据上推定为过失,那么侵权人据此获得的全部非法利益对权利人进行赔偿可以达到立法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璇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56.
  [2]李友勇.试论我国商业秘密[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4).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其他文献
加强地方债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是确保当前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正确看待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借鉴发达国家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的
尽管我国《商标法》明确规定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但对商标近似如何认定目前尚无明确的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商标近似的判断成
期刊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写作也恰是语文学以致用的一种重要体现。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本来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很有兴趣的自发自觉的行为。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许多初中学生畏惧写作,逃避写作。作文教学也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常规的作文教学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
期刊
“Willkür”概念不仅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而且在《实践理性批判》、尤其是《道德形而上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是,对于这个概念,国内学术界迄今没有找到一个恰当和统一的
庄山悦彦:“日立既有家电等消费商品,也有大量的工业产品,而重庆既是工业城市,又是商业城市.因此,合作空间很大.”
电气工程在电气化工程的行业里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在许多电气的项目中,由信号控制以及电路控制的技术作为电气工程的主要技术基础,在各个行业与领域都有一定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不论是在医疗还是精密仪器等行业中,塑料制品的精度越来越高,因此注塑成型模具设计就显得尤为关键.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天涯镇委认真按照三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抓手和平台,紧紧围绕并自觉融人中心工作,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253-01    1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法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