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独素B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及其机制

来源 :中国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药子中的二萜内酯类成分diosbulbin B(DB)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和肝脏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一次性灌胃给药DB(0,113,150,200 mg·kg-1),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来观察DB诱导的急性肝损伤,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HO-1的表达。结果:血清ALT,AST,ALP结果显示,DB 113 mg·kg-1灌胃后24 h,DB没有引起肝毒性;在150 mg·kg-1时,DB引起微弱的肝损伤;到200 mg·kg-1时,DB诱导明显的肝损伤。ELISA结果显示,DB能够剂量依赖性的增加血清中TNF-α的含量(P<0.05,P<0.01,P<0.001),DB(200 mg·kg-1)能够降低IL-4的含量(P<0.01),而不同剂量的DB对IL-1β的含量均没有明显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B(200 mg·kg-1)能够明显诱导肝组织中HO-1的表达(P<0.01)。结论:由TNF-α介导的炎性肝损伤以及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DB所诱导的急性肝毒性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汽轮机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蒸汽温度不断的提高,控制系统为了提高动态响应而采用高压控制油,电厂为了防止火灾而采用耐高温的磷酸脂型抗燃油。目前,大型汽轮机电液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