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lao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作为建筑类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教育部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对应课程,对于新入学的大一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专业启蒙作用.该课程除了承担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阳光的心态、扎实的专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远大的理想信念以及良好的职业操守.
其他文献
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基因式嵌入到专业课程中,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是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毒理学的教学中,以“基因嵌入式”为模型,挖掘以敬业教育为主线的思政元素,运用“讲、查、做、演、论”多元化方法介绍课堂教学设计,将毒理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价值的引领有机融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基于外语教学的“后方法”理念及策略,深化对《语言导论》课程功能的认识,发挥课程协同育人作用,促进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综合英语能力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就业选择上的专业能力.在如今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如何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自己心仪的工作是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影响其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单纯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要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
本文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分析英语专业学生民族文化英译能力现状,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翻译教学改革,研究如何提升学生民族文化素养,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有效地汉语文化输出,从而履行传承与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
当前科技迅速发展下,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不但快速发展而且广泛应用于各领域.随着国家对职教信息化设计日益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职校信息化教学目的 是实现教育改革创新,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人才.学生有独特的个性,职校信息化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对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与学生学情调查分析,提出运用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理念,通过课堂实践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职教教学质量.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在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等思政元素的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到实践课中,从而增强实践课程的人文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使实践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本文研究了新闻学《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课程思政的践行.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虚拟演播室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很多领域.虚拟演播室技术是指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制作的虚拟的三维场景,虚拟演播室可以将虚拟场景与真实场景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将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于高校的微课视频制作中不仅可以提升课堂的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讲授的内容,可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文通过对虚拟演播室技术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将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于高校微课视频制作中的优势,并探寻将虚拟演播室技术应用于微课视频制作中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是一个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并重的专业,现今高等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较差、无法更好地学以致用.本文以河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为例,阐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方向,分析现存问题,提出改革方案,改善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培养出更加符合旅游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为探索职业教育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在分析课堂组织和项目管理的关联性后,将项目管理思维和工具融入到课堂组织过程.发现基于项目管理思维进行课堂组织,有利于找准本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可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从中国文化推广的全球战略出发,从四个方面阐释对外汉语线上教学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嬗变即传播路径的变化、受众规模的扩大、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教学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