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释疑:老人降压5大困惑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ngy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高血压是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0%~30%。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若未得到良好控制,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引起心力衰竭、中风(卒中)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如今,降压已成为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共识”。但在接受降压治疗的过程中,老人们的困惑不少。
  
  困惑1 有没有只降收缩压的药?
  
  焦点话题:不少患者收缩压高,舒张压很低,脉压差大。希望能有一种药只降收缩压,不降舒张压。
  专家释疑:没有只降收缩压的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血压值可分为两种类型:老年普通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年龄越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7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以上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收缩压高、脉压差(收缩压减去舒张压)大。这主要与老年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弹性差及血管顺应性下降有关。
  不少老年人担心收缩压降低的同时,把本来已经较低的舒张压再降低,甚至会低于60毫米汞柱,希望能有一种只降收缩压的药。其实,目前所有的降压药物都有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作用,只是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降低两者的程度有所差异而已。一般地说,老年患者的舒张压宜控制在60毫米汞柱以上,而收缩压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即可。但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不宜降得过低,应保持在70~90毫米汞柱,以免影响冠状动脉供血而诱发心绞痛。
  
  困惑2 高龄老人血压略偏高,该不该服药?
  
  焦点话题:八九十岁的老人,血压略高于标准,有必要服用降压药吗?
  专家释疑:高龄轻型高血压患者不急于用药。
  高龄老年患者如能接受正确治疗,与不正规治疗或不治疗的患者相比,前者中风的发生率能降低36%~47%,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20%~40%。
  不过,一些血压在150/90毫米汞柱左右、无明显靶器官损害的轻型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一定需要马上服用药物降压,可先进行基础治疗(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情绪稳定、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戒烟、饮食清淡、减肥等)一段时间,即可有降压效果。
  
  困惑3 降压标准都是统一的140/90毫米汞柱吗?
  
  焦点话题:老年人的降压标准是不是该比年轻人宽松些?会不会因为服用了降压药而带来其他负面问题?
  专家释疑:老年人的降压目标为150/90毫米汞柱以下。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降压难度大,故老年人降压的目标为:收缩压降至150毫米汞柱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老年患者通过治疗使收缩压逐渐下降到150毫米汞柱后,如同时有舒张压升高,应将其降至90毫米汞柱以下。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伴冠心病者,舒张压不宜降得过低,一般降至70毫米汞柱就可以了,以免加重心肌缺血并诱发心肌梗死。合并脑供血不足或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也不宜降得过低,具体降压标准及治疗应遵循医嘱。糖尿病患者的目标血压应下调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超过1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20/75毫米汞柱以下。
  有关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降压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尚缺乏直接资料说明降低血压对高龄老人的影响。目前认为,高龄老年患者的治疗阈值可以适当提高。
  
  困惑4 服了很多药,血压为何就是降不下来?
  
  焦点话题:用过很多降压药,效果似乎都不太好,是血压真的降不下来,还是用药方法不对?
  专家释疑:老年人应选择联合用药,阶梯式治疗方案。
  适合老年患者的降压药有长效钙拮抗药(CCB)、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ARB)。上述降压药对收缩压与舒张压都有降低作用。其中,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非络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与利尿剂(如吲哚帕胺、氢氯噻嗪等)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伴糖尿病及蛋白尿的高血压患者宜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如苯那普利、福辛普利、赖诺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等。
  对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单一用药一般无法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应联合用药,并采用阶梯式治疗方式。联合降压治疗有助于提高降压疗效,同时能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现已被证实有效的联合用药组合有:CCB ACEI,CCB ARB,CCB 利尿剂,ACEI 利尿剂,ARB 利尿剂等。
  
  困惑5 血压波动大,高的时候很高,低的时候很低,真怕降压降过了头。
  
  焦点话题:早上血压很高,晚上血压偏低,睡觉时候更低,站立时候血压高,平躺时候血压低,血压忽高忽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降?
  专家释疑:慎重选择降压药,重视血压监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特点为24小时内的血压波动大于年轻患者。一般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为上午6点左右开始升高,一直持续到晚上,晚10点后,血压逐渐下降。同时,老年人的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体位性低血压是指老年人站立3分钟后,与仰卧时的血压相比,收缩压降低2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降低1 0毫米汞柱以上,可伴有头晕、眩晕、视物模糊、恶心等症状。这主要与调节血压的压力感受器功能减退有关。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自身血压波动的规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在降压治疗期间,应定期测量血压,以便随时调整用药剂量。降压药物应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缓慢降低血压。由于40%的缺血性中风发生在午夜至上午6点,故夜间血压不宜降得过低。哌唑嗪、柳胺苄心定、利血平、可乐定等降压药会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合并使用利尿剂时,老年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曾发生过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降压药。
其他文献
我是一位乳腺癌患者。2002年12月,我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了左乳改良根治手术。    干脆利落接受手术治疗    那年11月,无意中发现自己左侧乳房有一个肿块时,身体一向健康的我并没有想太多,但我还是很警觉地去专科医院做检查。一边做检查,我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没事吧!没事吧!可检查的结论却是:乳腺癌。由于对这样的疾病了解不够,被无情地宣判的那一刻,我出乎意料地平静,当时脑海里只有一个简单的想
世界上沒有谁的真心相待是不计回报的,于人际交往是,于爱情亦是。  诚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说的那样:“当我们爱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别人爱我们。”  也许,会有人矢口否认,说自己的爱没有企图,哪怕从始至终都是一厢情愿也无怨无悔。  究其原因,只是太过年轻,不懂自己真心的可贵。  当你真的和他在一起之后,你对家庭的操劳,他视而不见;你对他起居的照料,他觉得理应如此;你的心情更迭,他也不以为意。  在一次次
疼痛,几乎是每个人都曾遭遇或将会遭遇的症状。为了止痛,许多人选择吃止痛药,甚至有的人因某些原因不得不长期吃止痛药。于是,一些患者开始担心,长期吃止痛药会不会“成瘾”呢?    事实上,要了解止痛药会不会成瘾,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药物成瘾。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患者不顾后果持续服药的强迫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成瘾性药物可以诱发欣快感或缓解疼痛,持续使用,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适应性改变,
在糖尿病中,常见的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而1型糖尿病只占5%左右的比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饮食和适量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和运动有无特别之处呢?    与2型糖尿病相比,1型糖尿病病情更严重,往往发病年龄轻,多见于儿童,也有少数患者成年后才发病。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介导型糖尿病,患者常具有某些类型的人白细胞相关抗原(HLA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但灾难中留下来的孤儿们迫切需要一个温暖的家。    对地震孤儿来说,福利院、孤儿院或许是温暖的,但毕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家”。温暖不仅是温饱,更应该有温情和温馨。孤儿由亲属领养当然近水楼台,但如果亲属们的生活原本就捉襟见肘,甚至还要从给孤儿提供的抚养费中“分一杯羹”,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势必将受到影响。让有条件、有爱心的城市家庭领养地震孤儿,应当是现实情形下解决地震孤儿未来
武女士(妻子):  我和丈夫彼此非常熟悉,夫妻关系也处得不错,就是有一点小小的问题。平时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喜欢一些亲昵的动作,比如,喜欢和他坐得很近,或者让他搂着我的肩膀等。可让我尴尬的是,他总是认为我是想同他过性生活,并开始解我的衣服。作为妻子,我又不好反对,也不好意思告诉他,我并不是想过性生活,而只是想和他亲热亲热。当然,大多数时候,还是尽了作为妻子的责任。我应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  
生活实例:貌似精神病,病根在肝脏    嘉铭今年39岁,两年前从国外学成归来后,便在上海一家大公司担任总经理。他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整天忙于各种谈判、应酬,两年来,已有了众人瞩目的成绩。可从上个月起,嘉铭变了。起初,他常向妻子抱怨,说自己整天昏昏沉沉的,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思维和语言也变得有些迟钝了。没过多久,嘉铭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古怪:好几次在公共场所随意大小便,但自己却浑然不知;出门办事,突然把口
颈椎病年轻化趋势迅猛——解读颈椎病调查(一)  贾连顺    专家简介  贾连顺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上海脊柱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现任国际截瘫学会中国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职。 医学专长:颈椎病和颈椎外伤领域,著名脊柱外科专家。 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周一下午特需门诊   大众医学:对本次调查获得的285个有效样本,您如何评价?
《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冬之际,万物萧瑟,阳气收敛,阴气滋生,气候干寒,容易伤阴。“养阴润肺”是中医名家的一贯主张。进入秋冬季以后,除了请中医师进行中药调理外,采用食疗,如以水果、坚果滋润肺,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水果润肺——  1. 甘蔗   甘蔗性寒味甘,具有清热生津、补肺润燥、养胃通便的功效。甘蔗水分占84%,含糖量高达12%,含铁量在水果中最高,还含有天门冬氨酸、谷
足癣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共用浴盆、毛巾、拖鞋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馆等是重要的传播场所。足癣如不及时治疗,不仅可传染给他人而致病,还可通过接触、搔抓自身传染而发生体股癣、甲癣、手癣等。因此,患者应高度重视,采取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必须纠正“有足湿气是身体健康的表现”“治好足癣就会生大病”的错误观点。足癣经正确、足程的治疗是可以一次治愈的。    可以自我药疗的足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