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炎的作用机制

来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hua212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炎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收集鼻渊通窍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
其他文献
异常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目前的治疗方案以急性期止血、纠正贫血、给予雌孕激素调节月经周期,改善子宫内膜等为主。本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药物治疗,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生理特点及基础疾病,分析医师初始治疗方案疗效不佳的原因,从药学角度提出新的治疗方案,最终被医师采纳并成功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临床药师在个体化用药方面的临床价值,同时积累了临床治疗经验并为将来救治相同类型的病患提供借鉴和参考。
目的:采用改良的Franz透皮扩散池考察黄连膏中主要活性成分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同时对黄连膏的抗炎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用改良Franz透皮扩散池,接收液为30%乙醇生理盐水,以小鼠背部皮肤为透皮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皮接收液中盐酸小檗碱、芝麻酚、芝麻素及总生物碱的含量,计算透皮吸收动力学参数,考察黄连膏中抗炎活性成分的累计透过量及吸收规律;取3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组(100 mg·kg-1)、黄连膏高剂量组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