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语文课堂节奏艺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_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具有活力。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的节奏性不仅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而且也体现了教学的协调性和新颖性。
  关键词: 课堂节奏艺术语文教学课堂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节联系也得当,学生能听懂,效果甚佳。但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激情澎湃、优美生动的语文课被讲得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同一个人,五官肢体端正完整,但给人面黄肌瘦、病弱无力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掌握语文课堂节奏艺术尤为重要。
  掌握语文课堂节奏是一种教学艺术。如何把握语文课堂节奏是因人而议、因文而殊的。但是就一般规律而言,不外乎从教学时间的利用,教学语言的运用,课堂气氛的控制和调节,教学结构层次的合理安排以及教学方法的丰富多样、灵活匹配这几个方面去把握。为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要进入艺术的境界下面,我就将对掌握语文课堂节奏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语文教学内容“详”和“略”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传授的多与少,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完整地构建知识的精华,教师讲得“面面俱到”详中又详,不分主次轻重“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像小河流水平平而过,无波涛起伏,毫无疑问,怎么能收到强烈感人的节奏效果。如有的语文教师,不分文章的体裁,都是从作者介绍,文章字词讲起,然后段落结构分析,总结中心,最后归纳写作特点等,千篇一律。因此说,教师应从文章的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传授知识时必须做到突出重点,克服难点。重点内容要“浓墨重彩”,次要内容“轻描淡写”。找准文章难点,减少坡度,难易相间,精心点拨,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有详有略,详略安排得当。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语文教学容量“密”“疏”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有“密”有“疏”疏密结合。有的教师往往会担心学生不会,在课堂上只“密”不“疏”,一味盲目加大单位时间的教学量,“马不停蹄”地跑,这个问题还未解决好,那个问题又抛出了,学生也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赶,时间一长,造成脑力劳动超负荷,产生抑制,效果会适得其反。也有的课堂教学“疏”而不“密”,教师慢条斯理,像温开水,一步一踱,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非要拉长的两节或两节以上的课。如有一位青年教师讲授词性时,“副词”和“连词”本来只需十分钟能使学生弄懂弄会,非要讲上四十分钟才肯放心,课堂松松散散,学生的思维如“慢镜头”晃悠。由于刺激集中大脑皮层中的一个区域,就会使大脑进入无兴奋状态,思维停滞。故当语文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时,要让学生较重的负担,较大的容量,让学生精神抖擞,或讲或辩,或练或议,或观察或参与,使兴趣达到高潮。大密之后,定要读之以小疏,让每一个学生有回味再三的空间。
  第三、语文教学速度“快”“慢”结合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进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进行的频率,做到准确把握好教学过程。速度如果过快,则会使学生思维紧张疲劳,造成“消化不畅”;速度假如过慢,会使学生思维松松散散,厌卷无聊,“营养缺乏”;速度如果平稳,会使学生思维漫不经心,索然少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从整体节奏上做到有效控制,使其速度快慢交替,此起彼伏,形成有规律的变化。例如在散文教学,特别是名家的散文,对散文的意境美、形式美、语言美,讲授时节奏要相对慢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则要讲得快点。而在说明文教学中,就应该把弄清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文结构和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语言作为重点,此时教学节奏一定要放慢。。
  第四、语文教学语调“高”“低”结合的艺术
  语文教师语文教学时声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因此要做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声神融会,相得益彰,语调有变,应做到随境而迁,高低起伏。运用比喻、拟人、摹状、夸张等,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给学生以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发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讲到重点时,缓和语气声调,音调委婉、清晰,当阐述成功时,语气应庄重严肃,生动,铿锵有力;当解剖失败时,语调应沉稳,诚然有理。声调不能太高震天响,也不能嘶哑低沉,既有高亢情激的鼓励,也有轻声细雨的推动,一堂课有时像“电闪雷鸣”“狂风暴雨”,有时像“三月里的小雨”形成高低结合、轻重交替,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这毫无疑问会将知识的甘露和谐地注入学生的心田。
  第五、语文教学环节“紧”“松”结合的艺术
  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连结课堂教学结构的纽带、链条的扣节。必须按照教学规律组织衔接,正确处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关系,合理安排和设置教学内容和时间,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搞单一的“满堂灌”不行,搞“平分秋色”同样也不行,搞只追求热闹的“花架子”更不行,假如这样,那么会给学生带来不良感受,从而使他的思维效果受到影响。教师在把握教学环节时,必须审时度势,在不削弱,不忽视“双基”的前提下,将课堂教学环节根据轻重缓急设置的,搭桥引路,探究获取。使记忆巩固,总结归纳,灵活运用等教学环节,环环紧扣,有紧有松,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按其规律有节奏地进行,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节奏也同人的思想感情变化一样是变化无穷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成功的课堂教学必须是有相对的稳定的节奏变化规律。掌握节奏变化规律,合理的调整好课堂教学节奏,使其达到最佳节奏状态才能符合新教材改革的教学观念,才能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使语文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至于成功的经验或教训,有待我们进一步地去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包建武.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探究绽放异彩——谈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
  [2]陈厚德.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M].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得到了迅猛快速的发展。其经济总量跃具世界前列。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能源与环境的新问题。对此,我们国家正积极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重要内容之一便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当前我国的现状为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要:吟诵,是我国诵读古典诗词的传统方式,是作者创作、推敲诗词的重要手段。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的最佳途径。掌握了一定的吟诵技巧,我们对古典格律诗的认知就会有道可循。下面我们具体以杜甫的千古名篇《蜀相》为例,从节奏、平仄、结构三个方面,谈谈古典格律诗的吟诵技巧。  关键词:古典格律诗吟诵节奏平仄结构  一、节奏  格律诗是形式上具有一定规则的诗歌。诗词是听觉的时间艺术,讲究“前有浮声,后须切响” “
摘要:数学概念是人们对数学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在一定阶段上的总结,是以精炼的思维形式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面对数学概念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严密性,只有让学生准确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使他们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正确地掌握数学概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 概念教学 现状分析 对策研究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因此,数学概念
【摘要】课堂教学节奏调控应同教学本身规律相一致,它们之间存在着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不同的教学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每一位教师应力争准确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节奏课堂英语学习    善于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的毕生追求。而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对于有效引领学生探求知识,发散思维,活跃氛围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直拼法能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单词的发音,拼写形式的分离,是培养小学生单词读、写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有效迁移方法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一般来说一名小学生在毕业时要求掌握 2000 个左右单词。根据了解,初中教师在教授英语时反应,学生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对一名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至关重要。如果在小学阶段能积累一定的
内容摘要:本文以小班的早期阅读教案《小兔找太阳》为例,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和教学活动后的反思來展开分析、讨论。并根据老师们的建议,对活动进行改变,第二次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幼儿教师反思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园在本学期开展早期阅读教学活动,教师们认真地准备教案,并进行媒体教学。教师们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把教学活动展现在大家面前。笔者是位小班教师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要求学生从各自的已有经验出发,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经历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获取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种学习方式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一。但是,很多教师都觉得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费时”又“低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促进“自主探究”的有效生成呢?下面结合“年、月、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需要。  (1)重视直观演示, 由视觉形象切入知识点。  按儿童的年龄特点,无意注意占要主要地位,无论什么新鲜事物出现,都会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直观教具、电教手段或多媒体组织教学,把抽象知
【摘要】伴随着实施新课程的实施,阅读教学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情景:对话、讨论、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拓展阅读……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天马行空,学生所获无多。阅读教学其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感悟文本的魅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对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进行教育熏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立足这一本质性目标,关注阅读教学的理性回归,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回归 文本 平实 生活 发展
【摘 要】:本文首先提出目前農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存在就业模式单一、就业层次偏低、就业方向盲目、就业渠道狭窄等四类问题。其次,通过对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本文提出了具体做法,包括创新观念,鼓励农村劳动力多元化就地就近就业;加强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验和做法    我国是一个 “农业人口大国”,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