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改造的痛点与方向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7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深化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等诸多环节的应用,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很多传统产业企业的共识。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相关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产业数字化增加值占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超过60%,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已经超过80%。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产业数字化浪潮将更加澎湃。
  但是,我们同时看到,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不少企业认识存在偏差。多数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乏清晰的路径认识,主要还是集中在生产端如何引入先进信息系统,没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谋划。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临着技术创新、业务能力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而多数企业在这方面显然还没有准备好。二是多数企业缺乏数据资产概念。数据资产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依托,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对于数据应用仍处于感知阶段,内部数据资源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特别是底层设备层和过程控制层无法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孤岛”;外部数据融合度不高,无法及时全面感知数据的分布与更新。受限于数据的规模、种类以及质量,多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集中在精准营销、舆情感知和风险控制等有限场景,难以更好挖掘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三是核心数字技术及第三方服务供给不足。多数第三方只能提供通用型解决方案,无法满足企業、行业的个性化、一体化需求。四是数字鸿沟明显,产业协同水平较低。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普遍“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龙头企业基本上以内部综合集成为主,产业链间业务协同不理想,平台针对用户、数据、制造能力等资源社会化开放的程度普遍不高。
  针对当前的痛点,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快建设数字技术高效供给体系。要加快建设一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载体,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尤其是要有效提升原创技术以及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水平;整合全球人才及平台资源优势,加快与全球顶级科研机构及人才团队合作,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和示范应用工程,推进数字技术原创性研发和融合性创新;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技术中心,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数字经济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大科学工程、大科学装置建设以及国际国内标准制定等。
  着力解决数字创新人才紧缺问题。明确数字创新人才的能力素质标准,对各级数字技能人才的专业能力以及业务运营、风险管控等能力作出界定,推动数字专业技术人才与各传统行业的融合。同时,深化校企合作、政企合作,通过建设企业大学、企业培训基地等方式,培育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熟悉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政策。
  积极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设施正成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网络升级,加强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同时做好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
  加强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策精准度,统筹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配套措施,整合财税、金融、人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力量,全力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引导各级财政资金加大对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加强对数字经济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探索成立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基金,推动各级政府产业基金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投资子基金;积极落实数字经济领域的相关惠企政策,确保落地见效;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支持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经历了多次演变,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经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体会到进一步坚持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高速发展,我国的高速铁路网已经基本形成。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沿线居民的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高速铁路的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的日臻成熟,在可预见的将来,机器人取代人类一些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迈克尔·奥斯本和卡尔·弗赖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
报纸
如今,全球商业不断地迅速改变着。尤其是银行业,正在经历的重大的变革。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的加速,以及新的竞争环境的变化,新制度和电子通讯业的演变戏剧性的创造了新的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