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中国民营报刊

来源 :新闻前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中国民营报刊选择正视当时严峻的社会生态,调动一切可调动因素,在炮火的夹缝中挣扎生存。停刊、复刊,迁徙、辗转,此时的中国民营报刊,悄然地在发生从经济利益为主到追求社会效益为首的转变。不少民营报刊并未因身处战火主战场就“全身而退”,而是毅然选择继续斗争,用笔杆坚守正义与无畏,捍卫领土与主权。“游击式流动”便是它们持续作战的方式之一。笔者考察发现,此阶段的中国民营报刊“游击战”流动路径的选择具有不约而同的“默契”,特选取若干在当时具较大影响力的民营报刊比较,分析其“不谋而合”中的必然考量。
其他文献
从2013年4月18日歼始,《荆州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消除‘中梗阻’打造最优环境”系列报道:以记者暗访的形式,将舆论监督的目标对准市直权力部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部门
财政支出制度的改革,是一场财政革命,是我国"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将其列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重要内容,并作为加强党风廉政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随着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为农产品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率提高创造了奇迹;另一方面又对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