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式”培训的实践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wrence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浸润式”培训是指将新入职的体育教师浸润在一个学术专业和教师专业发展高地,使其在优质体育特色学校中得到全方位熏陶,接受优秀体育教科研团队规范化、精准化的专业指导,高效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培训时间为全脱产一年。浙江省桐乡市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式”培训精准、扎实、高效,提供了一个培训的借鉴样板。主要培训操作如下:
  一、“三式”环境驱发展动力
  (一)激情跨入“幸福式”外显环境
  按照学科在规定地点、规定时间接受规定内容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全脱产培训,将新入职体育教师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个组约5~8个成员,将他们分配到提前划分好的基地学校。这几所学校在体育品牌建设、体育学科质量发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居于全市领先位置,又是各具特色的区域内名校。新入职体育教师须跟随导师在基地学校“浸润”一年,不需要回录用学校上班。
  (二)有效激发“自发式”内隐环境
  根据专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创新和丰富新入职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做好“由外做内”的情境性浸润、互动和反思。提前设置培训内容和目标,围绕“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课堂经历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德育体验”“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智慧教育尝试与体验”五大板块来实践,每个板块都有具体的学习、实践内容(表1)。按照培训内容展开针对性指导,指导教师会悉心指导、用心引导,激发新入职体育教师主动发展的内驱力。
  (三)自觉融入“互助式”辅助环境
  以目标为引领,突出“实践”导向。“团队合作”是“浸润式”培训中最明显、最频繁的学习方式。基于新入职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创建学习共同体,创设集体情境任务,设置团队目标。在培训主题的引领下,以多个学习任务的形式,经小组分工研讨、集中研修,通过团队建设活动、主题汇报展示等方式,调动每一位新入职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其在主动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牢牢树立集体互帮互助意识。同时,新入职体育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带训运动队或体育社团、组织一校一品“班级联赛”等活动。
  二、“三适”支持挖发展潜力
  (一)精准化适当介入
  培训采用“雙管理”制,教师进修学校“浸润”培训小组管理员和体育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管理,交叉、配合、互融。“浸润”培训小组管理员通过下校调研、问卷调查、座谈、检查的形式,全面监督新入职体育教师培训期间的纪律,关注学习状态,聆听个体需求,收集培训成果;教研员通过讲座、看课、评课等指导,更多地关注新入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需求。各基地学校给每一位新入职体育教师配备专业能力出色的学科、德育、智慧技术“三导师”,采用“多带一”的带教模式,使他们“浸润”在基地学习,打破了以往集中制的劣势,不受时间、地点约束,新入职体育教师可以随时向导师请教,导师也随时关注、全程指导新入职体育教师。
  (二)个性化适切表达
  学会表达,学会展示。基地按照培训计划组织教学设计比赛、教学展示活动、微课制作比赛、读书分享会、论文分享会等,为新入职体育教师提供展示自我、表达观点的平台。突出“任务式”引领和激发,周周有任务,月月有分享,期期有展示,内容丰富且全面,让每一位新入职体育教师都有参与与成功的体验。每一个活动的参与、每一个比赛的比拼、每一次观点的表达,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准备、修改、提炼,杜绝应付式和网络抄袭。有目的地构建起“浸润培训体育新教师”钉钉群、“浸润培训体育新教师”微信群、“智慧教育研讨与交流”QQ群等,鼓励新入职体育教师线上交流与团队探讨。
  (三)梯度化适性渗透
  为了让新入职体育教师加快认识与适应教师角色,各基地学校根据五大板块进行拆分、组合,制订学习、实践的周次安排表,让新入职体育教师具有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道路。学习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又具有一定动态性和灵活性,周次的内容安排、任务要求、难度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培训管理员、教研员、基地导师可以根据新入职体育教师的认知水平与提升程度,有目的地变化。
  三、“三级”生成促发展活力
  (一)多元分享,促能力再提升
  1.同伴互享。新入职体育教师会在上完一节课后认真寻找教学中的不足和遗憾,挖掘与优化教学方法,进行“二次备课”;共同参与“国家体质健康数据”的测试与统计,通过智慧化的处理筛选出每个项目分数段的人数比例,从测试人员、测试地点器材、测试方法上分析原因,寻找到测试成绩的“最优化”,进行“提优补差”;新入职体育教师团队学校运动会的编排、组织,从项目设置、组织报名、秩序册制作到场地布置、裁判员安排等,互商互量、共同担当,圆满完成工作。
  2.基地分享。新入职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在复杂教育教学情境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其实践性智慧的发展。让新入职体育教师在成为班主任、德育教师、体育教师等角色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摩、实践、体验、交流与反思等途径,获得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如:有效组织了班会课,与学生们一起交流分享;通过多次的试教课、公开课、汇报课,提升了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先后完成了《篮球:原地拍球练习方法》《足球:脚内侧传接球练习方法》等系列微课制作。
  3.浸润展示。统一开展培训初期试教课和末期“萌芽杯”评比、教学观点报告、个人风采展示等活动。以展示为契机,建构新入职体育教师锻炼、磨砺、成长的平台。如“萌芽杯”课堂教学评比,在导师的引领下,经过组内成员的协助,进行反复设计、实践、反思、切磋,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展示教学风采,彰显自我个性。
  (二)精准评价,促潜力再激发
  1.项目排名。每一项内容的学习有设置的评分表,由各项的负责导师进行统计,如:听课节数、开课次数、读书笔记篇数、微课制作节数、撰写教学论文篇数、参与智慧教育研讨次数等进行量化积分,最后进行排名。量化排名可以有效激发新教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并不断增加自己的学习产物。
  2.基地考核。根据新入职体育教师在一年内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成果及综合表现进行量化积分,基地考核小组综合其表现,公正、客观地评价,并将评价情况反馈到浸润培训管理小组。
  3.综合评定。以《新入职体育教师浸润过程性评价积分细则》为例(表2),注重培训过程,坚持培训与活动评选相结合、过程与阶段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培训方、学科基地学校、教研员、基地导师等方面的评价进行综合评定,实现对新入职体育教师全面、公正、客观的指导与激励。与其他学科新教师竞争,每一期培训评出15%的“优秀浸润学员”进行表彰奖励。
  (三)成果收集,促信心再增长
  1.一人一袋。每位新入职体育教师有自己的“成长档案袋”,收集自己在培训一年内所获得的成果,包括照片、视频、语音、文字资料、获奖证书等全部资料。
  2.一队一夹。每一个基地学校的新入职体育教师都是一个合作小队,在“浸润”培训的网站后台建有专用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需要上传小组成员的每周小结、培训感悟、新闻报道及其他个人资料。
  3.一期一包。浸润培训管理员在每一期培训结束后,将每一队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资料全部汇总整理、打包留存。
其他文献
田径是运动之母,队员在不同的年龄段接受不同程度要求的田径训练,让队员在运动中体验自己的身体状态,专注于自己的身体动作,对于队员的成长是有直接帮助的。  一、身体感知与观察力在田径运动中的重要性  田径运动训练主要依赖运动员通过日常基本身体动作以及专项技能训练,以促使身心变化,通过各种动作给予身体的感知,了解自己在动作过程中的肌肉用力部位、程度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状态,感知动作是否顺畅,能否集中注意
一、2019年第10期征稿主题  (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8月23日)  (一)为师之道  1.为扩大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效果,我们特别设立了“参与有乐”版块,给读者或未获奖的教师提供一个互动平台,既可以是对已发表的获奖案例评的“评头论足”,也可以是学习体会或自己参评“马失前蹄”的“惨痛教训”,文字量以1000~2200字为宜,欢迎关注案例研究的教师们踊跃投稿。  2.做一
为了激励学生们更加热爱体育练习,我给上课表现出色或者认真练习的学生发小星星贴画以示鼓励。  学生A个子不高,长相平凡,不调皮,学习成绩也一般。她坐在班级的第一排,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甚至不知道班上有这么个学生。  好几次,班上很多学生表现都很出色,也包括学生A。在发贴画的时候,我把5个名额都发给了那些平时顽皮但当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一名女生跑过来跟我讲:“老师,为什么A没有小星星啊?
最喜欢当代学者余秋雨先生对为何读书给出的理由:摆脱平庸。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读),笔者将从中汲取“思想活水”和迸发的再思考(思)与教学实践(行)、提炼升华(写)有机结合。这不仅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学识和素养的提升,而且还能为体育教师带来教育幸福。  一、站上讲臺:始于读书  刚参加工作时,笔者对教育充满憧憬,但仅凭一腔热情自信地“站上讲台”,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一名刚“站上讲台”不
编者按: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并明确指出,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幼儿的体能、技能、机能等是随着其年龄增长或通过其参与体育运动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帮助幼儿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升运动能力并培养其运动兴趣是幼儿体育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中国教育科学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趣味性是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趣味性可以比喻为体育教学的“根”,有效性就可比喻为体育教学的“本”,趣味性这条“根”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将各个环节连在一起,最终是为实现有效性这个“本”而服务。为了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笔者采用以下几种提高趣味性的方法和策略。  一、根据学生年
一、教案背景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金华、台州、湖州、温州体育与健康教学研讨活动初中组篮球展示交流课《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方法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要领是“蹬地、转体、探肩、加速”,本课的重点是换手、转体;难点是探肩,变向突破。  为此,围绕课的重难点,巧妙借助体操垫的不同摆放,围绕着“人——球——垫”进行教学,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流程环环相扣,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学一学、练一练”,有效落实教学
“雪地走”是满族传统体育项目。参赛者脚穿三寸高底的“寸子鞋”,身着旗袍,行进中双脚不得同时离地,快速向终点奔走。笔者通过制作简易“满族鞋”,将“雪地走”项目巧妙融合在游戏中,既能填补体育器材的短缺,又能丰富学校体育特色文化。  一、制作方法  (一)准备材料  结实的绳子、废弃条幅、绸带。圆木桩完全晒干后,切割成直径为0.12m、高为0.1m和0.5m的木桩各12对(图1)。  (二)制作方法  
有专家认为,痛经80%的原因都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乍一听很严重,毕竟子宫一旦生病了可能会影响生宝宝,再加上还有人说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发生癌变,这就更让人担心了。那么,你了解子宫内膜异位症吗?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特有的疾病。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疾病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通俗地说就是本来应该在女性子宫里的内膜不在子宫里,而是跑到了子宫以外的地方。多发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学生的假期延长,为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各个学科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线上教学。但缺少面对面的师生互动和教师的监管,居家学习和锻炼更需要学生自我约束、主动探究。笔者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疫情期间的教学实践,尝试采用“六自”学习的方式(图1),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同时培养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六自”学习方式的实施思路  “六自”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