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肋间神经移位和膈神经移位已是治疗肘关节屈曲功能的主要方法,而有些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两种术式均可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选哪种修复方式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难题。 目的:观察膈神经移位至臂丛神经上干前股和肋间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修复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疗效。 方法: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20例,其中膈神经移位至臂丛神经上干前股9例(膈神经移位组),肋间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11例(肋间神经移位组),修复后均获得15-3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操作时间并分别进行记录;观察两组患者肱二头肌肌力及肘关节屈曲角度的恢复情况。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的试用标准”对肌皮神经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并计算其优良率,评价2种修复方式的治疗效果。 结果与结论:①膈神经移位组优良率为67%,肋间神经移位组优良率为64%,两组优良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膈神经移位组切口小,出血量少,操作时间短;③膈神经移位组恢复不理想2例,肋间神经移位组恢复不理想3例;④结果表明,2种修复方式对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效果良好,能有效恢复屈肘功能;膈神经移位在切口、出血量及操作时间等方面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