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语文教学重在习惯养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障儿童是指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或障碍的儿童。在智商或心理发展上都比正常儿童迟缓,从而导致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差,分析、批判能力低,需要良好的教育与引导。培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智障儿童的自身特点,作为培智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开口读书的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只有不断培养智障儿童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才能促进培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智障儿童教学的基本内涵
  了解智障儿童教学的基本内涵将是帮助智障儿童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从智障儿童自身看:由于智障儿童天生的缺陷,他们的心理调节能力一般较弱,遇到问题时不能较好地看待,存在着易冲动、固执的性格特点,容易受人挑唆和诱骗,自理能力较差。这些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对智障儿童求知与进步带来了影响。
  培智语文教学对智障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就是要矫正智障儿童的情绪、个性以及行为,用良好的习惯约束智障儿童的行为,解除智障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心理障碍。对教师而言,面对智障儿童肯定是有一定的教学难度的,尤其是有些智障儿童入学后难以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也给智障儿童控制行为习惯增加了困难。良好的习惯,不仅能规范他们的行为,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研究培智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对智障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培智语文的教学水平,笔者认为,培养智障儿童良好习惯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是培智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智障儿童和一般的学生不同。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习惯,就要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采用游戏法和体验法,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的目的。游戏法是指在指导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时候,以玩游戏的形式弱化语文教学的严肃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到语文知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语文课程的内容。而体验法,则是带着学生一起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语文知识,使学生感知语文知识无处不在。智障学生往往好动,抽象能力较差,给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实践的机会,将相关语文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比如,在学习《冬天》这篇课文时,带领学生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使学生在玩雪的过程中感受冬天的气息,体会课文里描述的“玩得真快活”意境。又如,在学习《学校》这一课时,可以将学生领到操场上观察一下学校的特点,介绍一下学校的布局,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教学楼,什么是班级,哪里是操场,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名词变为具体的事物,学生也就深刻地记在脑海中了。
  培养学生开口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一点对于智障儿童也适用。因此,培养学生开口读书的习惯,也将有利于提高智障儿童的语文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开口读书的习惯,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多听多说。采取听读结合的方式,以听促读,以读辅听,将听和读联系起来,使智障儿童养成开口朗诵课文的习惯。二是灵活多样地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培养智障学生的读书习惯时,应不拘一格地采用朗读方法。分角色朗读、表演式朗读和竞赛式朗读等方法,都有助于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具体说来,分角色朗读,就是在朗读语文课程的时候,通过扮演课文中不同的角色,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如教学《对不起》这一课时,由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讲文明。依据课文内容,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青和小华,演示内容如下:
  小青不小心踩了小华的脚,他红着脸说:“小华,对不起。”
  小华笑着说:“没关系。”
  小青和小华还是好朋友。
  这样,通过分角色扮演的形式增加了语文的趣味性,学生在开口说的过程中也领会到了文明的意义。
  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习惯,对于培养智障儿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应该根据智障儿童的个体差异来规定学生的作业。有些智障不严重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难一点的作业。而对智障问题很严重的学生,则要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尽量安排简单的语文作业,达成基本的语文知识目标。布置作业是考察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智障学生意志薄弱,行动、反应迟钝,语文教师在给智障儿童布置作业时,不能强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在时间上可适当放宽要求,作业量和内容力求少而精,根据智障儿童的自身特点来布置。与此同时,作业的讲评也至关重要。语文教师在批改智障儿童的作业后,应该及时给予点评: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应该适当引导他们进行修正和改进,提高学生改正作业的信心;对于作业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要适时表示认可和肯定。这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有利于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利于培智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特殊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目的都是运用,英语也不例外。新课标指出:初中学生要在各种语境提示下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撰写简单的假条、书信、通知等;能根据自己所听到的事迹写成简单的小短文;能根据当天的天气用英文描述等;能根据所听、所读的简单内容按要求笔头转述,能根据图片提供简单文字说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专家指出,如想培养一个学生的英语技能、基础知识最好让学生记忆单词、掌握语法;如想培养学生运用英语
教育转型是教育内涵的根本变革。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问题主要就是培养人的问题,因此,教育转型的根本在于人的转型。  转变观念是转型的保证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要求教育转型。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  事实上,人的转型体现为社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数学的源泉。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四基”,发展数学素养,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新课程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主张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贴近现实生活。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新课程,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生活基础,有效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鼓励教师充分考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