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并实施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6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药物治疗,比较两组TIMI分级、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研究组血流3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7 d ST段回落占比高于对照组,出血现象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24、48、72 h,研究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干预下采用替罗非班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患者生理状态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结直肠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全身化疗,观察组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转移瘤直径、转移瘤个数、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预后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转移瘤直径小于对照组,转移瘤个数少于对照组,AFP和CE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