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446395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在现如今的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威名已响彻大江南北,但目前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在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意识与能力对问题进行发散性评判的一种思维方法。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创造性思维并没有得到有效培养。科学课作为是小学新课改的一门新兴学科,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沃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对小学生进行教育。
  一、小学生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意义
  在我国,早在1903年小学科学课就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直到2001年才提出要以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探讨的创造性思维来学习这门课程。列夫·托尔斯泰就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处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挑战与机遇并存,科技竞争力与人才竞争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我们不应将人才视为科技竞争力的附属,应视其为主宰,所以必须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做好未来科学家、发明家的素质启蒙教育。素质教育是为解决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病而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造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从狭义上来讲,培养创造性思维是达成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承载平台,小学科学课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生科学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方法
  (一)鼓励质疑
  发现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带有创造性的特点。怀疑是一切的基础,只有先怀疑才有找寻答案的动力。基于这个原因,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踊跃提问。
  在以往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在课前让同学举手提问,以《寻访小动物》为例,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要寻访小动物、到哪儿去寻访小动物、寻访小动物之后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可以在课程进行中让同学提问,以《大树的观察》为例,学生会提出为什么树皮裂开之后会露出白色东西、为什么树皮自己会裂开、树皮裂开大树怎么办等许多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质疑,以《我的观察》为例,学生会提出脉搏为什么会跳动、心脏为什么长在左侧等问题。青少年的求知欲很旺盛,只要开好头,他们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引发无穷的创造力。
  (二)引起兴趣
  兴趣是人做事倾向与追求的心理动因,对推动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具有寻根问底的潜力,总是会不满足自己所知的部分,由此就产生了创造性的意识与思维。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好奇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有许多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可以运用情景再现法、观察实验法、竞争机制法、故事叙述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课程《大气压力》可以利用观察实验法首先进行“一张纸托住一杯水”的大气压强实验,使同学们在震惊之余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电磁铁》中,采用竞赛机制法。准备四组不同的电池与导线,在实验之前让同学猜测哪个电磁铁磁力大,使学生自主思考,最终得出电磁铁磁力变化的规律。
  无论用何种方法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由兴趣引导为爱好,就已经达到创造性思维的初级阶段,学生有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达到开发智力、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三)引导探究
  带有探索性质的实验具有开拓思维、创造灵感的特征,尤其是学生亲手进行操作时特征会更加明显。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他便是凭借不懈的实验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发明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科学产品。
  以《水有浮力》一课为例,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先将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待其下沉后询问学生有何办法让其重新浮起。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将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后班级集中讨论交流。有的同学将橡皮泥揉成长方形,有的同学将橡皮泥搓成船型,有的在橡皮泥顶上划出小洞,讨论激烈,既完成了老师的课题,又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又进行了思维拓展训练。
  (四)激发想象
  创造性思维更类似于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反常规、反教条、从多角度展开思考的思维模式,在其中掺杂想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学生即使进行标新立异的思考、异想天开的讨论,也要进行鼓励。事实像空气,想象像翅膀,只有带上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翱翔,所以想象是学生拥有创造性思维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以《登上月球》一课为例,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让同学思考宇航员所穿装备应为什么样,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月球缺乏空气,需要配备空气压缩装置,有的说月球没有引力,喝水需要水压。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不仅能更好地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还培养了创新性思维。
  结束语:小学的科学课到目前为止,还是一门刚刚兴起的年轻学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科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积极响应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培养未来优秀的科技人员做贡献。
其他文献
利用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基于开源Dmpal平台开发校园网站,积累了软件工程项目经验。针对项目过程关键环节进行讨论,提出开源平台选择方法及项目组织、项目计划及过程控制方法。
现如今,科技在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生动,能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使教学过程变得灵活,并且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同时运用多媒体教育,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学习,能够化被动
英语是一门丰富的、鲜活的语言,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发展于生活,任何脱离生活的语言都是不真实的。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1.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英语。   英语不仅仅是课本中的那些沉闷枯燥的单词,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英语的存在,这取决于教师是否有一双慧眼,去捕捉“生活中的英语”,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2.活动设计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  
用再生白土对大豆油进行脱色,并用新白土进行对比。通过实验确定再生白土的最佳脱色温度110℃,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再生白土的脱色率为97.66%,脱色效果与新白土相当。
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部分颠倒安排,从而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应
一直觉得,后勤管理工作是婆婆妈妈的,零零碎碎的,“杂”而“散”的,而且什么都要管,同事形象地称呼我——管家婆。事实也是如此,一天忙下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不知道究竟做了些什么。朋友问我:“你一天到晚得忙,忙什么啊?”我回答最多的答案就是:“我也不知道。”是啊!忙得晕头转向,忙得不知所以然。很多时候想坐在电脑前,静静地备几节课,可结果往往是等快下班了,桌面上还是只写了活动目标和活动准备。  如何让自
对Mallat算法强制去噪、默认阈值去噪、独立阈值去噪三种方法及基于小波去噪原理进行了阐述,并比较了这几种小波去噪方法在处理粮虫图像去噪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独立阈值去噪法既可以有效的降低噪声,又可以较好的保持粮虫图像的细节。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端,课堂提问是科学课堂教学中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
【摘 要】专业建设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核心环节。而品牌专业创建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品牌专业建设,其基础是理清品牌专业内涵,准确把握品牌专业的标准;在建设上应从专业定位、师资建设、课程改革、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优化,凸显品牌专业的优势。  【关键词】品牌专业 职业学校 标准 建设  加强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举措,是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科学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