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仡小小说两篇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爆炸


  胡香天天被莫名的苦恼折磨着。
  尽管她吃不愁,穿不愁,住房虽不豪华,但也很是阔绰了。但她觉得异常苦恼——这苦恼来自两个男人。
  她自己的男人房海和楼下的男人景洪。
  景洪是私企老板,大学生。这座楼房就是他的。房海则是为他打工的。由于深得景老板信任,就以极低的价格租给他三楼一套住房。她家从仅有一墙之隔的危楼中搬出来,与老板家成了邻居。
  这种奖赏不仅没有使她高兴起来,反而给她增加了无限的苦恼。她倒不是嫉妒他家的钱多,而羡慕景洪对妻子的爱,那种爱使她嫉羡得要命。论容貌,她比他妻子漂亮;论品格,她比她更贤惠。凭什么她就得不到像景洪那样的爱呢?景老板出门总要先吻一下妻子,嘴里甜甜地说,我爱你。有时,甚至帮她剪指甲,洗头。情人节,过生日,总要给她买束鲜花,嘴里像蜜糖似的说,你永远是我的唯一,我心中的女皇,我愿做你的仆人,像罗密欧一样吻着你的脚丫……
  她和他妻子黛绿是好朋友,夫妻俩一点也不势利,她俩无话不谈。每当黛绿谈起丈夫对她的种种爱恋,常快乐得心花怒放,喜不自禁。这常使她嗒然若失,忧从中来。
  黛绿的话一点也不夸张,作为一个富翁,从来没见他在外面寻花问柳。她也不止一次看见她和他互相亲昵爱抚的动作。而她和房海除了吃饭睡觉,要不就是像驴和狗一样做些交配之事。此外,没有一句叫她可心快活的话。这使她在怨嗟之余,甚至对景洪暗送秋波,但景洪对她这个打工婆娘视而不见。头仰得很高,傲视而过,使她甚至有些恨他。
  有时,她似乎又有些知足,望着对面她曾经住过的危楼里蓬头垢面、烟熏火燎的那些穷住户们,又对景家产生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因为她家的房费和危楼里的住户们是一样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平静而琐碎,哀愁又喜悦。
  一天深夜,睡梦中,突然一声巨响,整座楼房剧烈地摇晃起来。从睡梦中惊醒的房海闪电般地一手挟着睡梦中的儿子,一手拎起惊惶失措的她,连拖带拽,飞快地从三楼一口气奔下楼房,来到院子里的安全地带,还用顺手带出的一块床单把她和孩子紧紧包起来。
  事后,人们才知,他们的楼房一点没事,是有人存放在危楼里的炸药爆炸了,整座楼房被夷为平地,死伤多人,只是震波击碎了楼上的几扇玻璃。
  房海在安顿好她和孩子后,赶紧把他的老板用车送到医院去抢救——景洪以为发生了地震,从窗户里跳了下去,摔断了一条腿。而他的妻子和儿子还在席梦思床上睡着……
  从此以后,胡香一下对那个牛一般默默做活的房海关怀备至。而黛绿对景洪如火如荼的爱恋再也听不见了——她耳朵里塞进了棉花……

一声咳嗽


  这世上的人全他妈的是混蛋:当官的是高贵的混蛋,有钱人是富贵的混蛋,无赖是明火执仗的混蛋,文化人是假装不是混蛋的混蛋,工农大众是想当而没当上的混蛋……而我呢?我是混蛋的混蛋!
  木平青诅咒着别人,也诅咒着自己,悻悻然扔下手中的《法学》教材,年轻的脸上笼罩上一层困惑和迷茫。大学没考上,工作找不到,做买卖折本,打小工要不下工钱……连喝凉水都塞牙!
  可看看那些腰缠万贯的大亨,颐指气使的权贵,趾高气扬的无赖,哪一个是有才有德的?可他们哪个不比你活得潇洒自在!这是为什么?生活难道就这样不公平么?于是,年轻的心变得冰凉了。于是,便腹中转轮般地诅咒这世上的一切,乃至自己……
  法律不是很走红么?当个律师也不坏,可这又驴年马月能实现呢?
  他慵懒地踱出户外。
  街上骄阳似火,把每一个活物都烤得打着蔫儿,店铺的每块玻璃,每个把手都闪着刺目的光;各种声音都仿佛刚从油锅里炸过,干枯、腻歪、蹇涩。蓦地,对面胡同口,一个穿天蓝色连衣裙的女人匆匆打开门进楼去了,却忘了拔插在锁孔里的钥匙……
  那把铜质钥匙在阳光下闪着黄灿灿的光,那般醒目,那般诱人,那般叫人浮想联翩……
  她家很有钱,而那些钱并不完全是靠汗水换来的……
  他没加思索,急步走向对面的商店,买了一块橡皮泥,看看左右无人,一手拿着橡皮泥,一手刚要去拔钥匙,突然,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声,吓得他魂飞魄散,头也不敢回,撒腿就跑。
  几年过去了,他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在法院的一次招干考试中名列榜首,成为一名职员。没几年,又因工作出色而被提升为法官。
  他经手的第一桩案子是个盗窃案。案犯在短短的数年里作案几十起,价值数万元,是个累犯、惯犯。
  一定要严惩,一定要判他重刑!他咬着牙想,对这样贪婪的家伙绝不能心慈手软!
  罪犯被带上来了,光光的头,灰灰的脸,呆滞的目光,木讷、恐惧、畏缩,跟他的年龄一般大,可是……例行的询问,罪行确凿,供认不讳,只须依法判决即可。
  忽然,他想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罪犯犯罪的动机和第一次犯罪的情况……
  木讷的嘴被打开了,随着他低沉的、断断续续的叙述,他听得脸都白了,一股寒气从后背直蹿向他的头顶,他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但他似乎仍不甘心地再次问道:“你是说你咳了一声?”
  “对,我在他身后咳了一声。”
  这句并不重要的话,却像炸雷一样响过他的头顶,他的头一阵眩晕——如果……当初……
  他不敢想下去了,冲法警无力地挥挥手说:
  “带下去吧。”
  他踉踉跄跄回到办公室,一下跌坐在沙发里,望着苍白的顶棚,突发奇想:这世上的人是不是都该接受审判?
  责任编辑 白连春
其他文献
宁静的夜晚,我家原本寂静的小院,却传出一阵阵争论声。原因只是我想要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课外兴趣小组。这不,回家后我和家人商量这个事,却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妈妈首先站出来反对,大声地表明她的观点:“参加兴趣小组,到时影响学习怎么办?我坚决反对!”紧接着,奶奶跟着附和道:“我也反对。你回来时天肯定黑了,走在路上多不安全。”相较于妈妈,奶奶的语气委婉了一些,表情也柔和得多,但态度还是反对的。  而一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朝雨文学社诞生于2008年。12年来,文学社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学活动。读书节活动中,社员们且读,且思,且演;经典诵读活动中,社员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文学社还经常邀请黄蓓佳、俞敏洪等名家到校与社员们近距离交流。校刊《泽》属于社员们的文学园地。2018 年,“朝雨作文课堂”写作教学公众号成为社员们展示才华的另一方天地。  校长寄语  阅读与写作,是生命中美好的姿态。阅读,使
1  夏天的早晨,才9点钟光景,天空就像一只球形鲜红泥炉,灼得人不能伸手摸一把。仿佛一伸手10个手指就会烫出油汪汪的水泡来。  天空下面是荷叶状村庄。一条河流银灰带子似的绕过村子。河里几条水泥船,像灰田鸡趴着一动不动。那是孩子们捉迷藏的好去处,也是夏天孩子们的露天餐厅。  一条船在水里缓缓移动。几个鹅卵石一样渺小的男人,挥舞着钳子状的罱杆,他们在罱河泥。河泥也是农家的肥料。盛夏,他们在田头挖四方坑
微型小说是一种深受读者喜爱的文体,文坛上也不乏精擅此道的作家,其中赵晏彪是我格外关注的一位。  赵晏彪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创作微型小说,至今已经积累了大量作品,作品还频频被《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转载。他的微型小说,情节画面以白描为主,讲述过程简明有力,情节的推进速度极快,不对细枝末节作过多描述,有着果断清晰的美学风格。赵晏彪的微型小说取材广泛,各行各业人物均有所着墨,覆盖了现实社会生活的
作家黄飞的小小说《甜甜的泥土》,广受赞誉。但有同学却说小说的结尾并不科学,他的理由是:前文写道,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尚未能融化,地温回升难道能超过人的体温吗?那可是37摄氏度啊!  粗看,这位同学的理由很在理。确实,地温的上升一定是渐进的,不可能是突然发生的,不可能一夕之间,超过37摄氏度,由冬天变成了夏天。  但我们
“越南媳妇”集体出逃,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表象,我们看不到的还有很多。比如即将或者已经来临的光棍危机,比如婚姻贫困,比如复杂的城市化进程,比如开始为计划生育政策买单的底层人。然而这些也不是原因所在,真正的“因”是我们习惯于一切只是权宜之计,我们缺乏对人的尊重,我们不相信因果相依、积重难返。发生在冀南大地上的故事,是否能为你敲起警钟?  2014年年末,一条轰动全国的大新闻发布在各大新闻网站头条:河北
爷爷走了,那是个肃杀的秋日。风乍起,满地零落的枯叶,在寂寂的黄昏里,蝴蝶一般飞舞。  爷爷离去的前夜,我就有心灵感应。夜里,我辗转难眠,恍惚之中,好像有人在低声地唤我乳名。我惊诧莫名,一时间,怅然若失。挨到天亮,就接到了爷爷离世的噩耗。  我泪落如雨,不敢相信,那个曾经如山一般的身影,突然间就坍塌了!急急赶回家中,我长跪在爷爷面前,紧紧攥着爷爷的手。这是一双写满了沧桑的手,枯槁苍白,青筋凸起,像无
在北方初春与深秋之际,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常常因为温差变化,在水汽含量饱和时,便会有一种气体悄悄地溜出地面,不知不觉间变成了“雾”。  于是,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就会突然间呈现在眼前:远处巍巍的山影朦朦胧胧、时隐时现,近处房屋、树木影影绰绰、轮廓清晰,而这远近、高低的景物,在薄雾的笼罩之下,透过这透明的、似有滑腻质感的薄纱,便有了暧昧的层次感,体会了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月下美人的朦胧美感了,也
世人多知左公柳,而很少有人知道“沈公榕”。  历史竟是这样的浪漫。在祖国的西北大漠和东南沿海,各用两棵树来标志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左公柳见证了新疆的收复,沈公榕却见证了中国近代海军的诞生。[本文作者与新厂区断枝再植的沈公榕]  一、 栽树明志,从一篑之土筑新基  2016与2017年的岁尾年初,“辽宁”舰穿过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中国航母编队的首次远航,虽然刚跨过第一个年头,而中国海军却已整整走过了
大家一出手,直奔人物而去。《欢笑夏侯》中的主人公夏侯阳光,很值得琢磨,很值得一说。  成天莫名其妙地笑着,只是一个生理特征。实际上他一直是智商低、脑子笨的所谓“小人物”。出身在一个厚道百姓人家,书读得很差。亏得有高干危老的帮助,总算进了省重点高中。不过,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只能成为同学甚至老师们欺负作弄的对象。而他永远以笑容面对这一切,直到同学们终于发现他是个厚道人,不忍心再欺负他。就是这么一个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