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究竟该选哪种油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烹调用油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还是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主要来源。
  食用油是指由一分子的甘油加上三分子的甘油脂肪酸组成。一般包括:猪油、黄油、橄榄油、棕榈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烹调过程中使用油品单一,食用过量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吃好油,少吃油呢?
  棕榈油 少吃为妙
  属于饱和型的油,特点是饱和脂肪酸丰富,容易凝固,耐热性最好,但会升高血胆固醇,对心脏不好。它的使用量仅次于大豆油,在烹调油中价格最低,颜色呈深橙黄色,含有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就这一点而言,可以起到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因为具有耐热性好,起酥性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成为食品制造商的“新宠”,多被用于制作各种煎炸食品如方便面和炸薯片等。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由于棕榈油中饱和脂肪酸较高,易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棕榈油进行烹调,也不建议经常食用以棕榈油制作的食品。
  橄榄油 最适合凉拌菜
  它含有80%以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和70%以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降低坏胆固醇,升高好胆固醇。初榨的橄榄油呈淡绿色,有橄榄青涩味。这种油不适合加热炒菜,更适用于凉拌菜。精炼的橄榄油颜色是淡黄色,可以用来炒菜,但是要控制好油温,不要冒黑烟。因为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建议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多食用橄榄油。
  菜籽油 日常炒菜可以用
  它的油酸含量达到80%以上。特点是农药污染风险小,精炼、耐热性能好。适合日常炒菜。
  坚果油和种子油 凉拌涂面包
  这类油的特点是不经过精炼直接压榨制取,保留了原料的香气和营养价值,有效成分远远高于普通烹调油,但最不耐热,适合凉拌和涂面包。
  花生油 炒菜可以用
  其特点是各类脂肪酸比较均衡,其中油酸最丰富,低温下会浑浊但耐热,可以炒菜用。
  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的烹调方式选择不同的油,比如凉拌菜就用耐热低的芝麻油或核桃油,油炸时用棕榈油或猪油,一般炒菜时选择花生油或者豆油。
其他文献
水果是控制血压的好帮手  最近有一个消息在营养圈子引起了关注,据说权威英文杂志刊登文章,说中国的研究调查发现,吃水果能够预防早夭。先来看看研究结果是怎么说的。研究者于2004~2008年间,在10个城市招募了51万多位成年人志愿者,年龄在30~79岁之间,并跟踪其饮食和健康状况。研究者发现,在受访者当中,能够做到每天吃新鲜水果的仅仅占18%。研究者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来寻找新鲜水果摄入量和疾病风险之
馋糖是糖尿病病人的共同体会,其实大可不必完全忌糖。人们日常生活所吃的糖是指蔗糖、白糖、冰糖,是双糖,由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经口进入小肠后迅速被分解出葡萄糖,吸收入血,引起血糖升高。由于这一类糖分解迅速,会立即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病人要严格控制食用量,病情较重的要禁止食用。但病情较轻、血糖稍高的病人,可以适当吃含糖水果和点心,不过如吃进含糖食品,应减少与之相当的主食量。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央组织部精心
1.看着多、实际少  常有人盛了满满一餐盘,奋战半个小时才吃完,没过多久就饿了。首先要确认下,盘子里装了什么。如果大部分是生的蔬果,那就属于“体积大、热量低”的类型,因为果蔬的水分含量高、单位热量低,因此即使是满满一盘,饱腹感也不如一块面包。  此外,如蒸玉米、螃蟹、猪大骨也属于这一类。原因是这些食物的可食用部分太少了!不能吃的玉米棒芯、螃蟹壳和猪骨头已经占了一半,所以出现“看着多、实际少”的情况
爱情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受到了历代文学家的青睐,成为经久不衰的创作题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政治的变革使爱情叙事在文学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尤其是
我单位地处东南沿海,使用合成绝缘子起步较早,已有多年的运行经验,现总结如下,供读者选用中参考.
做菜加醋有两个好处,第一是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在酸性的环境下更加稳定。第二,加醋能促使维生素C的吸收。因为,维生素C在消化道中被吸收是靠一种选择性吸收的细胞,这种细胞有个特点是喜酸,醋中的醋酸会刺激这种细胞,让其大量吸收维生素C。所以,做菜别忘了加点醋。